(2)大豆:国产大豆供需平衡,临储取消后,价格跌幅较小
我国种植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主要用途是食品加工业,例如腐竹、豆腐等豆制品,而我国进口的大豆主要是转基因大豆,价格便宜,主要用途是榨油,生产豆粕和豆油,由于政策限制,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不能轻易流通到食品加工业,所以导致我国的转基因大豆和国外的大豆,价格一直存在较大的差异。
我国大豆和棉花不同,国内大豆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大豆年需求量在7900万吨左右,而目前国内年产量已下降到1200万吨左右,不足需求量的1/6,超过80%的需求都需要进口。2005年以来,进口量占国内产量的比重不断攀升,这两年已经超过5倍。

数据来源:中国汇易
我国大豆受国外大豆的冲击较为严重,所以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削减,为了保护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我国很早就启动了大豆的收储价格,2012年和2013年的临储价格都是4600元/吨,2008、2009、2010和2011年的临储价格分别是3700、3740、3800和4000元/吨。
由于临储价格的存在,使国内大豆的价格显著高于进口大豆,以2013年为例,2013/2014年大豆的临时收储价为4600元/吨,而截止到2014年11月份,美国大豆进口折算到到岸成本仅3000元/吨左右,南美豆更低,收储价和市场价差达1600元/吨,即使我们取美大豆中间值3500元/吨,那价格差也在1000元/吨,差别也很大。
东北地区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遭遇较大亏损,沿海大型大豆加工企业的原料基本全部依靠从美国和南美进口,竞争优势明显。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是每吨4800元,当市场价格低于4800元/吨的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这意味着已经执行6年的临时收储政策被正式取消。
整体来看,包括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在内,我国大豆的供需压力不明显,基本上维持平衡,从2010-2013年,库存/消费量的占比不断下降,2014年有所提高,但也仅在12%左右,显著低于玉米70%的比例,远低于棉花170%的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汇易
结构上看,中国种植的大豆是非转基因,虽然全球丰产,但中国大豆是逐年减仓,供需压力尚不显著,临储取消后,国产大豆价格的跌幅倒不大。
中国国产大豆是食用大豆,有自己的市场范围,与转基因大豆有着相对不同的市场,所以国产大豆的价格有自身范围内的供需关系,这两年国产大豆与美大豆的价格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显著的相关性。
尽管今年全球大豆增产已成定局,并且有望创出历史新高,但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削减,2014年的种植面积比2013年下降了10%,比几年前削减了四成左右,国内大豆年产量已经下降到年均1100万吨左右的水平,由于今年下半年全国已有十二个省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导致我国占全国大豆产量30%的夏大豆产区大豆减产,预计今年国产大豆产量可能不足950万吨,将成为历史上大豆产量最低的年份,今年5月份美国农业部在大豆供需报告中,预测2014年中国大豆食品用量为965万吨,供需与需求将基本平衡。
不过国储大豆还有500万吨左右,这部分大豆由于是陈豆,主要是作为压榨大豆了,所以对国产大豆价格的冲击倒不是很大。过去两年大豆的期货价格围绕4600附近上下波动,截止到2014年11月,大豆指数的期货价格在4400附近,跌幅仅4%。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