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以来,比特币价格回落得明显,韭菜们又经历了一轮收割。根据币Coin数据,2月24至28日,全网总计爆仓15.52亿美元。除了资金上血亏,币价的反复无常也让韭菜们在心理上备受折磨。

对此,市场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声音,一种坚定看好减半,一种认为“最好的故事,杀最多的人”,当然,还有很多人持中立态度。
【看衰观点】
币圈和矿圈的现金流会很紧张
刘飞|币信矿业CEO
16年进圈
预测减半价格:7000-8000美元
减半前还是宽幅震荡整理为主,不排除进一步下跌。减半前甚至减半后的一段时间看不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市场的成交量会进一步萎缩,整个币圈和矿圈的现金流会很紧张。
对矿业整体算力影响不大。大部分跑不下去的机器(60W/T功耗以上的机器)都会去丰水期。算力短暂下跌可能有30%,之后会恢复到100E。对比特币网络安全性没太大关系。
矿场矿池、借贷、云算力风险很大
缪凯|NeuralchAIn CEO
18年进圈,13年已经认识一些圈内人士
预测减半价格:到20000刀挺难
这次疫情对BTC价格、矿机厂商、矿场、借贷平台都有影响。
今年这个行情,我觉得到2万刀就挺难。按照我的判断,3月中下旬开始有明显的行情,还是会涨的,只是我觉得,币价上涨覆盖不了算力成本和竞争成本的上涨。
今年电费差不多3毛2,比去年涨了8分到1毛。
之前有人透露:甘孜州要办产业园,集中管理,电价肯定比电厂出来贵,也就是今年没有弃水电价了,最便宜的电也得2毛5,灰色行业变白色,电价贵了。
另外,算力还很高,btc.com上,全网算力116E,到5月份,这些算力每10分钟就只能分6.25个BTC。
现在有几个业务比较危险:
一,借贷估计要平仓,平仓量大也不一定有人收,真崩了就是一个死字,比P2P危险多了。资金方应该不会答应韭菜囤着BTC等涨回来,真要平仓了,多少都得亏点儿。借贷的时候要小心,现在有些人来做抵押借贷,可能压根就没打算还。借贷业务5月份后再做比较好。
二,做矿场矿池的原先计划6-8个月回本,现在疫情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估计回本周期要加长一倍,得一年半以上了吧,买矿机的也可以算一下,大概率亏钱。
三,我觉得云算力业务有大概率会崩。有算力和能搞定电费的,会自己挖矿挣钱;搞不到便宜电费的,通过云算力把一部分成本转嫁给了云算力买家。在后续矿业减半算力收益变动风险很大的情况下,很大概率亏钱,某些云算力已经演变成披着矿圈外衣的1C0,要注意风险。
矿圈老手可能会趁这次行情收割一把,等新入圈的外行扛不住了,低价收矿机矿场和BTC。BTC只要你能囤,就不用太在意短期价格。
从业者要有更长远的眼光,要坚信BTC的价值,并且做好现金流,这样才能熬过去挣到钱。
没有所谓的减半行情
夏丰|SpARk Capital合伙人
16年进圈
预测减半价格:10000-12000美金
我个人觉得没有所谓的减半行情,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涨跌首先看大势,如果我们认定BTC在涨势的过程中,那么中长期就不会跌。
二,交易市场和挖矿市场其实已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减半的基本面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实际情况参考第一条。
三,减半减的是供应量增速,不是存量,不存在供需关系本质的改变。
四,跌了我不负责任。
减半币不会破前高了
赵晨
16年进圈
预测减半价格:10500刀肯定减半了,狠一点到3000刀也有可能
没啥行情了,减半币不会破前高,今年的高点都已经出来了,BSV 450,BTC 10500。
原因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就是牛被各个交易所的合约交易杀鸡取卵了。
现在币市已经变成了CFD(差价合约,不实际持有现货的合约)交易为主了,纯赌博,没有人拿现货,就是杠杆牛。
说几个点吧。
一,BTC从2009年上线到现在,全球一直是宽松时期,美股这波十年牛市的起点。所谓4年一次的小周期是在信贷扩张的大周期下才成立的,现在全球信贷扩张周期已经到了末尾,BTC这种资产是从未穿越过这样的周期的。
二,期权期货等杠杆衍生品之前的主要作用是对冲现货,使用人群主要是矿工。但是2018年底熊市的低波动性让很多人接触了衍生品交易,增大了自己的风险偏好。
三,杠杆衍生品从交割合约演化为永续合约(不需要交割),从资产计价演化为USDT计价,导致不需要持有资产仓位就可以获得资产风险敞口。
四,2020年的疫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线下资金流入。新人入场一般是买现货,但是流入有限的情况下,市场都是老韭菜,现货已经不能满足交易的风险偏好,多数人都去炒合约了。
五,CFD(差价合约)不需要持有底层资产,就好比给邻居买了事故保险,自己获利。而且期货和现货合约价格并不是1:1锚定,所以控盘空间就更大了。
六,在没有新进资金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资金全都是杠杆资金,所以才会产生之前交易所借不到USDT的情况。杠杆资金吹起来的泡泡,破起来非常快。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今年交易所推出的产品都是杠杆产品,要么是合约,要么是3倍杠杆ETF产品。说白了,现在大家就是爱赌博,交易所只是顺应大家需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