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8:
我们分析强度,自然是希望持有那些涨时涨得比别人多,跌时跌得比别人少的强股。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强弱的本质还在于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当一个股票强了很久以后,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但强度终有极限,相当多的资金可能会从里面获利出逃,从而盛极而衰,反之亦然。
交易者的难题在于,正确地识别出这种转折,特别是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极强、极弱,能够提前发现慢慢显现出来的强弱转变。
如果太早成为逆向者,则会损失惨重。
对于金刚玻璃而言,如果以为跌到底了,像我这样在2013年1月进入,虽然是比那些被套两年的人略好一些,但无意义的等待还将持续半年甚至一年以上,从长远来说,虽无大错,但是,操作效果是不好的。
强弱转换,至强未必转至弱,至弱也未必转至强。很多弱股即使见底了,可能还要弱势盘很久,随着市场越来越大,主流资金愿意炒作的股票越来越少,那些长期积弱无人追捧的股票也将越来越多,空守多年,是生命与财富的浪费。
所以,提高识别能力,正确看出那些长期弱势的打死不涨股的真正转强,可以减少一些站岗时间。
5、第二次买入金刚玻璃之前的强弱思考
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11月的近一年时间中,金刚玻璃一直在底部横盘,总共形成了三个平台:
第一个平台我上当可以说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我呆的这个平台是被迫守出来的,那是一个弱于大盘的出货平台。
第二个平台,是个虚假突破平台,相当地坑人,最后关头它还逆市场下跌向上假突破(也有人分析成机构的第一次建仓,然后用掌握的筹码狠狠打压),它的问题在于之前的平台既不强又时间不够,从2013年6月17日(同期创业板指数双顶的第二顶转向下跌睦起算)开始转强,整个逆势转强只维系了5天,且包含向上假突破的最后3天,当时我打算再等等看,后面真的狂跌一气。
第三个平台,我思考了很久:
首先,有业绩基本面作强大支撑;
其次,平台时间比前两次都要长,从2013年8月2日到2013年11月11日已持续了三个月以上;
第三,转强的时间持续更长,从2013年10月22日开始转强(创业板指数当时双顶的第二顶转向下跌起算),至2013年11月11日已经持续了15个交易日;
最后,特别是2013年10月31日涨停之后的连续相对高位横盘吸货,保持强度不转弱,让我确信是有长线机构入驻。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