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科技财务造假入选上交所投教案例 王亚伟曾投资

昨日,“上交所投教”公号在财务造假风险警示典型案例解读中提到:JY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从事广播电视器材研发和销售的公司,于2009年登陆资本市场

近年,因云平台的增值业务,JY公司被市场贴上了类似“电视游戏第一股”等各种标签。与此同时,在上市后,公司也借助“文化游戏产业链”“泛家庭互联网生态圈”等概念进行宣传。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入选上交所投教案例 王亚伟曾投资

却不想,为了符合发行上市条件,JY公司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伪造合同、虚构回款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骗取IPO核准。

仅2008年和2009年1~6月,JY公司虚增利润金额就分别达到3736万元、2287万元,各占当期公开披露利润的85%、109%。上述行为涉嫌构成欺诈发行罪。

上市后,JY公司在2014年年报中虚增利润超过8000万元,从而将当期亏损状态伪装成盈利。调查发现,该公司和相关人员还存在伪造金融票证、挪用资金以及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嫌疑。

对此,监管机构依法对JY公司2014年度报告虚假陈述的行为作出了顶格罚款。

此外,根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证监会专门与公安机关进行了会商,决定将JY公司及相关人员涉嫌欺诈发行等犯罪问题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根据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已对该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存在被暂停及终止上市的风险。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对JY公司IPO保荐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查明,保荐机构联合证券、审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涉嫌出具含有虚假内容的证明文件,监管部门也将依法严肃处理。

天府财经了解到,上述“JY公司”即金亚科技(300028.SZ),是曾经的“创业板28星宿”之一,这是这是继欣泰电气后,A股第二例欺诈发行强制退市案例。回溯金亚科技2009年10月迄今的A股之旅,近乎是一个用造假掩饰造假的旁氏游戏过程。以下为“阿尔法工场”的梳理:

虚增营收

先来翻阅下金亚科技在上市前三年——2006年至2008年——的财务报表:

  • 营业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49亿元、1.5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6.88%、5.48%;
  • 净利润分别为1080.9万元、2818.75万元、4010.36万元,同比增长率为160.78%、42.27%;
  • 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448.21万元、3191.42万元、1188.27万元,同比增长率为320%、-62.77%。

彼时,创业板挂牌要求是: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

表面来看,金亚科技毫无疑问是符合要求的。但深究下去,隐忧已在数据中埋下:

2008年,金亚科技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仅为5.48%,而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42.27%。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公司该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非常高;而经营性现金流,却在这一年出现了明显的大幅下降趋势,体现公司账面和现金流有很大的差异性。

那么,金亚科技的营收和利润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虚增。

通过观察金亚科技的流动资产一栏,我们很快就会发现:

2006年—2008年应收账款为3915.22万元、3981.94万元、7046.11万元,同比增长率为1.71%、76.95%;其他应收款136.31万元、247.04万元、787.09万元,同比增长率为81.23%、218.60%。

应收账款激增往往代表企业的拥有待确认收入大幅增加,但实际上,金亚科技该指标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2006年至2008年,金亚科技预付款项分别为3056.87万元、2010.14万元、705.81万元,同比增长率为-34.24%、-64.88%;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费用为9532.93万元、9649.41万元、9136.56万元,同比增长率为1.22%、-5.31%。

这点就很诡异了,应收账款增加,很自然也需要向供应商支付更多的采购款获取商品或者劳务,甚至应该提前支付一些预付款。为什么这些费用反而都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

同时公司的流动负债里,也透露出金亚科技收入虚增的伎俩。

金亚科技2006年至2009年6月短期借款金额为3490万元、4515万元、5590万元、7900万元,同比增长率为29.37%、23.81%、41.32%。这便揭示了,金亚科技上市之前的突击借款,是为了突击确认短期应收账款的收入——虚增营业收入。

虚减成本

我们这里先普及下开发支出是什么:开发指出,是反映企业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能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部分。因此,开发支出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开发费用化(因为尚无形成无形资产),还有一部分会资本化(因为可以形成无形资产)。

金亚科技2007年/2018年/2009年1-6月,开发支出分别为540.83、894.40、1413.36万元。同期的管理费用,分别为2402.72、2735.72、1235.05万元。

计算开发支出占管理费用比重,感受下这意味着什么:2007年/2018年/2009年1-6月,金亚科技开发支出化占管理费用的比重22.51%、32.69%、114.44%。

在此笔者不得不感叹一句:金亚科技造起假来真是完全不计后果,开发支出作为管理费用子项,哪有占比能超过100%的?竟然还在09年半年间出现了114.44%这样的情况,调节财务指标也是技术活,怎么能这么不走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招股书披露,2007年开发支出根本没有1块钱转入无形资产的金亚科技,到了2008年瞬间将458.37万元转入了其中,而到了2009年6月前仅仅用了半年时间,313.36万元的开发支出就又被转入了无形资产。

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其实招股书已经揭示,答案很简单:因为公司有一笔长期性收入刚刚确认,且是分期确认的,期限是最短的3年,最慢的12年。

我们要注意的是,如上所述——这些项目短则3年,最长的南充项目高达12年,你金亚科技难道有时光机不成,怎就能保证一个项目产品12年能够经久不衰?

金亚科技就是这么有魄力,它敢统统一次性确认为收入。究其原因,除了虚增收入外,无非就是还可以把开发支出资本化后计入无形资产,降低运营成本,进而粉饰财务报表。

虚构项目

由于金亚科技带着一身毛病过得会,在2010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财务大检查中,当然比较心虚。

心虚怎么办?自然还是重操旧业,延续造假专业户生涯。表面上看,2009年上市后的金亚科技欣欣向荣,货币资金财源滚滚。2008年还只有3814.35万元货币资金,到了2013年已经发展到5.75亿万元。净增15.07倍的货币资金,似乎预示着金亚科技也有能力玩玩并购资产的游戏了。

但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我们就以2013年为例。这一年,金亚科技的短期借款为1.82亿元,比起上市当年的6400万,增加了近3倍;短期承兑的应付票据为1.31亿万元,比起上市初112.91万元,增加了115.74倍。而应付利息则高达669.70万元。还有最痛苦的1.48亿元的长期应付债券,被计入了非流动负债。

也就是说,金亚科技的货币资金全是假的。但是为了不能给别人尤其是韭菜看出来,又该怎么做?答案是:虚构项目投资,把这些移到表外。

首先在招股书中吹牛的三大项目计划,在2013年相继宣告破产,简单说我骗不下去了。那么就得新创造项目接着骗。

因此,2014年金亚科技开始了一连串造假的大工程。既然不能再通过长期应收款虚增收入,那么就要虚增出来一项新的大项目,继续这场造假旁氏游戏。

于是我们看到,2014年年报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一项中,金亚科技就神秘多出来一笔预付工程款,而这工程款的客户叫做四川宏山建设工程。

真的是“艺高胆大”:四川宏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身也是一家问题企业,在2016年被最高检列入失信名单。

到了2016年,金亚科技自查时不得不承认,投资宏山建设工程子虚乌有仅仅为了掩盖虚增的资产,一切才真相大白。原来公司这几年真实的财务,远比想象中还难看。

2017年4月26日,金亚科技发布公告,主动进行会计差错调整。公告称,经过自查,发现公司多项财务数据出现重大会计差错,2014年虚增净利润1931.11万元,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等存在合计5亿元左右误差。

本次调整,调减了货币资金2.21亿元、调减应收账款金额3213.27万元、调增了其他应收款项2.35万元元。

同时,经自查,2104年账上所列支付四川宏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预付款3.1亿元没有实际支付。因此调减了其他非流动资产3.1亿元。

最终,调减营业收入3033.17万元,调减营业成本1628.63万元,导致营业利润调减1415.47万元;因调减营业收入造成的多交增值税无法退回,因此调增了营业外支出515.64万元,以上两项导致净利润调减1931.11万元。

至此,金亚科技“鸡飞狗跳”般的造假历史,终于可以随着监管层的重拳出击宣告结束。只是可怜了那些投资者——据数据显示,到2018年一季度末,金亚科技仍有约4.4万户股东。而与其他退市股不同的是,该公司的股东几乎没有机构投资者,全都是散户。

不过天府财经注意到,该公司此前还曾获得前私募一哥王亚伟的青睐。金亚科技2014年三季报披露,公司获得包括王亚伟旗下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多家机构买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0-04-20 20:11
下一篇 2020-04-22 08:14

相关推荐

  • 江苏舜天连续财务造假13年,虚增百亿收入被罚千万,52岁现任董事长被重罚

    造假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造假,长期虚增收入的背后,必然有公司人员,尤其是内部高级管理人员的深度参与。

    2023-07-06
    6.3K
  • 奥联电子“履历门”,全面注册制下造假第一案:央企下场带头打假,将钙钛矿黑科技加持的汽配公司打回原形

    君不见,高堂明镜皆减持套现。这么迫切的想离场,公司能好哪去? 不出意外,新实控人接手后,公司依然没啥起色,但问题是,原实控人套完现落袋为安了,新实控人接盘花的可是真金光伏风牛马不相及的公司,跨界搞成了钙钛矿。去年12月9日,奥联电子发布公告,要和一个叫胥明军的共同出资5000万成立奥联光能,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装备的研发、生产、制备、销售等。其中奥联投资出资4750万,胥明军出资250万。 自此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两个月时间,奥联电子的股价就疯涨了超过两倍。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啥是钙钛矿,以及胥明军在整件事中的作用。对于光伏也好,新资本市场而言,什么技术不技术的,有概念就够了,炒的就是一个PPT。 奥联电子这个传统汽配公司和上市公司强硬的态度,“履历门”当事人胥明军的态度却显得有些唯唯诺诺,称不想介入口水战中。 最终在23日晚,奥联电子公告,因涉嫌信披违规被锂矿概念加持,同时公告2500万受让投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的基金部分份额,生物医药也安排上了;6月,奥联电子再发公告,与洛必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智能机器人也蹭上了。 就想问问,锂矿、生物医药、机器人,加上这回的光伏电池,和你一个做汽配的有什么关系?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大市值的公司整天苟起来一言不发,小市值公司天天跨界技术突破?牛逼的技术大神们咋都去小公司扎堆了?图什么呢?图他们公司小,图他们资金有限? 左手技术突破,右手股价爆破,小公司转型蹭热点割韭菜的事,怎么屡试不爽一直有人信呢? 全民注册制下,散户是越来越难的,因为投机性行为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蹭概念、蹭热点的炒作会越来越少,垃圾公司终会被淘汰,只有优质的好公司才会被留下。

    2023-06-28
    9.0K
  • *ST奇信从造假上市到造假退市,江西国资入主后业绩瞬间翻脸,8年造假26亿3年亏完

    *ST奇信(002781,SZ),原名奇信股份,主业是搞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就在前段时间,一封《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揭露了*ST奇信长达8年的造假路,从上市前造假到上市后,从上市后造假到退市,也是没谁了。 根据公告,奇信股份自2015年上市以来,那还真是雨露均沾,年年造假。2015-2019年,连续5年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光是利润总额就虚增了17.45亿。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上市造假算什么?造假上市才是真正的狠活儿。 就连上市前奇信股份招股书里,2012-2015上半年的业绩也全是假的,分别虚增利润2.24亿、2.51亿、3.7亿和1.81亿,连续8年虚增了26亿多的利润,每年的造假比例都超过100%。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这8年,奇信股份账上的所有利润都是假的,都不用说掏空不掏空的事,本来就是空的,这玩意儿能上市就是个笑话。最讽刺的是,审计机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造假的8年给出的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 造假8年图啥呢?就为了上个市吗?搞钱那不得找个接盘的嘛,有人入主年报离谱地增长到了4.16亿,虽说往年年终的预付款也都有增长迹象,但这4.16亿也太显眼了,况且还是在奇信股份2021年业务发展稀巴烂,收入规模折上折的情况下,你搞出这么多预付款,不相当于把“有问题来查我”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吗? 另外,从报表上可以看出,奇信股份账上的应收账款及票据蹭蹭地涨,从8亿搞到33亿,你要说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双向奔赴也算正常,问题是你那造了假的收入增长速度撵不上应收账款,最后整得净利润看起来嗷嗷赚钱,实则现金流哇哇亏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盈利质量差。别说造假了,就算不造假,遇到这种多年空有利润没有现金流的公司,大家最好也得躲远点。 不用多说,现在*ST奇信肯定是等着退市了。一方面,2011年净资产为负,被实施了退市风…

    2023-05-17
    11.6K
  • 大东海A:上市靠“智慧”,业绩靠操作,你别管我亏多少,如果退市算我输

    一直给大家说,神秘的东方力量孕育了不少神仙,我大A最不缺的就是神仙公司,花式操作,各显神通。今天给大家讲的又是一家操作拉满的公司,它就是上市招待所、A股钉子户、深市帽子王、数字操纵者、股东取款机、亏损界长跑冠军、壳体保护主义先锋、上市公司锦江酒店(600754,SH)、首旅酒店(600258,SH)等比起来,也就算个招待所的规模。 大东海A 1997年A股上市,上市即巅峰,之后业绩亏损就成了家常便饭。更诡异的是,公司扣非净利润竟然从1999-2016年连续18年亏损,也就2017年和2018年好了2年,2019年和2020年亏损又给续上了,这玩意儿亏起来还上瘾了是吗? 公司的名字也是反复横跳,戴遍了A股的各种帽子,这玩意儿也会上瘾是吗? 但你别管它怎么亏,怎么戴帽,人家就是不退市,是个狼人。那它凭什么不退市呢? 在研究大东海A为什么不退市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问题: 1、大东海A为什么能上市? 2、大东海A为什么一直亏损? 关于上市这件事,大东海A完美地阐释了数字操纵者的超能力,别人上市靠业绩,它完全是靠“智慧”。 1996年,大东海A营收近1.2亿,净利润近6000万,助推其在1997年成功登陆A股。但是到了1998年,相关审计部门在对大东海A进行财务审计的时候,发现公司在1993-1997年间虚增利润。2001年3月,毛利率都在90%左右,大东海A只有57.27%,明显的缺乏竞争力,看来招待所也不行啊。 再看费用率,属大东海A的管理费用率最高,干啥啥不行,花钱第一名。有人说了,大东海A的销售费用率这不比别人低吗? 你以为它是会过日子吗?就他37.67%的管理费用率和21.61%的销售费用率,加起来都59.28%了,已经高于毛利率了,赚的那点毛利润都不够花的,要真有钱它还能不花吗? 而大东海A 2019年管理费用中最主要的就是职工工资,发发工资就把利润发没了,也是没谁了。 …

    2021-04-22
    6.8K
  • 新潮能源对财务造假澄而不清 1.77亿酒类业务无销售员、销售费用

    5月13日,有媒体刊发报道《客户和供应商高度重合,新潮财务造假疑云?》,直指A股年报问询函时,新潮能源表示酒类贸易业务的客户仅有上海勍宇贸易有限公司和上海颜依贸易有限公司两家,供应商也只有上海尊驾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家。记者仔细查阅工商资料后却发现,三家企业的注册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关键信息高度重合,怀疑三者实质上系同一家公司。 5月14日晚间,新潮能源专门发布澄清公告,但公告内容却避重就轻、澄而不清,让围绕在新潮能源身上的财务造假疑云,不但没有散去,反而越来越浓厚。 电子邮箱露出马脚 在5月14日晚间的澄清公告中,对于上海勍宇、上海颜依、上海尊菀(上海尊驾的子公司)工商登记资料高度重合的问题,新潮能源给出的解释是:“在后期办理工商登记、年检的过程中,由于代办机构的原因,导致上海尊菀、上海颜依、上海勍宇预留的联系电话及电邮相似”,把问题都甩锅给“代办机构”就能蒙混过关吗? 天眼查显示,上海尊驾由高诚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高诚集团在工商部门登记的邮箱为gaocheng gaocheng-corp.com,而高诚集团官方网站的网址恰为www.gaocheng-group.com,足见后缀为gaocheng-corp.com的邮箱正是高诚集团专用的内部邮箱。 令人惊讶的是,上海勍宇登记的邮箱为gaocheng gaocheng-corp.com,竟然与高诚集团登记的邮箱完全一样。再追踪下去,上海颜依登记的邮箱为zhouyanping gaocheng-corp.com,上海尊菀登记的邮箱为wuqinglian gaocheng-corp.com,二者也都使用了高诚集团内部不同的电子邮箱,难道高诚集团就是新潮能源口中的“代办机构”吗? 查阅高诚集团官方网站,在集团概况一栏里有这样一段描述,“高诚由产业‘制造’到‘智造’,经过数年艰辛求索,探寻出一条以跨界创意与科技创…

    2020-05-19
    5.4K
已有 2 条评论
  1. rian

    额,这个…

    2020年4月22日 18:12 回复
  2. 匿名

    学习了

    2020年4月22日 17: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