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互联网净土
当阿里、腾讯利用海量的用户数据,建立起各自强大的帝国;当Facebook收集用户喜好,去帮助总统参加大选;当各大互联网巨头肆意收集用户数据,并拿这些数据进行各种变现……
大家受够了中心化世界的隐私被泄露和行为被干涉,受够了巨头的垄断和政府的监控。有没有一块净土,还能保持互联网自由、平等的初衷?有没有一块圣地,可以存放区块链爱好者和炒币大军去中心化的信仰?
答案是:Telegram。
Telegram是一个成立于2016年的即时通讯工具,因为保密功能强大,这里形成了区块链的上亿社群,用户突破2亿,每天发送120亿条消息,几乎是整个区块链时代的自由之地。
而整个币圈最受到瞩目的ICO项目,也是由Telegram发起的,其融资规模创造了17亿美元的历史之最,争夺者挤破了头。
但就是这样一款被区块链人士奉为图腾的即时聊天工具,在其“祖国”俄罗斯却遭到了封杀。2018年4月30日,上万俄罗斯人聚集在莫斯科街头,将手中的纸飞机(Telegram的Logo是纸飞机)扔向空中,以此抗议俄罗斯法庭4月13日对Telegram的封杀令。
在这背后,是一个关于自由与战斗、权力与财富、监控与反监控、政府与反政府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精彩程度堪比大片。
这一切,都要从12年前说起。
02
倔强的纸飞机
2006年,一位叫Pavel的俄罗斯年轻人和他的哥哥NikolAI一同创办了社交网站VK。很快,VK就成了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站,估值达到3亿美元。
2010年,VK在俄罗斯获得了2800万注册用户,而Facebook的俄罗斯用户仅400万。扎克伯格不得不承认,VK是唯一一个在公开市场击败Facebook的本土网站。
Pavel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
但最后迫于政府对言论控制的压力,Pavel不想牺牲用户的自由向政治妥协,最终,他们两兄弟带着一批坚持自由主义梦想的人,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VK和圣彼得堡的家,在全球流浪。
2013年,Pavel和他的团队在美国纽约州的水牛城创办了即时加密通讯工具Telegram。
不同于其他通讯工具和社交软件,Telegram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做到了极致:
它有一个绝对安全的加密信息传输网络,支持端对端加密,加密、解密过程均在收发信息的终端上完成。
服务器至少分布在5个以上的国家,最核心的用户数据分散在这些服务器中,只有全部被攻破,黑客才能盗取其中的信息。
Telegram还设置了阅后即焚模式,可以满足隐私敏感人群的特殊需要。
它不允许任何监管的后门,也不允许任何力量的干涉。
对于政权的干涉和资本的控制,Pavel已深恶痛绝。在Telegram,股份都由Pavel兄弟全资持有。Telegram一直免费,没有广告,运营资金全部来自Pavel兄弟的个人财产(出售VK所得)。Pavel还宣布,Telegram永不盈利,不出售股份,也不会上市。总之,Pavel倾尽所有,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自由主义的梦想。
这意味着,Telegram将永远保持独立,不会向任何商业与政治势力妥协。这也意味着,Telegram的开发团队将不受任何国家政府的待见,只能隐姓埋名一直在全球流浪。据媒体报道,Telegram在全球范围内注册了一系列空壳公司,用于开展当地业务,并掩护真正的公司实体。
03
区块链图腾
大概Pavel本人也没有料到,有一天,一个更大的、关于自由主义的技术崛起,这项技术,掀起了极大的技术狂热和知识焦虑,并在“自由”和“去中心化”的口号中,攻陷了全球。
这项技术,就是区块链。
Telegram的用户,信仰互联网自由主义,热衷寻找简洁、高效的小众软件,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极客”。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比特币的最早拥趸。
极客、自由主义、注重个人隐私,区块链人士的这些属性,都和Telegram完全暗合。实际上,Telegram与比特币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开源的代码、去中心化的服务器网络、一个“并不存在”的开发团队……
Telegram的第一批中国用户,来自一款叫Ingress的现实与虚拟结合的游戏。
2015年初,已在比特币投资中获利颇丰的李笑来,成了Telegram的粉丝。他组建团队,基于Telegram开发了一款第三方客户端,增加了中文支持与更多本地化工具,以适应国人需要。
2017年下半年,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将ICO纳入监管范围,Telegram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不约而同地,全球范围内的区块链项目与数字货币交易所,都开始在Telegram上聚集,建立客户群。Telegram 10万人的群成员上限,可以很好满足他们的需要。
今年3月,Telegram宣布,其全球用户数已突破2亿。
在圣彼得堡VK总部放飞纸飞机的那一刻,或许Pavel就感受到,未来的Telagram与纸飞机可能的相通之处:轻盈、自由、不羁。他大概是最幸运的自由主义者,搭上了全球自由主义觉醒的快车,并获得如此戏剧而激荡的一生。
区块链时代,和Telegram时代,同时抵达了高潮。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