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新耀-B盘中一度大涨20.68% 公司预计年底将有三款产品实现商业化上市

    云顶新耀-B(01952)今日盘中一度大涨20.68%,截至发稿最新涨幅达18.14%,报28.00港元,成交额2.46亿港元。 消息面上,据市场消息,近日,随着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会议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相关会议的结束,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报量工作于10月18日正式启动。据悉,从流出的文件来看,本次国家药品集采纳入62个品种共263个品规,创历次国家药品集采数量新高。 此前,云顶新耀2024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总收入达人民币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大幅减少249%,体现了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公司表示,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将有三款产品实现商业化上市。 交银国际发布研报指出,上半年依嘉和耐赋康销售放量显著且超预期。展望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重要看点:耐赋康年底医保谈判结果,以及耐赋康和依嘉的持续放量;年底前在中国内地递交伊曲莫德的NDA,同时在中国澳门启动商业化上市,2025年提交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的上市申请,公司预计到2026年将拥有7款商业化创新药品种。

    2024-10-18
    2.3K
  • 中上协走进长虹活动圆满结束 长虹数实融合实力“圈粉”

    10月15日至1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开展了“走进上市公司——四川绵阳行”交流活动,协会会长宋志平率40余家上市公司代表走进长虹。 此次交流活动为何选择走进长虹?在两天的时间里,长虹用自己的“真功夫”实实在在地给出了答案。 首站长虹华丰科技给足“惊喜” 10月15日上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率上市公司代表一行首站来到了长虹华丰科技,首先“亮相”的高速连接器就给足了大家“惊喜”。“长虹华丰科技解决了技术难题,克服重重困难生产高速连接器,‘从无到有’为我国通讯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让我对长虹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一上市公司代表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 参观长虹华丰科技智能检测产线 作为中国第一家特种连接器企业,长虹华丰科技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已经成功打造“系统”、“高速”两张名片,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关键核心产品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中国航天工程、5G+互联网智能生产线”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代表们的注意。不停舞动的机械臂、来回穿梭的AGV小车,三层楼高的小件立库…..每到一处,大家都不禁驻足观看了解。在长虹新能源,大家看到了每分钟下线750只碱锰电池的生产线,也了解了长虹新能源建设的

    2024-10-17 资本
    2.4K
  • 酒便利实控人“失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达96%

    实控人失联,控股股东几乎质押所有股份,作为河南酒类连锁龙头企业的酒便利,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9月9日,酒便利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告知函显示,近日,河南侨华无法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余增云取得联系。 截图自酒便利公告 与此同时,余增云控制的另外一家上市企业创兴资源也发布公告称与其失联。在酒便利的公告中,酒便利强调,余增云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本次事项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就在次日,光大证券发布了关于河南酒便利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风险提示性公告,表示作为控股股东的河南侨华目前已质押出其所持酒便利股份比例达到了96.26%,并指出酒便利存在的风险包括“实际控制人无法取得联系”、“控股股东质押股份超过90%,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更”。 截图自酒便利公告 目前,并不知晓余增云是从哪天开始失联,而关于实控人余增云失联的原因,无论是酒便利还是创兴资源在公告里均未披露。 根据媒体报道,自公告失联开始,余增云旗下华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侨控股”,为旗下金融投资系公司)已宣告爆雷,众多投资者已多日到其办公室维权,同时对于旗下多家关联公司,有相关媒体也表示已获悉公安机关已经介入。 有业内人士分析道,结合类似失联企业家的案例来看,一种是欠债跑路型失联,即是因逃避债权而主动“消失”失联;第二种则是或涉及经济案件,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失联。 业绩多次受到董事“质疑” 遭新三板监管层关注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控人失联前,酒便利的业绩便遭到公司董事质疑。8月20日,酒便利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酒便利实现营收9.51亿元,同比增长9.60%;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48.7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14亿元,同比下降81.09%。 截图自酒便利2024年半年报 虽然营收得以增长,但公司净利润大降近50%,…

    2024-09-28 消费
    4.0K
  • “白酒教父”吴向东多重承压财富缩水200亿 华致酒行渠道优势渐失内控缺位收监管函

    白手起家,用28年时间,吴向东打造了白酒帝国。 27岁时,吴向东请五粮液代工,成功打造白酒品牌“金六福”;做品牌营销,他带领华致酒行(300755.SZ)成为A股“酒类流通第一股”;自己酿酒,珍酒李渡(06979.HK)打破白酒上市七年僵局,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 手握两家上市公司,吴向东缔造了民营白酒领域传奇,他因此被称为“白酒教父”,风光无限。 不过,压力正一步步向吴向东袭来。 近几年,华致酒行、珍酒李渡股价跌幅均较大,吴向东的财富缩水200亿元左右。 在经历连续两年大幅下滑后,今年上半年,华致酒行的经营业绩似乎是稳住了,实际是靠压缩费用等手段保住了“面子上”的微增长。在酒企纷纷布局直销的趋势下,身为中间商的华致酒行压力越来越大。 华致酒行内控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前,因为出资近亿向相关方购买房产而未披露,内部控制几乎缺位,华致酒行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 28年炼成“白酒教父” 吴向东的“白酒教父”名头不虚,是用28年白酒经历炼成的。 公开信息显示,吴向东于196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从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进出口业务专业毕业后,入职长沙的一家物资公司。 吴向东的成长可能与其姐夫傅军及其实际控制的新华联集团相关,吴向东曾任新华联集团董事、董事局副主席。 1996年,吴向东创立长沙海达酒类食品批发有限公司,成为五粮液旗下一款“川酒王”产品的湖南省代理商。 初涉酒场,吴向东就展现出了较高的商业天赋。代理第一年,他就做到了湖南市场的销冠,1997年,他成了“川酒王”的全国总代理。 “川酒王”热销,但市场秩序被山寨打乱了。吴向东意识到,还是得有自己的品牌。1998年,吴向东创立“金六福”品牌,与五粮液签订OEM经营协议。吴向东负责品牌运营销售,五粮液负责生产。 站在五粮液这一知名品牌的肩膀上,吴向东获得了巨大成功。 吴向东擅长营销,通过广告轰炸,迅速打响了“金六福”品牌。 公开数据…

    2024-09-25
    3.4K
  • 格力博扭亏藏玄机:Q2赔钱赚吆喝,股价年初至今跌去三成多

    近日,格力博(301260.SZ)发布公告称,位于越南的全资子公司因遭受台风灾害影响,部分资产遭受损失,预计经济损失3000万至5000万元,预计对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有一定程度影响。这无疑给今年上半年刚刚扭亏的格力博浇了一盆冷水。 根据格力博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约29.92亿元,同比增长15.92%;归属净利润约1.2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51.01%,盈利1.2亿元。 《眼镜财经》注意到,这份营利双增的成绩单,并未换取二级市场股价的回暖,年初至今(9月18日)股价累计跌去三成之多。细究之下,格力博今年Q2营利环比负增长,第一季度的利润扛起扭亏大旗。 即便如此,为了向市场彰显发展信心,格力博推出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但目前市价低于股权激励的行权价,格力博的“金手铐”计划能否顺利进行要打上一个问号。 Q2盈利环比负增长 格力博从事新能源园林机械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是全球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业务分为两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以greenworks品牌为核心的自有品牌板块,第二大板块是客户品牌(包含商超品牌和ODM)业务。格力博以自有品牌销售为主,产品按用途可分为割草机、打草机、清洗机、吹风机、修枝机、链锯、智能割草机器人、智能坐骑式割草车等。 格力博表示,公司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所处行业下游渠道在经历去库存后,库存水平已处于低位,而公司产品的市场终端需求仍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因此进入 2024年,下游渠道的采购备货也恢复正常,公司对Amazon等客户的销售均有显著增长,此外,公司的ODM客户受其下游渠道补货影响对公司的采购需求也显著上升。 分地区看,格力博将境外销售作为主线。今年上半年,格力博来自境外收入达29.38亿元,同比增长17.64%;同期境内收入为4732.08万元,同比增长52…

    2024-09-19
    1.5K
  • 红星美凯龙召开千商生态创新大会 构建行业多方共融发展新蓝图

    9月10日,红星美凯龙千商生态创新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是建发入主红星美凯龙以来,双方首次携手面对大家居建材家具主营行业合作伙伴的公开亮相,同时也是建发旗下全产业链业务首次在家居行业集体亮相。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钟晓咏参与大会,闵行区新虹街道党工委书记郁小明参与会议并发言。此外,还有家居、家电、家装、汽车等领域近千个品牌及行业协会嘉宾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上,建发集团总经理、红星美凯龙董事长郑永达表示,建发将以资金助力、业务协同、“3+星生态”、大家居出海四大核心举措全面赋能红星美凯龙及行业发展。未来,红星美凯龙将不断开拓新价值,让更多人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打造成为最懂中国人家居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 此次大会,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3+星生态”的行业共建会。财经作家吴晓波、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三位财经领域大咖携手众品牌共话“三家一体”未来发展趋势。 “建美”四大举措深度融合 产业协同释放势能 作为大家居行业的新面孔,此次建发携旗下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新兴产业投资等板块成员企业集体亮相大会,涉及地产、家电、汽车、消费品等领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建发能为大家居行业带来哪些助力”成为所有与会者的共同期待。 郑永达在现场具体阐述了建发赋能红星美凯龙及行业的四大举措。在资金层面,将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发行公募REIT,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在协同层面,建发各业务深度融合将从“局部试点”到“多点开花”,尤其加强在供应链、房地产、营销渠道、城市服务、资金等多维领域的合作落地;在业务层面,未来3-5年,红星美凯龙将持续完善“3+星生态”,坚守主赛道,拓展新业态,探索新业务;在出海层面,建发将利用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和完善的供应链服务,协同美凯龙帮助中国的建材家居品牌出海。 建发集团副总经理王文怀现场还介绍了建发的供应链运营、…

    2024-09-12 消费
    2.3K
  • 毛利低、价格乱,珍酒李渡“伪高端化”

    “白酒教父”吴向东去年带领珍酒李渡登陆港交所,使其成为最近8年唯一一家新上市的白酒企业,叠加“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酒第二股”的多重光环,公司业绩颇受市场关注。 近日,珍酒李渡披露最新财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33亿元,同比增长17.5%;股东应占利润为7.52亿元,同比下降52.6%。细看财报,净利大幅下滑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确认了2.66亿元股权激励费用,剔除此类因素后,公司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9%。 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在今年的白酒消费市场可谓来之不易,公司上半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为9.03亿元,同比增长11.6%。不过,高端化未见增长、价格倒挂、渠道铺设不足等问题仍围绕着珍酒李渡。 毛利率远低行业均值 与大部分白酒企业扎根某一产地、单一品牌有所不同,珍酒李渡是由多个品牌“整合”而来。吴向东于21世纪初先后收购了许多地方酒厂,包括贵州的珍酒和江西的李渡。 目前,公司除了珍酒和李渡,还有湘窖、开口笑,共四大品牌。 珍酒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支柱,上半年营收27.02亿元,占总营收的65.4%;被定义为第二增长引擎的李渡营业收入为6.75亿元,占比16.3%;湘窖和开口笑分别营收4.52亿元、2.24亿元,主要面向湖南市场。 从产品营收结构来看,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 首先,公司对珍酒和李渡两大核心品牌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上半年两个品牌合计营收占比近82%,去年同期为79.4%。 另外,珍酒、李渡上半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7.2%、37.9%;湘窖和开口笑分别为2.4%和1.6%,这意味着仅李渡一个品牌的增速高于公司整体(17.5%)。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品牌珍酒前三年销量连续下滑,2021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14761吨、12856吨、12630吨。珍酒李渡曾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称,这主要由于珍酒调整产品结构,产品高端化导致销量减少。 不过,公司所追求的…

    2024-08-31
    2.7K
  • 协鑫科技业绩大变脸,2024年上半年亏损超14亿,同比下滑超126%

    8月16日晚间,协鑫科技(03800.HK)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4.5亿元,同比下滑126.27%。协鑫科技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从2018年的“531新政”开始,光伏行业经历了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协鑫科技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协鑫科技在2023年的业绩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实现了盈利,然而进入2024年,公司预计上半年将出现高达14.5亿的亏损,与2022年赚取的160亿净利润相比,业绩出现了巨大反差。 导致协鑫科技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多晶硅和硅片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二是产品销售不畅导致的存货贬值。尽管公司对四季度的业绩好转持乐观态度,但市场和投资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市值也大幅缩水。 协鑫科技的困境也反映出当前光伏行业的整体现状。一方面,光伏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P型电池产能的过剩,在N型电池技术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低效电池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技术迭代加速,N型电池技术如TOPCon、HJT等逐渐取代P型电池,成为市场新的宠儿。协鑫科技虽然在颗粒硅领域有所布局,但颗粒硅的市场接受度和应用范围仍然有限,且行业内对颗粒硅的看法并不统一。 增持计划未能兑现,影响市场信心 朱共山家族的增持计划是在2022年8月15日提出的。根据当时的公告,朱氏家族信托将以每股不低于4.2港元的价格增持协鑫科技股份,并且已经与协鑫科技进行了接洽,计划通过其附属公司及其他投资机构认购由协鑫科技发行的可转债,本金约8亿到10亿美元(约合54亿到68亿人民币)。 这一增持计划被认为可能是为协鑫科技回A股做准备,以保证回A后的股权比例 。然而自那时起,朱共山家族并未推进这一增持计划,且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增持行为迟迟未见实施。增持计划未能兑现,对…

    2024-08-30
    1.7K
  • “光储充换”布局穿越产业周期,宝馨科技2024上半年营收1.76亿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迎来快速发展。不过,受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冲击,2024年上半年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至现金成本附近。二季度价格超跌,其中硅料、硅片价格已经跌破tier1公司的现金成本。 光伏洗牌进入深水区,资产健康者才有望穿越周期。宝馨科技在这一轮光伏洗牌中,得益于主动调整投产节奏、推进光伏EPC项目,同时结合充换电业务及智能制造的新能源升级,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健康范围。 宝馨科技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针对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成本与价格倒挂的现实情况,宝馨科技适时调整项目节奏,聚集提升资产质量、清理应收、有效管理成本和费用,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到有取有舍。 光伏行业或以进入下行最后阶段,宝馨科技此类“小而美”的新能源企业有望实现“剩者为王”。 推进”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 时至2024年中,主产业链公司进入全面亏现金成本阶段,大部分公司现金流仅可支撑亏损最多2年,考虑到现金流情况,或已经到下行周期的尾声。 此时,只有财务健康度良好的企业有望穿越周期。光伏产业资产负债率的正常范围通常是在40%至60%之间,截止2024年3月末,119家光伏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60%以上,同比增长了2.88%。 宝馨科技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健康范围。自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宝馨科技持续加大光伏、充换电两大核心赛道投入,推进”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宝馨科技积极寻求突围之路,在光伏行业寒冬之际,谋求在”光储充换”新赛道上深耕布局。 在2024年过半之际,宝馨科技宣布公司已顺利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并选举贺德勇为新任董事长及新任总裁,宣告了宝馨科技新一届领军团队顺利完成组建,新班子进行了“针对性补强”,尤其是专业性方面进一步提升,…

    2024-08-30
    5.4K
  • 舍得酒业换挡“降速”的阵痛与底气

    舍得酒业(600702)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成绩单”,无疑是白酒行业正在煎熬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32.71亿元,同比下降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5.7%。 作为“中国名酒”企业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舍得酒业拥有“沱牌”、“舍得”两个白酒品牌,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代表。 但它眼下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遭踩了一脚“急刹”。要知道,今年一季度,舍得酒业就已实现净利润5.5亿元。照此推算,第二季度其仅录得4100万元。 与之同时,很多人还留意到了舍得酒业的毛利率下浮、增长的存货问题等。 舍得酒业的“降速”,其实也是当下白酒行业现状的一个折射。 两个月前,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今年1-6月中,80%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白酒经销商、终端零售商中,超过60%表示库存增加,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倒挂情况有所增加。 产业深度调整,叠加宏观经济慢复苏、消费市场缓回暖等多重压力,一夜之间,酒企普遍进入阶段性筑底期。 一边是业绩增长压力,一边是被两头“夹击”的渠道经销商,到底该怎么抉择? 要成为影响行业发展进程的核心力量,又该如何稳固基本盘,以适应市场的波动? 一、红线与底线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考。舍得酒业给出的答案是:稳价格、控库存、强动销。 这也是今年3月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经营计划有何具体举措时,舍得酒业管理层明确指出这是公司要坚持的“核心原则”。 主动实施“控量稳价”策略,带来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不再过多追求回款进度——这对公司的业绩意味着什么,舍得酒业自然比谁都清楚。 过去两年,一路潜行的舍得酒业,可谓顺风顺水。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56亿元,同比增长2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85亿元,同比增长35.31%。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

    2024-08-28
    6.0K
  • 云顶新耀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业绩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58% 自主研发里程碑突破

    8月28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HK)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多项业务取得突破性成长: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并实现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商业化层面盈利;此外,通过采用聚焦、高效、精干的商业模式及精细化管理,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大幅减少249%,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亏损显著收窄35%;财务状况稳健,2024年上半年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9.3亿元,可支持多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此,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今年上半年,采取了多项战略性举措,在商业化、自主研发等多维度获得一系列里程碑成果,彰显了云顶新耀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财报数据显示,云顶新耀上半年的增长得益于耐赋康®及依嘉®的商业化进展。公司肾科产品组合中的主打药物耐赋康®利用传统医院及创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开出首张处方,并且在上市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销售收入达到1.673亿元;此外,作为云顶新耀首款商业化上市的产品,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已经完成首个完整销售年度,增长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342亿元,依嘉®自2023年7月商业化以来已经实现了人民币2.33亿元收入。 云顶新耀通过利用高效精干的商业化模式,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及利润,构建在肾科和感染领域领导地位,推动收入的有机增长。展望下半年,罗永庆表示云顶新耀对实现全年人民币7亿元的销售目标非常有信心,并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盈亏平衡的战略目标。 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将有三款产品实现商业化上市。云顶新耀将持续推动耐赋康®在中国内地和其他亚太地区的销售,并积极参与中国国家医保谈判,提升药品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通过深入覆盖核心医院以及成功落地CSO合作模式,推动依嘉®的销售增长。此外,伊曲莫德有望在澳门商业化上市,并借助大湾区…

    2024-08-28
    2.4K
  • 玛珂科技上市股价即涨400%,这会不会是下一个正丹股份?

    截止目前为止,2024年A股已经上市的公司中,股价涨幅最大的依然是正丹股份。这家以371.77%涨幅领跑A股的大牛股,就连被誉为投资“天花板”的茅台也望尘莫及, 说它是股市难得一股清流也实至名归。可正当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无法超越的纪录时,堂堂的白马股,会被一家新上市的公司超越,而且这家公司还是那种看起来有些名不见经传的“新锐”。 这就是在8月16日刚刚登陆A股的玛珂科技,一家以半导体设备陶瓷材料零部件起家的公司,貌似与当前正在风头上的IPO之前,玛珂科技的知名度并不高,别说股市和外界人士,就连材料供应链的许多有关人士,恐怕也未必知道这家公司是什么来头。可如果对其仔细考究,会发现玛珂科技并不是那种“空穴来风”、靠空壳突然蹿红的互联网企业,而是实打实的科技公司,背后的创建团队、研发技术,也足够令人敬服。 早在15年的2009年,由三位留美陶瓷材料博士创立,经过多轮天使投资,完成多轮增资和股权转让,公司逐渐形成了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实体企业,拥有多项令同行无法企及的技术优势,突破了海外企业对半导体设备用产品的垄断,一举成为本土企业先进陶瓷的代表。 尽管在国内半导体设备先进结构陶瓷采购的规模中,只占有14%的份额,但却是大陆地区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总规模的72%,是国内多家面板巨头厂商的主要供货商,2年前的6月份正式向创业板提交IPO申请,直到2年后成功上市,发行股价8元暴涨到37.75元 ,市盈率高达44.90倍,足见市场和股市对玛珂科技的热情之高。 历经15年的沉淀和发展,国内半导体终于可以实现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的产品自由,国内泛半导体产业链设备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不再被国内企业“卡脖子”,而且产品在医药、汽车领域等均可广泛应用,泛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需求旺盛,作为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自主研发重要的一环,玛珂科技的地位可见一斑。 成为下…

    2024-08-22 科技
    1.8K
  • 依托自主知识产权mRNA技术平台研发 云顶新耀首款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的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8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云顶新耀(1952.HK)宣布一款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正式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EVM16CX01。该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起,用于评估EVM16注射液单药及联合PD-1抗体治疗在晚期或复发实体瘤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的剂量递增及扩展研究,也是EVM16开展的首次人体试验。 EVM16是云顶新耀自主研发的首款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根据每位患者特有的肿瘤细胞突变,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出具有较高免疫原性潜力的新抗原。临床前研究结果综合说明,EVM16注射液安全性良好,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有望给肿瘤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提及此次临床研究项目的正式启动,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这意味着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平台所开发的肿瘤疫苗产品进入人体试验阶段,有望为肿瘤治疗领域开发出新一代免疫疗法,“我们期待早日看到个性化肿瘤疫苗成为新的临床治疗手段,服务更多患者。” 肿瘤治疗亟需新一代免疫疗法 个性化肿瘤疫苗受行业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人类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Globocan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肿瘤人数1997.6万人,因肿瘤死亡的人数为974.4万人。2022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约482.47万例,死亡约257.41万例。 而在治疗方面,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某些肿瘤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仅对部分患者有效,肿瘤治疗领域急需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一代免疫疗法。业内专家认为,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则成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免疫疗法。据Nature Reviews的相关综述,2035年全球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市场规模约为70亿-100亿美元,整个mRNA疫苗在肿瘤治疗和预防领域总市场空间更高达230亿-300亿美元。 EVM16临床前数据优异 显著抑制肿瘤生…

    2024-08-22
    3.0K
  • 半导体行业复苏,中晶科技业绩回暖,多次涨停后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多家半导体企业或迎拐点,中晶科技等公司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印证了行业迈向复苏的积极趋势。

    2024-08-21
    3.6K
  • 科力股份IPO:“区域+客户”双重依赖,曾多次被行政处罚

    科力股份自被北交所受理材料以来,共经历三轮问询。公司业绩稳定性、产品质量风险、采购情况披露、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均是关注重点。

    2024-08-21 资本
    1.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