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币市小姐姐
在区块链投资这个高速变化永不停歇的市场里,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的投资选择。
所谓投资决策,就是要在比较接近的几个投资选项中,选出相对更好的那个。
在币圈的投资决策难度相对更大,因为大家往往都没有非常充分的选择依据和估值参考,所以决策过程常常是充满纠结的。在其中,相信每个人都错失过不少机会,也踩到过不少坑,包括我自己在内。
所以,如何建立起高效可行的投资决策算法,提高成功率,是每个人都有必要花足够精力去审视的话题。
决策方法这个话题很大,维度也比较多,希思兄弟的著作《决断力》中就把科学决策的主要步骤分为三步:扩充选项;客观的对待自己的选择;考虑长远价值。
今天的文章则更加实际一些,小姐姐会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些普通投资者更容易理解,操作性也更强的投资决策心得。
情绪是好决策的最大威胁
投资决策时的情绪状态是个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话题,而它却又异常重要,极大地左右着你的投资选择。
投资中的负面情绪包括很多,比如:过度的恐惧、过度的贪婪、从众、自负、嫉妒,FOMO(担心错过)等等。
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前首先最应该去正视的,遗憾的是,很少有投资者真正去审视自己的投资心态。
身而为人,不存在百分百的理性,尽管不可能完全避免,我们尽量把这些情绪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
我自己有个小技巧,在做一些比较重要的投资决策时,我会先给自己做个简单的情绪评估,大概只用一分钟就够了,抛除一切杂念,使自己像部机器一样客观地去审视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OK,才会开始后面的技术决策过程。
避免为自己的决策搜集证据
德摩斯梯尼说:自欺欺人是最简单的,因为人总是相信他所希望的。
很多人的投资决策过程是这样的:在感觉和情绪的驱使下,自己的潜意识中已经做出了一个投资决策,然后,大脑开始习惯性地搜集各种信息来支持自己设定的这个预测。而后,你必然会发现很多能够支持自己判断的论据,最后,你做出了这个所谓的判断。至此,你自认为完成了一个理性分析的决策过程。
但这真的是一个理性的分析吗?
实际上,你已经掉进了不良决策的第一个陷阱:先在潜意识的驱使下做好了一个判断,然后无意间去收集与自己判断相符的信息。
在这整个分析过程中,那些不支持你早期结论的信息被大脑极大地弱化,甚至屏蔽掉,结果也就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导致了决策的偏差。
为了避免这种偏差,我建议我们都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在没有完成大量信息收集之前,先不要做任何感觉上的判断。习惯性地提醒自己,我的信息还不够多,现在还无法做出任何判断。这样你将极有可能顺利绕过决策过程中的第一个陷阱。
保持极度开放性的思维
在投资上,亏损的人往往是那些有一点经验、自认为聪明的人,就如同淹死的常常都是会游泳的人。
在某些风险投资机构里,会在决策过程中故意设立一个“反对派小组”,他们的任务是专门给投资决策唱反调的,尽最大可能去设法列举出反对的理由。
如果当大家听过所有的反对理由,最终还是决定投资时,那么这个投资的决定就很可能已经非常理性了。
所谓开放性思维,主要指的是不偏执,不狭隘,善于多视角、全方位看待问题。
币圈的变化和更迭非常快,即使之前的一个方法让你赚到数倍收益,而同样的方法一转眼可能又会让你把所有利润都输了回去。
即便你此前取得过很大的成功,也必然存在认知盲点,所以,不必太过自信,去试着了解那些与你相反的投资观点其实并没坏处,反而能帮助你更全面地审视问题,并保持开放性的思维去看待世界,看待变化。
这对于一个优秀的投资者而言,保持极度开放性是非常必要的,甚至会极大地决定自身的思维高度。
参考有价值的判断逻辑,但绝不能什么都信
观点很廉价,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和你分享观点,甚至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把观点表述为事实。这时,你要做的是理性区分观点和事实之间的区别。
《黑天鹅》的作者泰勒布说过,“那些比我成功的投资人从不给我任何建议,那些经常给我建议的投资人都不如我成功”。
所以,别人的观点只是作为信息来参考,而不能当作结论来使用。
小姐姐建议,不要整天盯着那些资讯及群聊,那里面更多的是片面的情绪和观点,并不利于自己全面地分析局势,至于带节奏的喊单更是千万别当真,如果把时间花在四处搜集结论上面,反而容易成为被收割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