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FT) 编译: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中国科创板开市时的轰动过后,在该板上市的公司数量和融资总额均不及最初预期,该板是否会重蹈创业板覆辙?
今年7月的一天,伴随着开市锣声响起,科创板(StAR Market)正式开市,当时外界对它的期望值极高。中国官方媒体将科创板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Nasdaq)。
分析师认为,首批在这个由上海证券交易所(SSE)设立的新板块上市的25家企业只是第一波上市浪潮,其中一些分析师预测,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3位数。科创板的上市机制将激发这种发展潜力——在这种机制下,监管机构在审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对股票的定价或上市时间没有发言权,这与中国内地其他的交易所板块有所不同。在科创板开市之初,已有逾140家科技企业申请加入这个新板块,目标是筹集总计1288亿元人民币(合181亿美元)资金。
但目前,涌入科创板的洪水已放慢成涓涓细流。自那以来,只有另外5家公司(截至本文英文原文发稿时——译者注)在该板块发行了股票,共筹集了约8.26亿美元。
侯伟(Fraser Howie)表示:“它看起来确实有点干涸了。”
分析师表示,事实证明,审查过程比最初宣传的要更为繁琐。
侯伟表示,上海证交所官员曾表达了希望让高质量的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愿望,“而不要虚高的估值”。
但从某些方面来看,科创板中仍有许多令人眩晕的估值。以江苏天奈科技(Cnano Technology)为例,这是一家鲜为人知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成立于8年前。该公司的股票从上周三开始在科创板交易,上周收盘时较首次公开发行(IPO)价格上涨了176%。
这使得天奈科技的预期市盈率达到97倍,是上海股市整体市盈率的8倍以上,是在纽约上市的阿里巴巴(AlIBaba)的4倍。阿里巴巴可以说是中国最成功的上市科技公司。
目前还没有官方指标来追踪科创板股票的表现情况,不过在为期一周的国庆长假结束后,上海证交所将于10月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但科创板目前的上市公司总数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总部位于上海的私人股本投资公司开元资本(KAIyuan Capital)的董事总经理布罗克•西尔弗斯(Brock Silvers)表示,在经济放缓和美中贸易冲突的背景下,监管层希望把初创企业推向市场,而长期投资者希望投资于能禁受考验的公司,这二者之间一直存在矛盾。
他说:“一切都要归结于发行质量,如果监管方面坚持其科技(风险资本)愿景,每位创业者都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是独角兽,那么科创板终将会重蹈创业板(ChiNext)的覆辙。”他指的是中国更早在深圳开设专注科技股板块的尝试。创业板基本上未能吸引到大型的IPO、让它们不去香港或纽约挂牌。
从目前来看,科创板的股票还远未能在其最初涨幅的基础上再有大的起色。自上市第一周结束以来,首批25只股票的总市值几乎没有变化,而交易量有所下降。
里昂证券(CLSA)中国资本准入研究主管Alexious Lee表示,科创板活跃度降温符合政策制定者鼓励降低波动性的目标。Lee说:“我认为他们处于微调这些改革的阶段,并且正在分析如何将这些改革融入整体市场。”
但是科创板仍受到剧烈价格波动的影响。政策制定者曾希望通过只向拥有至少2年交易经验、资产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者开通交易权限,来抑制剧烈价格波动。然而股票价格继续在上市首日大涨——这是投机市场的一个特征,典型百分比涨幅达三位数。
招银国际证券(CMB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策略师苏沛丰(Daniel So)表示,首日涨幅表明,主导整个市场交易的散户投资者仍在让科创板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尽管相关规定旨在确保更冷静的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投资者看到调整即将到来或刚刚开始时,就会撤出资金。”他说,“这么高的估值是不合理的。”
万得(Wind)数据显示,事实上,迄今上市的30只科创板股票的平均预期市盈率达到100倍出头。申万宏源证券(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董事格里•阿方索(Gerry Alfonso)表示,可能要几个季度的盈利报告才能让股票估值降下来。
侯伟也认为,现在就对科创板做出评判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