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系列解读:一场呼之欲出的革命,技术细节和监管模式仍需进一步明确

编者按:天府财经此前受权发布了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央行数字货币系列解读,本文是第三篇《一场呼之欲出的革命》。

【导读】

央行数字货币系列解读:一场呼之欲出的革命,技术细节和监管模式仍需进一步明确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详细讲解了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营方式和对我国目前支付体系的影响。

这是在笔者截稿前,官方披露的最详尽的央行数字货币实践信息。研究团队梳理分析了穆长春的演讲内容,发现大家最为关注的若干问题都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

Q1:央行数字货币是否采用区块链作为底层架构?

对此,穆长春明确表示,对于数字货币选用的技术,央行层面保持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在这之前,许多非官方人士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猜测。从网上发布的一些信息来看,此前多数猜测均偏向于认为央行会选择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

穆长春也透露,一开始,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的确做了一个完全采用区块链架构的原型。后来央行逐渐明确将数字货币作为当前货币体系中M0 [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的替代,而纯区块链架构是无法达到零售级别货币需求的高并发性能的 [双十一的时候,网联的交易峰值达到了92771笔/秒,而比特币是每秒7笔,以太币是每秒10笔到20笔,根据LIBra刚发的白皮书,也仅实现了每秒1000笔的性能。]

与区块链联系紧密的还有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建立在计算机代码上的智能合约能够解决人与人或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信任问题。而央行对于智能合约的态度较为谨慎。穆长春表示,央行可能会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但对于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还是会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Q2:民众是否直接通过人民银行申请数字货币?

根据穆长春的演讲,数字货币采取双层运营体系 [与双层运营体系相对应的是单层运营体系,指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让央行独自应对我国十数亿民众,还能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商业机构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同时也有助于化解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另外还能避免单层运营体系导致的金融脱媒 [单层投放框架下,央行直接面对公众投放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相比,前者在央行信用背书情况下,竞争力优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会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增加商业银行对同业市场的依赖]

总结来说,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下层,这种双重投放体系最适合我们的国情。

Q3:如何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会超发?

货币超发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通货膨胀。提起通货膨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津巴布韦这个非洲国家。货币的快速贬值使得一个大宅子在一个月后就只值一块面包了。我国在民国时期也曾发生过恶性通胀,出现买东西用车拉钱的滑稽场面。

央行数字货币机制的设计中,要求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缴纳准备金。而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全额提取准备金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货币的超发。央行数字货币与普通货币一样,依然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因而货币的流通性和稳定性都有了切实保障。

Q4: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运营权究竟花落谁家?

央行在数字货币研发运营机构的确定上,选择充分相信市场的力量。对此,穆长春用了“赛马场”的比喻,他表示,目前我们是属于一个赛马状态,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DC/EP的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及市场接受,谁就会跑赢比赛。

Q5: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具有以往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特点?

在“去中心化”的问题上,央行的表态非常明确: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尽管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但与我们现在熟悉的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是不同的。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的无限法偿性使得它从法律角度上来看流通性更强。

其次,也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目前让中心化支付工具饱受诟病的不外乎两大问题,一是对用户隐私和交易信息的保护力度不足,二是对洗钱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不足。

然而上述两个问题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对于这个貌似“无解之题”,穆长春给出了“可控匿名”的答案。在“可控匿名”的机制下,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既保证交易双方的匿名性,同时保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至于如何实现“可控匿名”,笔者非常期待央行后期披露更多的技术细节。

Q6:是否所有场景都能够使用央行数字货币?

笔者在第一个问题中有提到,央行目前明确将数字货币仅作为当前货币体系中M0的替代。简单来讲,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也就是大家钱包里的纸币和硬币。而与M0对应的还有M1和M2,即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这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只能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而这样的场景必然伴随着高扩展,高并发的性能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纯区块链架构不适用的原因。在具体操作上,穆长春表示可以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

【结语】

数字货币已经成为未来人类社会货币体系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各国都在积极拥抱货币改革热潮的到来,把握住这次机会,就能让本国货币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站稳脚跟。而依靠敏锐的洞察力和技术优势,我国已经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抢得先机。

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字货币仍旧是初生婴儿的形态,发展时间较短,其技术细节和监管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明确,距离完全的货币数字化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越是国际竞争激烈的时候,我们的步伐越要迈得稳,积极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教训,在实验中不断调整,才能保证国家货币体系长期的健康发展。

无论如何,人类货币体系的新纪元或许已经到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7)
上一篇 2020-07-07 16:01
下一篇 2020-07-14 20:09

相关推荐

  • AI与金融的融合:2023芝加哥人工智能周将于10月26日开启

    2023年被誉为ChatGPT横扫全网,到目前各家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商业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今天,AI在医疗、金融、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从生产自动化到智能决策,从医疗诊断到自然语言处理,AI正在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提高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引领产品创新,重新定义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等多种复杂关系。 然而,技术的进步对于社会、企业以及个人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人工智能技术也毫不例外。机器与人是否可以和谐共处?人工智能是否会造成大批失业?在无监管、或监管不足的条件下,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机构和个人如何解决当下人工智能存在的隐私保护、数据伦理、算法公正、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对于强监管下的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等行业,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是否应该放缓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全球范围内的讨论才刚刚开始,以人工智能为契机的新的社会契约的形成需要各方的广泛参与。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机构如何整合AI技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和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数据驱动和数字化转型?如何基于AI进行更高效的分析决策,预防风险、反欺诈和保护客户,实现监管合规?AI与去中心化金融、代币经济、中央银行Fintech4Good、Chicago AI Council, St投融资峰会、企业路演等活动。现已开放2023-2024赞助方案,详情联系:info@fintech4good.co 关于AI2030: AI 2030致力于推动利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同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AI 2030依托AI 2030研究所、AI 2030加速器、AI 2030基金,汇集了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企业界和各领域的专家,制定全球AI议程,促进公私合作,推动以负责任的方式开发和使用AI。该倡议涵盖治理、法规、行业特定框架、原则、最佳实践以及尖端工具和解决方案等各个方面。 参加大…

    2023-08-18 区块链
    19.9K
  • 双11全国11地发数字人民币红包 京东科技联合建行深化DC/EP试点场景

    2021年双11期间,数字人民币红包,首次支持在京东11.11期间用数字人民币体验购物。 此次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为消费者在11.11畅快购物带来富有科技感的实惠之外,也推进了试点城市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建设,促进了城市消费,带动地方经济。 据悉,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加注数字力量。

    2021-11-02
    3.7K
  • 央行首次回应近期打击虚拟货币 提私人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区别

    私人数字货币是否作为货币信贷存在,还在观测和研究。

    2021-07-08
    5.8K
  • 第三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在成都举行 助力金融科技创新与健康发展

    11月28日,以“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隆重举行。众多活跃在全球金融科技前沿的政府代表、学界专家和业界新锐齐聚蓉城,围绕金融科技发展态势、监管经验、应用场景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 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欧阳泽华在致辞中表示,以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实验室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同时,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供应链金融实验室发布了《2020供应链金融白皮书·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金融科技创新》,在《2019供应链金融白皮书》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供应链金融风险角度切入,以企业具体案例为基础,加入实验室团队的金融科技风控方案,力求让金融科技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供应链金融实验室发布《2020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另外,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创始会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晓玫教授主持发布了《2020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报告——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该指数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与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三方联合推出,今年是连续发布三年,今年的指数延续了去年指数报告的专业度和创新性,以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逻辑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国内各地区当前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情况。>>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再次来袭 四川排名全国第七,西部第一 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

    2020-11-28 金融
    4.1K
  • 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供应链金融实验室发布《2020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11月28日,在第三届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纵深服务,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央与地方均提出要贯彻实施“利用金融科技打造供应链金融场景,助力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为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作为全国首家由地方金融监管局成立的金融科技学会,聚合了“政府、学界、企业、资本、项目、产品”六方资源,通过一系列的规划论证,于2018年11月25日,在四川省金融局的指导下,联合多家企业与机构启动了供应链金融实验室,并发布了实验室建设方案。 供应链金融实验室以“让金融科技促进金融服务创新,让金融科技服务金融市场的重要参考。 本次发布的《2020供应链金融白皮书·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金融科技创新》是“供应链金融白皮书”系列报告续作,分为“供应链金融行业概述”、“供应链金融发展环境”、“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金融科技创新”以及“供应链金融优秀企业案例集”四个部分。白皮书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供应链金融风险角度切入,以企业具体案例为基础,加入实验室团队的金融科技风控方案,力求让金融科技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2020-11-28
    3.5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