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 NVIDIA何以成为全球AI训练标配?“黄氏定律”如何取代摩尔定律?一文了解芯片新王英伟达

    5月24号,英伟达发布了它第一季度的投资者都说这是前所未有或者一生一次的业绩发布:英伟达靠着它数据中心这块亮眼的数据,可以说是狂抽股票当天大涨30%,市值破万亿美元,推着英伟达成了全球第六大公司,超过AI混战中,一个卖显卡的公司成了最大赢家! 要说这些年几乎大部分全球性的技术风口,云计算、元宇宙、AI模型都用英伟达的显卡训练出来的,它不光是行业老大,而是以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全球AI训练市场,甚至有多少英伟达A100显卡都成了衡量一个公司算力的标准。 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就说:We 融资。 我们知道,游戏领域毕竟玩的时候需要实时渲染,当时3D游戏不能说没有,但一般电脑肯定带不动,挺多游戏还挺经典的,但那画面基本上你就能看出来那有个人就行,因为毕竟这种3D图形处理是非常消耗算力的,而当时那些CPU还是很难完成的,它一般需要专门的一块芯片来处理图形,而这块芯片就是显卡。 早期显卡是非常简陋的,顶多就算是一个3D加速卡吧。当时就处在3D游戏、3D渲染一个非常萌芽的阶段,类似英伟达这样的显卡公司少说有五六十家,软硬件也没有个统一的标准,谁研究稍微厉害一点就可以发布个自己的标准,经常会出现你好不容易做出来个显卡,结果发现不适配人家那个标准。总之就一个字——乱。 在当时的乱世中最风光的一家应该是叫做3dfx的公司,它可是1994年才成立,比英伟达还晚一年。它当时凭着一个叫做Voodoo的显卡风靡一时,那年头很火的各种游戏全都得靠这个Voodoo显卡。 而英伟达这边其实并不太顺利,虽然它拿了那么多融资,而且团队也挺专业的,但它那个NV1并不太成功,第二代NV2更是直接胎死腹中。 到了1997年,英伟达已经命悬一线,再有9个月钱就烧完了,公司已经从100个人裁员裁到就剩大概30个人。好在当时黄仁勋选择了孤注一掷,就在公司只剩6个月运营资金的时候发布了搭载NV3的Riva128显卡,…

    2023-07-19
    15.0K
  • 没落的PC霸主三六零:上市即巅峰,蹭完AI概念就抛出90亿天价离婚,巧合还是预谋?

    当年元宇宙出世时,一堆公司跑来认爹,现在换个AI概念拿出来炒,认爹的还会少吗?

    2023-05-28 TMT
    7.1K
  • AI竞赛不断升温,AGI离我们还有多远?

    ChatGPT刚成了全球大爆款,你本来以为这就是个小高潮了,结果生成式ChatGPT的升级版GPT4。接着微软就宣布要把GPT4融入到他的办公全家桶里。 3月16号,华为、阿里、马斯克早在2018年就放话了:“记住我的话,大数据分析、AlphaGo下棋、人脸识别等等。可这波火的是什么?叫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就是能生成全新内容的AI,比如说全新的文字、图片,全新的代码、声音、视频等等。 也就是说,AI它已经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了,而且它创造出来的东西还真挺像那么回事,这就离真正意义上那个人工智能又迈进了一大步。 咱首先还是从大语言模型来看,这里边首先要聊的肯定就是GPT4,也就是ChatGPT的更新版,你交了钱升级到ChatGPT Plus,就可以用这个GPT4了。我都已经给它们想好之后的名了,什么ChatGPT Pro、ChatGPT Max、ChatGPT Pro Max。 咱之前其实详细聊过ChatGPT(《从图灵测试、机器学习到人工神经网络,ChatGPT颠覆了什么?》),也就是GPT3.5,就它已经几乎可以回答任何问题了,也能编程、总结等等,当然这个准确率还不能保证。 那GPT4有什么升级呢? 最明显的升级就是:它能看懂图了。 不光能识别这个图里的物体,关键是它还特别有常识,而且还有一点幽默感,这挺可怕的。不地目前图片只对API接口开放。 除了图片输入,ChatGPT还有一个很大的升级,就是它回答的准确性得到了大幅加强。 除了这两点,GPT4还有一堆改进,比如更高的字数限制,更好地去规避违禁内容,降低成本等等。 你可能对ChatGPT回答问题的能力已经见怪不怪了,但GPT4就玩得更花,像什么生成Swift代码做动画,做贪吃蛇小游戏,生成律师函,生成ARd的里头,差不多也算半个搜索工具了。除此之外还有像什么You.com、百度、PoWerPoint、O…

    2023-04-23
    27.0K
  • 从图灵测试、机器学习到人工神经网络,ChatGPT颠覆了什么?

    它既能拿美国的医学牌照,又能参加司法考试,还能写小说、编代码、查资料。你会觉得,只要是能用文字表达的事情,它都能做到。 那么,这个聊天机器人究竟是怎么突然横空出世的呢?为什么它给人一种颠覆世界的感觉,让资本圈如此兴奋?它存在什么问题,大公司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它到底会让谁失业呢?虽然我小Lin不是什么ChatGPT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要了解这个聊天机器人,我们得追溯到1950年。那时候,号称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很有哲理的模仿游戏,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图灵测试。当你在不面对面的时候跟人家文字聊天,你能不能准确地判断出来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个机器人?如果你很难分辨出来,那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个机器是智能的。 图灵测试简单易懂,具体而且有趣,因此吸引了很多计算机科学家来尝试突破。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指令。它们通过语言技巧和一些小聪明,尽量让你感觉到好像是在跟一个人对话。 例如,在1966年,MIT实验室发明了一个聊天机器人叫Eliza。这位开发者很聪明,他将Eliza设定成了一个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通常少说话,多倾听。因此,Eliza可以问别人有什么想法,然后让对方说上一大通,接着再问别人昨天休息得怎么样,然后又让对方说上一大通。它说得越少,错得就越少,所以容易让人误以为它在倾听并与你沟通。 然而,实际上,Eliza背后的原理只是一些非常简单的if…then…的代码。比如,当它看到mother(妈妈)这个词时,它就会跟你说,让你跟它谈谈你的家庭。类似这样的关键词大概有两百多个。 三十年后,1995年,Eliza出现了一个后辈叫ALICE。它已经进化得相当强大,虽然跟ARterChild”的聊天机器人,也被称为更聪明的小孩。这个机器人迅速走红,原因有二:首先,它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机器学习模型,使得聊天变得…

    2023-04-23
    8.9K
  • 于佳宁:ChatGPT和以太坊是21世纪20年代数字技术的创新典范

    4月11日,国际Web3与金融的融合:于佳宁博士作了题为「Web3下一波周期的趋势与机遇」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干货。 1、2020-2023美联储放水开启,然后由新一轮Web3叙事驱动,具体进程如下: 2、四大通道开启是下一波牛市的前提 1)资金 合规资金的进入可带来机构资金,但目前加密市场的资金通道有点滞后。在其他国家资金通道关闭的情况下,中国香港会成为新的机会。目前香港正在积极探寻更多的可能,包括数字港元、AI的发展会是下一阶段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有云服务、中间层等等。 4)用户 GameFi等杀手级应用吸引了数十亿的新用户 3、数字资产时钟 1)复苏期:市场升温,ВТС > Altcoin > NFT > AIGC:人工智慧提升效率,AI generated content,ChatGPT上也可以学习AIGC。而Web3就是UGC+PGC+AIGC。 1)OpenAl不OPEN,谁能拥有和控制Al? OpenAl CEO Sam Altman的另一家创业公司Worldcoin,意图利用区块链技术创造一个更公平的金融系统,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2)以太坊 二者都是21世纪20年代数字技术的创新典范。ChatGPT相当于人工智慧的iPhone时刻,但其价值只被Open Al、微软等少数公司及其股东享有,非透明的数据存储和运用方式已经引起了全球监管关注。ChatGPT可以提高部分工作效率,但会取代大量工作岗位。 以太坊是世界级价值互联网基础设施,价值被以太坊基金会、验证者(以前是算力提供者))、Dapp开发者、ETH持有者等多方共享,数据高度透明,不可篡改,可供所有人使用,并且所有权非常明确。以太坊提高了价值交换效率,证实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和分配机制,全球社区共建、生态体系共享。 AI与区块链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想要让Al造福全人类,让全世界共用AI价值成果…

    2023-04-22 区块链
    8.1K
  • Web3与传统金融怎么融合?10多名重磅嘉宾齐聚香港共同支招

    4 月 11 日,国际 Web3 与金融的融合:于佳宁博士、彭博香港策略发展业务总监 Michael Elko、C² Ventures 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 CiDeFi、美联储放水开启,然后由新一轮 Web3 叙事驱动。相比之下,这一轮,目前我们尚没有看到一个清晰的核心创新和叙事,不是因为创新太少,而是太多了。当前整个市场还不稳固,未来也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即便大项目也有可能出现撤资,因此加密市场的「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任何一波牛市的到来都需要有四个条件:资金、人才、技术、用户。 资金方面,目前加密市场的资金通道有点滞后。在其他国家资金通道关闭的情况下,中国香港会成为新的机会。和全世界相比,中国香港的数字人民币,包括香港 Web3 协会成立等。尽管如此,说实话我们对香港仍有一些担心,银行账户冻结的事情可能会时有发生。 从技术角度来讲,MR 和 AIGC 的关系,于佳宁认为,NFT,在 ChatGPT。相应的,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中还没有加密资产选项,但是在亚太地区,投资者对于加密资产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彭博注意到这一发展趋势,在过去 3 年中不断完善相关产品和服务,以帮助机构更高效地投资加密资产。 他介绍,在加密投资领域,Bloomberg 继续发挥在加密货币DeFi、游戏都是 Web3 重要的发展赛道。但 Web3 游戏有一个用户进入门槛,这对于更多来自 Web2 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障碍,希望这一块早日突破,降低用户进入 Web3 游戏的技术门槛。她对投资者的建议是:在开始任何投资之前,做你自己的研究,如果你看好,那么先从资本市场优势也非常明显。此外,香港是普通法系,对于Web3 后续发展非常方便,香港的人才也能适应高速的发展节奏。基于以上几个特点,香港对于 Web3 企业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香港的政策支持,对于创新企业和 Web3 也有吸引力,例如香港科学园,包括数码港都…

    2023-04-17 区块链
    6.9K
  • 杨宁:用大白话描述GPT的历史,以及它是怎么工作的

    1)GPT是一个全新的东西,目前GPT处于早期阶段,有很多机会,要提升认知 回忆93、94年,杨志远在斯坦福实验室创建了Yahoo,当时只有链接+描述,类似黄页的网站。现在的GPT 相当于当时的互联网网景那个时候,还处于早期阶段,非常简陋,但充满了机会和活力。 创业者需要注意,每一次科技浪潮中,行业早期时候,急功近利变现的都失败了,反而是思考怎么做一个好玩的东西的人,都赚了很多钱,因此要改变创业思路。当然到了中后期时候,竞争激烈时候就不一样了。 现在还是朦胧期,AIGC创作内容,刚才有个小兄弟说,写诗没人看,为什么,因为内容发生了重构。 Attention到自己创造的内容,比你看别人的内容好看,信息重构,Attention转移。 AIGC是全新的东西,不是原有任何东西的升级,是另外维度的新东西,互联网是门户网站而已嘛?AIGC是AI吗?AI不是互联网的升级,现有的一切不会消失,会变成重构,商业之间供应链,商家-机器-客户,关系重构,拆解和重构。 所有一切都会拆解和重构的时候,相当于地震了,毁灭了一切建立的秩序,很多牛逼公司都会完蛋,会在新的事物荡然无存,优势完全消失。 真正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必须在认知上有很大差异,你能看出来4维、5维的东西,能理解AI的重构,速度会别人快,每天进步一点,只要目标清晰,每天走一步,回头看走了很远。 编程也不用学了,整个Coding不存在了,彻底重构了,机器直接写底层程序,机器动态写程序。ChatGPT机器人,真正意义上的一定不是靠强化学习来的,让你的孩子碰钉子,有些事情不能通过强化学习,学傻了。 机器人不是强化学习来的,强化学习很土,比如教小孩,天天碰钉子,学会了,也傻了。但小孩是通过对于知识的理解。 Gpt是机器学习上巨大的突破。 2014来斯坦福,李飞飞接待的,参观

    2023-04-09
    12.3K
  • ChatGPT遭多国调查,OpenAI凌晨发文,GPT-5要被叫停?

    最近,意大利宣布禁用 AI 违反了意大利相关的隐私规则和数据保护法,出现了用户数据丢失情况,而且未向用户告知。 消息出来后,德国、法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监管部门都表示正在密切关注 AI 专家感到恐慌,有观点认为 OpenAI 需要对 GPT-4 做更多的安全限制,以避免出现滥用 AI 的不良事件。 对于这些外界关注的安全问题,OpenAI 在 4 月 6 日凌晨发表了一篇博客进行了回应。在这篇博客中,OpenAI 详细阐述了他们在安全工作付出的努力,并说明了后续在使用比 GPT-4 更大的模型(GPT-4.5 或 人工智能的安全和广泛受益。我们知道,我们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为人们带来很多好处。 世界各地的用户告诉我们, ChatGPT 可以增加他们的生产力、增强创造力,并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像任何技术一样,这些工具也带来了真正的风险,因此我们致力于确保安全措施在我们的系统中得到充分应用。 建立日益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 在发布任何新系统之前,我们进行严格的测试并征求外部专家的反馈,努力通过强化学习和人类反馈等技术来改进模型的行为,以及构建广泛的安全和监控系统。 例如,在我们最新的模型 GPT-4 训练完成后,我们花费了超过 6 个月的时间,在全公司范围内共同努力,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并在公开发布之前进行对齐。 我们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应该接受严格的安全评估。需要进行监管,以确保采取这种实践,并与政府积极合作,以确定最佳的监管形式。 从实际应用中学习,以改进保障措施 我们努力预防部署前可预见的风险,但实验室只能了解有限的情况。 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测试,但我们无法预测人们将如何使用我们的技术,也无法预测人们会如何滥用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从实际应用中学习是创造和发布日益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我们谨慎地、有计划地向越来越广泛的人群发布新…

    2023-04-07 TMT
    5.0K
  • ChatGPT Plus停售 不再支持付费会员

    现在,AI不得不暂停Plus的销售。 之后何时开放也没有明说。 前几天

    2023-04-06
    4.1K
  • 江苏吴中:首个医药领域ChatGPT应用于重组胶原蛋白开发

    以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了从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创造世界的革命性跃迁。作为医药领域的江苏吴中(600200.SH)成功将AI驱动的蛋白质设计技术和高通量生物铸造装置,进行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的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该实验室在3个月内实现了从头设计、序列筛选、菌种构建和蛋白表达。相比于传统的开发路线,该AI驱动的IT-BT融合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胶原蛋白的开发周期,为定制化、个性化的可编程化胶原蛋白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江苏吴中AI驱动的蛋白质设计技术 该技术依托位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自动化蛋白铸造工厂

    2023-04-03
    6.5K
  • 江苏吴中:医药领域的ChatGPT成功应用于重组胶原蛋白开发

    近年来,医美生物科技板块主要以高端注射类产品和胶原蛋白为基点进行产业延展。随着产品管线的不断丰富,公司价值有望被市场进一步充分挖掘,从而迈向发展新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在胶原蛋白开发领域,江苏吴中通过技术引进、投资并购、合作研发、自主研发等手段不断夯实技术实力,打造系统化产品研发平台,形成市场需求导向的新品迭代能力。 据了解,江苏吴中在2022年与浙江大学杭州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建“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吴中美学重组胶原蛋白联合实验室”,并依靠着江苏吴中旗下的中凯生物制药厂具备的成熟重组蛋白产业化生产经验,来实现公司重组胶原蛋白的“研-产-销”闭环。 目前,重组胶原蛋白联合实验室创新性地使用AI驱动的IT-BT融合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胶原蛋白的开发周期,为定制化、个性化的可编程化胶原蛋白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此外,公司购买的美国G公司三聚体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也正在公司旗下的中凯生物制药厂进行技术承接和转移,进度符合预期。 在重组胶原蛋白布局上,江苏吴中已开始实现从技术到产业化的落地。业内人士预计,公司依托AI驱动的IT-BT融合技术,可以快速开发并迭代性能更优,更加定制化的胶原蛋白原料,满足填充剂、敷料、功能性护肤品等不同终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2023-03-21
    9.0K
  • 宜搜科技月活用户劣势明显:狂热营销占比近三成,蹭ChatGPT容易吗?

    刚刚递表港交所的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宜搜科技”),“蹭”到了人工智能推荐引擎,基于对广告客户的需求分析,通过外部网络渠道提供定制化营销服务,并自动将其需求与用户对公司自有及第三方广告渠道的广告内容喜好相匹配。于2021年,中国数字营销行业按收益计的五大企业为字节跳动、百度及AIGC(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NFT(非同质化通证)等主流技术趋势。一句话里,可以说囊括了不少近年的ChatGPT所引发的人类职业消亡史是伪命题》一文中提到过,承认科技的无穷实力并不意味着就能迅速替代人类的工作,至少短期内很难。比如,这十余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包括去年风靡一时的元宇宙概念,都曾热火朝天。但这些概念真正走入多数普通人视线,仍然相差甚远。 宜搜科技称,研发宜搜人工智能推荐引擎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比如NLP、深度学习、AIGC生成符合自然人类语言且具有较高商业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坚实基础。 抛去高端的互联网术语,这段描述或许可以被市场解读为:公司未来可能不再依靠第三方提供内容,且AIGC技术。ChatGPT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它强在对既有文本的整合和输出,但它不太具备创新能力,也无法生成新的观点和想法,而这往往是研究者所拥有的能力。 不再需要人类创作文学作品的未来听起来很玄妙。AIGC打造高商业文学价值的作品,目前是否有成功案例?这一被宜搜科技写进招股书里的计划,将如何落地?或者说将于何时落地?《港湾商业观察》就相关问题联系宜搜科技,并未得到公司回复。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港湾商业观察》指出,这到底是蹭热点,还是真的有此实施能力,以及公司未来在技术上的发展到底如何都有待观察。不过宜搜科技所处的行业的确对于先进科学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与需求,公司近年的研发投入水平并不代表就可以让公司实现自身的研发目标,研发效果以及是否可以投入应用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样也需要以结果…

    2023-03-06
    18.9K
  • 澎湃科技X欧科云链研究院:2023年Web3.0的八大趋势

    历经3年的全球疫情、炮火连天的俄乌战争、不断升级的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人工智能、Web3.0让众多参与者公平的获得财富的经济模式会掀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成为了近年备受瞩目的焦点。 对于Web3.0科技来说,2022年是行业逻辑切换的一年。被寄予了改变生产关系和将所有权归还用户的厚望的Web3.0科技正在从理想主义走向实用主义,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Web3.0科技都在沿着几个科技或商业分支方向不断积累能量,构建商业价值,给长期建设者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夯实基础。 几年来,Web3.0科技的市场规模在急剧扩大,互联网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传统行业也开启了Web3.0领域的探索。随着用户在线时间越来越长,Web3.0文化和生活也会随着技术的进化和成熟而随之崛起,这将为2023年的经济注入活力,并有望实现价值融合和再创造。 ARtner预计,到2027年,多个超级应用的日活跃用户将涵盖全球50%以上的人口。 Web3.0超级应用也已出现端倪,Cryptofee的数据显示,收入前十的AI,却可成为Web3.0的生产力工具 如果你的每一天也是从询问Siri当日气温开始,那么人工智能(AIGC(AI-Generated Content)领域被认为是继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产内容(UGC)之后的新型内容创作方式。例如Stable Diffusion等元宇宙的搭建。不过,AIGC虽然强大且高效,但其中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和滥用问题受到了行业的广泛诟病。 除了AIGC之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与AI形成优势互补。利用去中心化方法和加密经济学的激励模型,Web3.0有望从数据、模型和算力三个方面来构建新的去中心化AI范式。该方法有望降低运行和训练AI的成本,还可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AI“滥用”问题。 三、被寄予厚望的零知识证明仍有待市场证明 Web3.0面临的掣肘包括有限的可扩展性以及高…

    2023-01-04 区块链
    1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