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
-
海尔生物后劲不足:一季度净利暴跌7成,市值蒸发近200亿
在去年业绩大幅上涨之后,今年一季度的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4亿元,同比下滑72.96%。 营收同比呈现增长,净利润却暴跌,这可谓是让市场大为惊讶。《减持,其中海尔生物5月6日大宗财报显示,2021年海尔生物来自疫苗安全场景的营收达5.03亿元,占比23.68%,几乎与药品及试剂安全场景并列成为第二大业务板块。 受益于疫苗存储的巨大市场,海尔生物的设备销量可谓是大幅上涨,这也为公司2021年业绩带来了巨大贡献。科创板公司,在科技硬实力方面,海尔生物也不出色,相比较于不少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过20%甚至30%以上的科创板公司,海尔生物2021年研发费用仅为2.3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2%。 《眼镜财经》注意到,在本就不高的费用中,其研发人员薪酬总额达到了1.18亿元。众所周知,高科技企业可在税收政策等方面享受更多的优惠。为此,很多企业把一些模棱两可的费用都被计入了研发支出,比较典型的就是增加研发人员工资。 从研发人员学历构成看,博士学历仅有2人,这在一众科技企业中,实在逊色。当前,海尔生物的员工总数为2078人,其中研发人员565人,占比27%。但从研发人员学历来看,本科生最多,占比60.53%,专科生次之,占比19.82%。仅有2人是博士学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合计人数都没有专科生多。 技术研发后劲不足,公司的营销却颇为出色。《眼镜财经》注意到,不管是从海尔生物的年报,还是从其营销宣传来看,公司目前十分注重“物联网”概念的推广。海尔生物2021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及产品方案的创新迭代,加速渠道及网络拓展扩大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不断加快物联网场景生态布局保障用户最佳体验”。2021年,海尔生物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138.11%,占总收入的比重达31.42%。 然而,所谓物联网创新,不过是由于国家对疫苗、血液制品相关产…
-
海尔生物年报“见光死”背后:物联网噱头大于实质,疫苗冷藏成一锤子买卖?
3月中旬以来一度走出六连阳的年报出炉,股价反弹便戛然而止,重返震荡下跌通道。这与其出色的业绩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年报显示,2021年,海尔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51.63%;归母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121.82%;扣非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32.97%。 虽然当前的市场普遍存在恐慌情绪,但像海尔生物这种年报“见光死”的却也并不多见。那么,市场到底对海尔生物有何担忧? 01 名为“生物”公司,实为“冰柜”业务 海尔生物股价自2021年8月触及150元历史顶峰后,便开始一路下跌,今年3月一度触及59元,7个月最大跌幅超60%。截至4月27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仅200亿,相较去年8月最高时缩水近60%。 要想知道海尔生物是怎么跌下来的,首先要搞明白它是怎么爬上去的。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生物的主营业务是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产销,主要为样本安全、药品及试剂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等场景提供覆盖全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解决方案。 样本安全,可以理解为为中华骨髓库、国家基因库、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等机构采集的样本提供低温保存;药品及试剂安全业务则是为生物制剂类药物提供低温保存。 据天府财经网了解,海尔生物可以提供覆盖-196℃至8℃全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产品,主要收入为低温存储设备的销售收入。 简单点说,就是擅长做冰箱制冷的海尔集团把业务延伸到了生物医疗领域,海尔生物主要做的就是为生物医疗行业提供“冰柜”。因此,虽然公司归属于医疗领域,但其生意模式更多地偏向于制造业。 在疫情期间,由于疫苗在运输和存储时需要全程冷藏和监控,作为“制冷龙头”海尔生物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根据公司描述,其在被动制冷方面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太阳能疫苗冷藏箱甚至可以在无日照条件下保持疫苗安全存储温度一个星期以上,在疫苗冷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
-
珀金埃尔默携新冠病毒检测方案、药物等多款新品亮相第三届进博会
带来了其亚洲首发的超高通量新冠病毒检测方案、药物及疫苗研发利器,以及在传染类疾病诊断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众多前沿技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