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条快讯,说币安通过用户存放的220万枚以太坊参与了一个Staking项目,按照分配规则,预计币安可以获得44万枚代币,这不仅挤压了其他参与者的利润,而且币安没有任何公告显示与该项目方有合作,也没有对将获得的代币如何分配进行说明。很明显,币安的ETH大部分是用户存放在平台的,通过用户的储备资金赚取收益却没有明确表示要还给用户,不免让一部分人心生质疑。

币安这件事由于发生在链上,被大家通过区块浏览器所发现,而更多的黑幕往往发生在交易所内盘,此类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的动作想想才是真的可怕。比如之前说的ZB裸空借币卖币,高价卖出低价买回损害用户利益,在被发现端倪时就限制提币。还有大家熟知的杠杆借币,平台把我们存放在交易所的币借给有需求的杠杆用户,收的利息却进了自己口袋。当前交易所缺乏第三方审计和监管,我们存放平台的币只有追索权而无实际控制权,交易所滥用我们却无法有效反制。
采取Staking模式分发代币或POS机制的项目,其本质是通过锁定流动性来赚取收益,谁锁定的代币数量和市值占比大,谁就可以获得更多收益。比如EOS的节点奖励,跨链项目的Staking分币模式,散户应得的收益会因为交易所的参与而受损,关键是交易所的代币还是我们自己的。由于用户的币还习惯存放于交易所,交易所在这类项目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只需要付给用户一点甜头或者直接什么都不给,就可以轻松获得收益。
Staking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增加牛市泡沫和压低熊市价格,当进入良性循环时,市场需求会带动锁定的代币数量增长,刺激市场需求增大并造成价格上涨;而一旦步入恶性循环,释放的代币增加卖盘,不断打压价格。
项目方采取Staking模式分发初始流通代币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方式,能否流行很难说,不过通过锁定价值币来获得不知名新币听起来倒有点“模式”的味道,似乎并没有解决ICO、IEO募资方式衰败的根本原因。
可以想到的是,一旦Staking分币成为市场热门,仿盘就会滋生,很多散户会在这些项目中迷失自我,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