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在落幕中等待生机

作为ICO全球两大中心——中国和美国的证监会也都接连发出警告,认为眼下民间的ICO过于狂热,ICO缺乏监管,导致信息不透明,交易规则随意更改,存在很大的欺诈和洗钱风险。

近段,ICO(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s,首次公开加密代币发行)圈发生的事儿,可谓跌宕起伏,从行情暴涨引发狂热追捧,再到被央行等相关部门阻击所致交易平台纷纷清退,有的更是开始跑路,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那么,当悬在ICO头上的达克摩斯之剑掉下来的时候,ICO又会是怎样一番境地?ICO突然被打入冷宫,快速失宠的它会被这突来的寥落所淹没掉么?对此,期货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看衰下的ICO  发展却火爆

在2009年第一枚比特币诞生后,国内外玩家、炒家便纷纷介入,在国内市场,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一路上行最高时达3万多元/枚。伴随着比特币的逐渐流行,不少投机者、诈骗者也动起了歪脑筋,各种“山寨币”屡出不穷,“ICO”概念也应运而生。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主要融资币种包括比特币、以太坊,还有少部分EOS、莱特币、量子链、公信币、小蚁币等。面向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43家,ICO平台经营主体所在地以广东、上海和北京最多,合计占比近六成。

但是,对于ICO这个新兴的致富门路,多数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一位业内人士就向期货日报记者反映道:“在目前的ICO圈,90%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连1%都不到。大多数项目无须审批,仅靠一纸简陋的项目白皮书,或依赖圈内人站台便开始疯狂融资,风险很大,泡沫很鼓。”

ICO在短期内积聚的巨大风险是有目共睹的。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在8月28日发布风险提示中就指出了ICO的五大风险:相关线上交易平台,存在非法经营和涉税等风险;相关项目发起人和机构,存在洗钱、非法集资和组织传销、涉税等风险;相关投资人,存在参与非法集资、传销等风险;相关技术、媒体服务/研究机构,存在参与、组织非法集资、传销、虚假宣传等风险;相关监管机构已经高度重视并提示ICO的风险。

作为ICO全球两大中心——中国和美国的证监会也都接连发出警告,认为眼下民间的ICO过于狂热,ICO缺乏监管,导致信息不透明,交易规则随意更改,存在很大的欺诈和洗钱风险。

ICO VS IPO

监管趋严  ICO繁华落幕

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8月初的ICO,其疯狂程度完全可以用牛顿的“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计算出人类的疯狂”来形容的话,8月末的ICO,则可以用俗话“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来形容。

在一个月的疯狂之后,当下的ICO活的好生难过,这不得不源于全球化的ICO监管浪潮。在八月末到九月初的这段时间,被认为“无国界”发行和交易的ICO项目,遭遇了多国的“围剿”。9月4日,中国央行等七部门便叫停了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在内的各类代币发行融资,重申融资中使用的虚拟货币不具有货币属性,并指出ICO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

此外,美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也相继发出了ICO投资风险警示。与其它国家发布风险提示不同,韩国的监管机构则直接表态,对试图通过ICO筹集资金的企业将“加大惩罚力度”。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KimYong-beom也明确表示,数字货币既不能被视作“钱和货币”,也不能被看做是金融产品,将会严惩非法数字货币投资。

ICO带来的风险之所以能引起全球范围内的警示,源于ICO的爆发式增长。上述业内人士则指出,ICO项目正是利用了其被基于区块链的公司所使用,已有的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无法对新技术与新型金融业态进行有效监管的“漏洞”才得以快速发展。

据期货日报了解到,ICO因受其监管的影响,包括ICOINFO、币久网、ICO365等在内的多家ICO平台都已发布公告歇业关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17-09-14 01:02
下一篇 2017-09-15 20:08

相关推荐

  • AI与金融的融合:2023芝加哥人工智能周将于10月26日开启

    2023年被誉为ChatGPT横扫全网,到目前各家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商业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今天,AI在医疗、金融、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从生产自动化到智能决策,从医疗诊断到自然语言处理,AI正在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提高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引领产品创新,重新定义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等多种复杂关系。 然而,技术的进步对于社会、企业以及个人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人工智能技术也毫不例外。机器与人是否可以和谐共处?人工智能是否会造成大批失业?在无监管、或监管不足的条件下,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机构和个人如何解决当下人工智能存在的隐私保护、数据伦理、算法公正、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对于强监管下的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等行业,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是否应该放缓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全球范围内的讨论才刚刚开始,以人工智能为契机的新的社会契约的形成需要各方的广泛参与。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机构如何整合AI技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和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数据驱动和数字化转型?如何基于AI进行更高效的分析决策,预防风险、反欺诈和保护客户,实现监管合规?AI与去中心化金融、代币经济、中央银行Fintech4Good、Chicago AI Council, St投融资峰会、企业路演等活动。现已开放2023-2024赞助方案,详情联系:info@fintech4good.co 关于AI2030: AI 2030致力于推动利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同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AI 2030依托AI 2030研究所、AI 2030加速器、AI 2030基金,汇集了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企业界和各领域的专家,制定全球AI议程,促进公私合作,推动以负责任的方式开发和使用AI。该倡议涵盖治理、法规、行业特定框架、原则、最佳实践以及尖端工具和解决方案等各个方面。 参加大…

    2023-08-18 区块链
    20.2K
  • 彭博社论:加密项目离开美国“最好不过” SEC应快速清除不良项目

    彭博社发表社论旗帜鲜明支持美国 SEC 的监管,引发加密行业广泛嘲讽。但我们也可以脱离开币圈视角,从文章中看到彭博社以及其一定程度代表美国主流社会的立场。

    2023-05-05
    8.7K
  • 区块链面临人才瓶颈 请收藏这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主流机构、企业的热捧,金融科技越来越成熟的今天,银行和金融业已经开始利用高科技来替代人工,越来越多的岗位被技术和智能设备所替换掉,现在新的银行和金融公司,与其说他们是金融公司,不如说是科技公司,因为一个金融科技公司中,技术岗位占到了大部分,而金融专业毕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可能开始不断缩减。 2.财会专业:曾经的各行各业的“万金油”,任何企业和公司都需要财会专业的人来处理诸如税务、出纳、对账、审计等工作,而区块链的到来,将会改变这一切。 看到2019年6月30日的新闻: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信息技术与财务的未来”高峰论坛上,2019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揭晓,其中第八项为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实验室,同济大学还参与了入行早期陈纯教授领衔成立了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据资料显示,秘猿科技CEO谢晗剑、复杂美科技创始人吴思进、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杜宇、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泛城资本创始人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市,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区块链企业,许多人认为杭州是未来有可能参与角逐“区块链”之都的城市。 再者,南京,继杭州之后第二个宣布成立百亿级区块链产业基金的城市,同时也是第一个明确以V神一样不去念大学直接投入区块链行业行不行? 一手创建加密市值第二的EOS的创始人

    2020-07-07
    2.8K
  • OKEx研究院: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它和支付宝微信有何区别?

    1、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数字货币?它的发行有哪些必要性或积极影响? 答: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电子现金,或者叫数字纸钞,既具有纸钞的法偿性、以及点对点支付(不依赖商业银行账户)的特点,又具有当前基于数字银行账户进行数字支付(比如网银、微信支付)的便捷性。 必要性和积极影响: (1)相较于纸钞来说,能够降低运作成本。目前纸币的发行、回笼和存储的成本较为高昂,央行数字货币的诞生将推动货币发行和流通制度创新,加强央行对货币金融体系的集中管理权限。另一方面,成熟版本的数字货币将具有可编程性,有利于货币流通的全称追踪、管控、全球贸易、金融合作。随着“微信、支付宝支付必须有网络才能实现的不足。 2、央行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中的余额有哪些区别? 答: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从货币的统计口径上看,央行数字货币属于M0,即现金的范畴;第三方支付公司破产了,那么人们在里面资金也会面临风险,但央行数字货币却不存在这些问题。 当然,从技术方面上看,两者还存在一个主要的区别: 以银行电子账户、支付宝为代表传统的电子货币是一套由第三方控制(即中心化)的账本系统,依赖于银行、企业等机构组织的支持,由于各银行和各支付公司的账本系统彼此独立,在跨机构支付时涉及到复杂的对账清算问题;而央行数字货币则是一套分布式账本系统,即比特币、USDT等是竞争关系吗?它的发行会让全球加密货币对token都可以用来支付和消费,进一步培养大众进行数字资产支付的习惯。 5、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多大程度影响宏观调控和日常生活? 答:至少在货币流通追踪和数据分析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将反过来推动财政政策的优化; 对民众而言,直观感受上央行的数字货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没太大区别,但是长远来看,如果央行数字法币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域内使用,将带来更大的便利。 6、目前除了中国,国际上还有哪些国家有意发行数字货币?它有成为趋势的迹象吗? 答:实际…

    2019-10-29
    6.2K
  • 不懂Staking就要忍受通胀 让本该属于你的收益白白流走

    今年的纽约共识大会现场人数明显少了很多,但其中有一场分论坛吸引了很多人参加,它的主题是关于POS权益质押经济(Staking)的。 其实这是个与每个人都有关系的话题,大家非常有必要去了解Staking所带来的利弊得失,以便决定要不要去质押自己的代币实现“持币以太坊将把共识机制从PoW与POS POW和POS是比特币网络所采用的POW被称为工作量证明机制,它也是区块链世界最早出现的共识方式,POW以算力为网络的共识基础。因此,POW网络的稳定运行需要依托强大算力,以巨大能源消耗为代价,在算力数量足够多分布足够广的前提下,确实能非常有效地防止恶意攻击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在我中心,POW是更纯粹的区块链,尤其对于比特币这样的价值存储功能而言,POW依然会非常有价值和生命力。 但未来的区块链世界,并不需要太多价值存储的代币,而更需要大量去中心化的应用运行在网络中,此时POW机制的劣势也就更多地显现出现。比如,POW网络交易速度无法实现跨越式的拓展,未来难以支撑大量应用的落地。此外,POW机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持币者并没有网络控制权,而越来越中心化的算力正主导着整个网络的控制权。 除了POW之外,另外一种主流的共识机制是POS股权证明机制。POS机制核心的逻辑就是:由持币者拥有网络的控制权。 也就是说,POS机制下,挖矿不再需要依靠矿机,质押了自己代币后就能成为矿工享受到挖矿收益。 POS的优点 之所以POS渐成主流,还要从它几方面优势说起。 POS交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POS避免了POW出块过程中大量的哈希运算过程,这就极大的缩短了出块时间,可实现更高的网络性能,利于DApp应用落地。 POS更节能,易于部署 POS依靠权益来实现共识,比起用算力实现共识的POW机制,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消耗也避免了需要大规模部署矿机的硬件投入。 POS天然的锁仓机制 POS机制下,想要成为矿工享…

    2019-06-14
    6.6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