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5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以期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出台“科创板”。
然而,早在关注此新闻时,就已经知道“科创板”这个概念了,俗称“四新板”,是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也是上海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产物之一。
而科技型企业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或是经过政府权威认证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则包括上海发展的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概念中,所确立的三类“抓手型行业”。
在首届博览会上,还着重指出了“科创板”和“新三板”的区别,他们虽同属于场外交易市场,但与新三板不同,“科创板”将重点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于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
当时的第一感觉,令我想起了华尔街的纳斯达克(我还曾在纳斯达克属下公司工作过二年多,在那儿经历了911事件)。
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英语缩写:NASDAQ,即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是美国的一间电子股票交易所,创立于1971年,是当今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允许市场期票和股票出票人,通过电话或互联网直接交易,而非仅仅限制在交易大厅进行股票交易。而且交易的内容大多与新技术尤其是电脑方面相关,是世界第一个电子证券交易市场。
一般来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公司以高科技公司为主,这些大公司包括微软、苹果、英特尔、戴尔、思科等等。2012年5月18日,Facebook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募得约16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2008年Visa(约179亿美元)的美国第二大IPO。
虽说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相比,纳斯达克的规模较小,但仍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交易中心,该中心位于纽约时代广场旁的时代广场四号(Four Times SquARe,该大楼又常被称为“康泰纳仕大楼”,CondéNast Building),并没有一般证券交易所常有的各种硬件设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型的摄影棚,配合高科技的投影萤幕,由欧美各国主要财经新闻电视台的记者派驻其内,进行即时行情报导。
2013年4月1日纳斯达克斥资7.5亿美元(约58.5亿港元)现金,向货币经纪商BGC Partners收购电子债券交易平台eSpeed,令纳市首次涉足每日交投量达5,000亿美元的市场,若收入符合目标,纳斯达克将在未来15年,发行价值4.84亿美元约1500万股普通股,使这项交易的潜在价值达到12.3亿美元。
当年,美国经济面临日本高速发展的冲击,就是通过发展互联网经济而甩掉日本。在美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中,纳斯达克功不可没。
此时正值召开“两会”,阅读了今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的是将GDP增速设定为6%~6.5%。这个数字说明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下行的压力,实事求地降低了GDP增速预期。
中国经济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其次是中美贸易摩擦充满不确定性,外加过去十年依靠债务扩张,造成许多企业陷入无力举借新债增加投资,而必须出卖资产还本付息的困境。
不过,政府报告中透露的“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却能带来很多利好因素,就像当年美国通过发展互联网经济,保持全球经济第一大国地位那样。这次提出“双创”,相信能起到异曲同工之妙,对冲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有效防止经济断崖式下降,甚至有望恢复可持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