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完成“四个高地”的建设目标,即把北京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块链科技创新高地、应用示范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形成区块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北京方案”。

欧科云链研究院认为,“北京方案”主要有以下五大亮点:
(1)发挥聚集优势,补足产业短板
北京市在本次的区块链产业方案中,明确了“集聚发展,培育融合联动的区块链产业”的重点任务。建立区块链产业集群最主要的优势是形成聚集效应,带来三大好处:
- 首先是形成规模经济,在产业聚集后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容易获取配套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区块链产业中,开发底层公链的企业就可以与开发钱包、DApp、区块链安全维护的企业相互合作。
- 其次是带来创新效益。由于集聚,同一产业的不同公司员工之间接触沟通的机会增多,有助于相互间的思想碰撞而产生创新思维。对于区块链这种集合型技术而言,更多的思想膨胀有利于推动区块链产业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 最后是有利于企业竞争,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在产业聚集的情况下,同行业企业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可以相互比较。这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
在过去,北京市在区块链产业上一直具有巨大优势。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区块链研究机构数量为68家,其中北京地区机构数量最多,达20家;此外,在区块链企业,行业融资事件和领军企业数量上,北京也居全国第一。


然而在区块链产业基地建设上,北京市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根据互链脉搏2019年的调查显示,而从城市分布来看,杭州、广州、上海最多,三大城市区块链产业园数量占比全国50%以上,而北京却没有一家区块链产业园。本次方案将培育区块链创新企业集群,建设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基地作为工作重点,正是为了补足之前的政策短板,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推动北京地区的区块链行业进一步发展。

(2)明确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三大发展基地
本次方案提出的“培育区块链创新企业集群”、“创新发展基地”、“区块链产业联盟”、“区块链人才培养”以及“区块链产业投资基金”等实施纲要中的实施单位均提到了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同时方案明确指出,重点在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基地。可以预见,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三个区域将是未来区块链产业集群的重点发展区域,未来市一级的财力和人力也会向这几个区倾斜。
当然,也应该认识到,尽管北京市政府明确了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三个区域重点发展区块链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窝蜂而上。更现实的是,未来北京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会根据各城区的功能定位确定整体建设的主次,以及各区域的特色。
海淀区高校云集,科研能力强;而根据官方的功能定位,海淀区未来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因此,方案中提到的强化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区块链底层开源技术平台与生态,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推进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区块链新型研发机构,共五大创新引领任务,未来必定是由海淀区负责。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朝阳区属于北京中心城区,功能定位是:东部、北部地区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因此,在未来北京区块链产业的角色扮演中,朝阳区主要承担区块链产业商务合作,国际会议等功能。
目前通州区是北京中心城区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所在地,其功能定位是北京市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责。北京方案要求“建设落地一批多领域应用场景”,其中多处涉及政务民生服务。因此从未来看,通州区将成为区块链产业在民生政务场景应用的主要试验地。
(3)明确行政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目前全国有11省市出台了“区块链专项政策”,相比其他地方政府,这次北京方案的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行政主体。
区块链是一个新兴产业,当前并没有专门的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和监察。从目前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与区块链相关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工信、科技、网信三个部门;涉及金融科技的在中央一级有央行,地方一级有金融局。本次明确行政主体,规定了各项措施的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有利于,删繁就简,溯本清源,确保任务落实到位,避免了多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
各项措施的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
政策措施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强化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市科委 | 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 |
构建区块链底层开源技术平台与生态 | 市科委、海淀区政府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 市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
推进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 | 市科委、海淀区政府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关村管委会 |
建设国际一流的区块链新型研发机构 | 市科委 | 海淀区政府 |
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 市政务服务局 | 市财政局、北京市税务局等 |
促进金融服务“多方互信,降本增效” | 市金融监管局 | 中关村管委会等 |
加快信用信息“可信采集,可信共享”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
赋能城市管理“可信互联,精细治理” | 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 |
(4)围绕“六稳”“六保”展开,推动“一体两翼”布局
在一个月前欧科云链发布的《新基建下区块链产业的机遇与布局:一体两翼》报告中曾指出,“六稳”“六保”展开,而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将在保粮食能源安全、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在新基建浪潮下区块链产业在我国的未来布局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一体两翼。“一体”是指在新基建下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两翼”即对我国的金融经济和政务民生两方面的使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经济领域,主要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改造,在政务民生领域,会采用区块链参与政府治理,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从北京方案提出的七大落地应用场景来看,与我们之前的判断一致,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和政务民生领域,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政府职能现代化。七大落地应用场景依次为:
- 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 促进金融服务“多方互信,降本增效”;
- 加快信用信息“可信采集,可信共享”;
- 赋能城市管理“可信互联,精细治理”;
- 推进公共安全“全程可查,流程可溯”;
- 助力卫生健康“可信共享,存证溯源”;
- 推动电商交易“高效透明,过程可溯”看。
(5)包容审慎,尊重、重视人才
方案中特设了“组织实施”一章,强调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态度,要求建立“委办局+专家组”的“1+1”工作机制,开展技术咨询、方案论证、过程指导等工作。行业专家对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认识更深刻清晰,有利于为政府提供专业意见,这一点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此外,方案还强调了营造良好氛围这一重要问题,由于区块链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尚未发展初期,行业乱象较为频繁;此外,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结合较多,相比其他技术而言离金钱更近,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和误解。没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人才很难流入,技术和行业发展也会受阻。
北京市政府秉承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在加大监管力度,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明确规定要加强区块链的推广推介,普及区块链基础知识,营造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这一点认识十分重要,从目前看,在各地方政府中也只有北京市政府做到这一点,所以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