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即使美股市场出现单日大幅下行的走势。但依旧未能够阻碍A股市场的触底反弹走势。从最近几个交易日的股市表现来看,却具有一定的抗跌性、独立性等特征。但是,对于A股市场而言,本身身处深度熊市的行情之中,经过了三年五个月的深度调整后,领先全球股票市场出现止跌企稳的走势,还是可以预期的。
但是,对于A股市场的表现,仍不宜过于乐观,因为对A股市场而言,由牛市调整为熊市不困难,但是从熊市转向牛市却并不轻松。因此,A股市场也有着“牛短熊长”的称号。

创业板创出历史天量,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于过去三年多的深度熊市调整,创业板市场往往起到引领性的作用,而作为先行指标,创业板市场的表现总是容易引起市场的关注。
自2015年6月份以来,沪市累计最大下跌52%,深证成指累计最大下跌60%,而创业板指数累计最大下跌达到70%左右。如今,经过了长达三年五个月的调整之后,创业板市场出现率先企稳的走势,也并不奇怪。
近日,创业板市场出现了单日成交量能创出历史天量的表现。其中,从具体数据分析,11月13日的市场行情中,创业板市场出现了8729万手成交,全天成交金额达到813亿元,这也是近年来创业板市场罕见的单日成交手数。
虽然创业板市场的单日成交量仍比不上2015年高峰期2000亿元以上的天量水平,但从成交量手数来看,却是创出了历史天量。参考数据显示,在2015年11月12日,即使创业板市场的单日成交金额达到2101.65亿元,但成交量手数仅有7416.40万手。而如今,创业板市场的成交量手数却达到8729.09万手。
不过,对于此时创业板市场创出历史天量的表现,一方面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回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到近年来创业板市场的扩容速度较快,而从创业板成交量手数快速飙升,而创业板成交额不到千亿的表现来看,恰恰反映出这些年来创业板市场的容量显著膨胀,而在扩容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实际上也间接增加了创业板市场的成交量热度。
四季度的投资策略该如何调整?
创业板市场创出历史天量,虽然存在扩容膨胀压力下的成交量虚增因素,但仍离不开市场投资信心略有回升、股市人气略微回升的现象。实际上,作为率先走出调整行情的创业板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市场引领性影响,甚至可以认为是A股市场走势的风向标。
虽然创业板市场创出历史天量,往往预示着市场有步入历史大底的迹象,且部分中长期资金开始加快进场的预期,但鉴于目前市场仍处于深度熊市的环境,因此对于创业板市场的天量表现,仍需要保持一定的谨慎性。
确实,对于市场绝对低点的形成,不仅仅针对于某一个交易日的历史天量表现就可以确立,关键还是在于持续放量、持续形成赚钱效应的过程。但是,既然中长期资金开始加快布局,那么对市场而言,反而释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对此,也给投资者在四季度的投资带来了一些策略上的调整。
其中,超跌股,尤其是基本面良好的错杀股票,更可能获得资金青睐的机会
实际上,经过了之前一轮非理性杀跌走势后,不少行业板块、不少个股的平均估值已经骤然下降,有的甚至远低于同行业的均值水平,乃至创出了历史最低估值状态。实际上,对于这类错杀品种,不仅仅局限于银行、房地产、钢铁等板块身上,而且还多出现在家电、电子、化工、工程建设等板块身上。对于投资者来说,尽可能关注自己长期跟踪的投资品种,而当相关股票的平均估值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时候,也许是中长期定投布局的时机。
再者,近期积极主动回购或增持的上市公司,可以成为了四季度关注的重点对象。
然而,对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质地以及相关的题材同样颇显关键。例如,假如A公司与B公司同样属于主动回购增值的上市公司,但A公司属于纳入MSCI的标的股,且属于社保基金重仓股,而B公司则是一家很普通的上市公司,那么A公司获得炒作的机会往往会大于B公司。
此外,对于近期爆炒的绩差股、问题股以及ST股,在大幅炒作之后,难免存在分化的表现。但是,对于这类上市公司而言,并不建议投资者参与,主要以逢高减持的策略为主。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这类股票缺乏基本面与盈利能力支持,价格终究还是会回归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在于注册制预期以及退市常态化的压力,未来绩差股、问题股的退市压力很大,且重新上市的可能性很低,未来的炒作空间也在不断收缩过程之中。
最后,对于近期走势明显分化的白马股、蓝筹股,经过了一段时期的调整后,终究还可能会是市场的投资主线。但是,对于白马蓝筹股,本身存在一定的分化性,而未来四季度的投资思路,则是在于盈利增速能力符合预期,且基本面质地保持良好的白马蓝筹股。在此期间,对于核心行业,如家电板块、玻璃行业、金融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医药行业的核心白马蓝筹股,更可能成为未来市场投资的主线,而核心优质的上市公司,始终很难遭到市场的淘汰,一轮调整后,反而利于中长期资金的逢低布局,仅供参考。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