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30%,而粮食价格仅上涨0.6%。在全球数以万亿的资金不断寻求低估资产的时候,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我们的主粮?
招商证券最近在报告中分析了可能存在的米通胀。在中国的粮食结构中,大米占比远高于全球,也是三大粮食品种中占比最高的。在其看来,中国实际情况中,大米价格受产量影响更为显著。
今年年初以来,泰国大米价格持续上涨,上次发生类似情况还是在2011年,而国际粮价与国内粮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当国内粮食减产,需要从国外进口更多粮食时,国际粮价价格会更多地传导至国内粮价。刚刚过去的水灾,让人不由担心是否会对粮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水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对有限,因为水灾一般呈线状分布,主要集中在江河流经的区域,而且可以通过补种秋粮的方式补救。从目前情况看来,对全年粮食产量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但粮食产量的真正“天敌”不是水灾,而是旱灾。因为旱灾的影响呈片状分布,影响面积较水灾广泛。另外,水旱叠加的年份粮食减产概率很高:1999年-2003年,水旱灾害叠加并且连续,这一期间粮食连年减产,从1998年的5.1亿吨降至2003年的4.3亿吨,低于1991年大水灾时的粮产水平
下半年是否会出现水旱叠加的情况,决定了整年的粮食产量,以及今年大米的涨幅。
另外,国际主要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的情况并不乐观。泰国大米今年以来15%的涨幅,主要是受东南亚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严重旱情正冲击亚洲的主要大米生产国,全球大米产量今年预计将下降,为2010年来的第一次。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占全球大米贸易的六成以上的印度、泰国和越南今年库存将减少三分之一至1900万吨,是自2003年以来最大的跌幅。
一旦国内大米减产,可能导致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压力迅速向国内传导。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