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上半年行业统计数据来看,全国白酒产量612.65万千升,同比增长7.02%,比去年同期下降2.1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继续减缓,而实现利润、税金继续下降,亏损面增大。豫酒大部分企业销量持平,但盈利水平均出现下降。
增速放缓,回归大众
未来五年中国白酒行业何去何从呢?我认为应树立新常态下的中国白酒发展观,主要体现在:
1.增长观。即适度的增长速度。中国白酒产量基数很大,高增长率已不是很现实,年增长速度在5%上下为宜。利润增幅会同比收窄,应树立适度的增长观。
2.消费观。新常态下的饮酒之道或消费观念应是:每天喝一点,少喝一点,喝好一点。如果中国白酒在度数、口感、饮用方式上适应中国女性需求,消费量也是一个可观的增长需求。目前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改喝酒为品酒,让拼酒成为过去。
3.文化品质观。品质(个性)为基础,文化驱动消费。品质是基础,但避免同质化,倡导个性化,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大力倡导中国酒道文化,拉动80后、90后、中国女性等潜在消费者,创造时机以中国酒文化为旗帜,推动中国白酒走出去,让世界品鉴中国味道。
4.产品观。产品结构从哑铃形再一次回到金字塔形。茅台、五粮液消费需求存在,但大量的需求是在中低档产品,意即回归大众消费。
5.调整观。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白酒面临四个回归、三个转化,四个回归:回归文化、回归本质(品质或个性)、回归价值(性价比)、回归服务(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三个转化:公务商务权贵消费(面子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公款消费向自费消费转变,功利性消费向情感型消费转变—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应是生命中的绿叶和点缀!
品牌集中,出现兼并潮
基于以上的认识,简要谈谈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见解。
1.白酒行业总量是增还是减?我认为将是适度的增长,要向由重量到重质转变。中国白酒未来五年的消费主力在县乡镇市场,中国想喝酒的人、有消费能力的人大有人在,需要调整消费惯性,引导消费者用自己的钱去消费,去提升生活品位。
2.价格升还是降?追求性价比是消费者最理性的选择,从近几年的调整来看,市场需求决定价格,无需求自然价格也上不去,我个人认为,高端酒还有微降、低端酒有微升的可能性。
3.品牌数量增多还是减少?调整期也意味着行业洗牌或行业重组,白酒是高度市场化的快消品,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地方品牌面临全国一、二线品牌竞争压力很大。
随着大品牌全国化、多系列、多品牌战略,全国总的品牌会减少,大品牌下的小品牌会增多,如五粮液今年7月控股了河南乌龙酒业,还有重组河南其他白酒品牌的构想,所以地方品牌生存空间仍很艰难,地方品牌还会逐渐减少。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