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闯关科创板关键期 四部委发来政策红包

近日,国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发展燃料电池的相关政策。政策将优质区域与关键零部件等作为发展导向,使人们将目光纷纷聚焦氢能关键零部件企业。其中,亿华通成为了最被业内看好的企业之一,众多权威人士预测未来亿华通或将成长为氢能关键零部件巨头。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闯关科创板关键期 四部委发来政策红包

《通知》具体内容为: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虽然具体细则尚未出炉,但这则政策明确给出了顶层设计的战略性发展指导,产业发展采用“定点爆破”而非“大水漫灌”的模式,只有入选城市或区域才能享有国家补贴等政策优待,并且聚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城市与区域的竞争格局或将被重塑,也预示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巨头将在这4年黄金发展期中诞生。燃料电池属于高新技术,其技术壁垒高,未来竞争本质上是企业技术积累与产业链布局的竞争,掌握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产业链布局广的关键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成长。作为我国最早一批投身氢能领域的关键零部件企业,亿华通自然成为最被看好的企业之一。

从企业自身技术实力来讲,亿华通多年来致力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率先实现国产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化生产。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先后参与或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众多燃料电池重大专项课题,如《长寿命高可靠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公路客车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等,其自主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在低温冷启动、长寿命、强环境适应性、高可靠性等方面均实现了关键性技术突破,产品覆盖30-100kW并实现量产,为燃料电池汽车批量商业化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亿华通与丰田汽车、北汽福田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研发面向冬奥会的燃料电池客车,通过国际合作模式,进一步完善“石墨板+金属板”双技术路线布局。

众所周知,上游材料决定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性能和寿命。亿华通提前向上游电堆、原材料端延伸布局,投资控股了电堆龙头企业上海神力公司,创办了研发膜电极的上海亿氢公司,形成了膜电极-双极板-电堆-发动机的全链条技术自主化。

有上述可以看出,亿华通目前已具备掌握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完成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布局的条件,为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成为赢家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企业自身具备竞争实力是一方面,根据《通知》可知,企业扎根发展的区域是否可入选产业发展优质区域名单,是决定企业未来前途的另一大关键因素。关于”三有”条件优质区域,大致指具备氢能发展资源基础,有产业发展积极性,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好,氢能产业链建设较为完善,适合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运营等条件的地区。

目前来看,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无疑是最具备先发优势的区域之一,而扎根北京多年的亿华通,在京津冀氢能生态建设方面扎根极深,随着政策的落实,未来势必拥有宝贵的黄金发展机遇。具体来看,京津冀地区上游氢气制储运加有中石油、中石化、国电投等强势布局,亿华通与这些巨头展开积极合作,利用自身多年对加氢站的运营管理经验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推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游关键零部件方面,亿华通与金士顿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企业合作,通过实现产品国产化,从而与这些企业共同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

同时,亿华通在张家口布局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完工后产能将达万台级,可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下游整车企业方面,亿华通产品已被北汽福田、宇通等主流车企选用,车型覆盖客车、物流车、公交车等。终端车辆运营方面,采用亿华通产品的近400辆燃料电池车已在北京、张家口、郑州等京津冀地区多个城市实现批量推广。

同时,亿华通还与北汽福田、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机场巴士达成合作意向,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北京机场巴士的运营,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开启了国内机场交通氢能应用先河。

由此看来,未来随着北京或京津冀入选氢能产业优质城市或区域名单,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完整关键零部件自主化产业链条,已实现产业化的亿华通,势必将抢占先发优势,极有机会在未来4年中成长为氢能关键零部件巨头。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2)
上一篇 2020-04-27 22:26
下一篇 2020-04-30 17:57

相关推荐

  • 石头科技褪去“光环”:股东减持、小米“解绑”、投诉不断

    如果说股东离场和竞争对手的增加是“外患”,那么石头科技自家产品一直以来持续不断收到投诉和差评便是最为棘手的“内忧”。 随着扫地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贴近日常生活,该产品曾经的“高科技外衣”和相关企业的“市梦率”也渐渐褪去。 作为曾经的减持也让公司本就受挫的股价再次承压。 《小米系”资本正在加速退出石头科技,而在另一头,9月14日,小米扫地机部正式成立的消息传出,产品结构单一的石头科技压力陡增,扫地机器人本身增长停滞的市场也将更加内卷。 除此之外,石头科技在消费者维权平台以及官方店铺遭受的“投诉”和“差评”,也让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彻底失去了“光环”。 股东、高管轮番减持,实控人边套现边提议回购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今后减持360.12元/股计算,昌敬计划减持的股份市值约为6.75亿元。 而实控人自己减持的同时,却不忘提议公司进行回购。 8月17日,石头科技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昌敬先生《关于提议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函》。 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建立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等原因,昌敬提议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回购股份的资金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117.78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2亿元(含)。回购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35元/股(含)。 对此,有原始股东资本加持,自身也拥有了更多的“资本实力”。所以石头科技不再满足做一个代工企业,开始推出自有产品,兴建自有工厂,由互相绑定到相互竞争。 就在9月14日,石头科技首次对媒体开放了其2023年4月投产的自有工厂。该工厂投资4.6亿元,公司称目前月产能最高可达30万台,主要用于生产扫地机器人。同时,二期产房也在规划建设中,预计2024年5月交付使用。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9月14日,多方信息称小米生态链部整合了其部门架构,新成立了智能硬件部、…

    2023-09-19 科技
    14.7K
  • 容汇锂业转战创业板:业绩变脸风险高悬,行业分类“量身定制”

    眼镜财经》注意到,伴随新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快速提升,下游需求的提升助推容汇锂业业绩的快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容汇锂业的营收分别为5.06亿元、15.42亿元、59.1亿元;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3.7亿元、19.05亿元,业绩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容汇锂业的营收为59.1亿元,同比增长283.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05亿元,同比增长414.86%。 《眼镜财经》翻阅招股书说明书发现,2020—2022年,容汇锂业碳酸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分别为3.55万元/吨、8.23万元/吨、38.66万元/吨,碳酸锂相关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84亿元、7.98亿元、36.92亿元,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60.16%、52.66%、62.52%。 其电池级氢氧化锂2020年至2022年的售均价分别为4.88万元/吨、8.32万元/吨和33.59万元/吨,氢氧化锂对应的营收分别为1.32亿元、6.44亿元、21.81亿元,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05%、42.44%、36.92%。 然而,业绩增长的容汇锂业或将面临着业绩变脸的风险。 据容汇锂业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分别为22.95万元/吨、31.75万元/吨较去年38.66万元/吨、33.59万元/吨的销售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由于容汇锂业自身没有新三板挂牌时容汇锂业对自己的分类为“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20年12月容汇锂业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天齐锂业、盛新锂能等锂盐加工企业的分类则为“IPO公司的上市板块定位,不同上市板块的估值不同,估值高的板块不仅能够使IPO公司获得较高溢价,保荐机构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收益。整体来看,不排除容汇锂业的行业分类问题为IPO“量身定做”。 子公司环保问题未如实披露 招股书显示,容汇锂业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

    2023-06-08
    7.6K
  • 亿华通市值蒸发超百亿:研发人员年薪骤降、清华系套现超6亿元

    近几年新光伏、亿华通近几年的营收虽然也有所增长,但与其前些年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的增长相比,明显有所下滑。更令众多上市公司研究院》发现,上市后,亿华通股价一度曾达到了348.55元/股,但随着而来的是清华系年报中披露的研发费用存在数据“打架”的情况。 亿华通股价腰斩清华系套现超6亿元 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融资。 依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亿华通产业化进展顺利。2016年,亿华通收购了电堆技术公司上海神力科技,实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量产,后挂牌科创板上市。 上市后,亿华通股价一度达到了348.55元/股。与此同时,公司清华系股东北京水木扬帆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水木长风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水木国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宁水木愿景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38.67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69.57-322.05元/股,套现合计6.78亿元。 而伴随着清华系的减持,亿华通公司股价则是一路跌跌不休,从高点至今,亿华通市值已经蒸发超百亿元,其股价跌至94.59元/股。 三年净亏3亿多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骤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车、光伏业绩大爆发之际,亿华通的业绩则一直不太理想。 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亿华通营收分别为5.54亿元、5.73亿元、6.29亿元和3.91亿元,期间增速分别为3.37%、9.97%和4.58%。1月31日,亿华通公告称,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到7.7亿元,同比增加14.40%到22.34%。而在上市前,亿华通的营收增速长期在40%以上增长,甚至翻倍。 而在上市后,亿华通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分别为0.64亿元、-0.23亿元、-1.62亿元和-0.95亿元,期间增长率分别为-135.24%、-618.91%和-33.7…

    2023-02-20 资本
    10.3K
  •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第一股”光环褪色:销售费用与存货一起翻倍,研发不足客诉高企产品智能化堪忧

    以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为代表的智能清洁电器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刚需必备。 在快速发展的智能清洁电器市场,科沃斯(603486.SH)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作为“扫地机器人第一股”仅用时13个月就完成了百亿市值到千亿市值的跃升。 前不久,科沃斯披露的2021年业绩预报也较为理想。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扣非净利润达18.5亿元至19亿元,同比增加248.4%到257.8%。 不过,《年报,不难看出该公司在业务经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眼镜财经》注意到,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科沃斯研发费用分别为2.77亿、3.38亿及3.31亿,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22%、4.67%和4.01%。 对比科沃斯一直对标的全球扫地机器人巨头iRobot,公开报道显示,后者的研发费率自2013年开始就一直稳定在10%以上,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项专利。 与研发费用相对的是,科沃斯在销售费用的投入上一直是大手笔。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科沃斯销售费用分别为12.32亿、15.61亿及18.93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3.19%、21.58%和22.96%。以去年前三季度的18.93亿元销售费用来看,同比急剧增长了96.33%。 整体来看,科沃斯销售费用相当于研发费用的5-6倍。 然而,在如此阔绰的销售费用加持下,并没有带动销售明显增长,科沃斯的存货反而持续保持上涨。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10亿元、12.85亿元、25.61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扫地机器人作为常用的小家电,科技含量不高,且更新换代快,随着各大家电企业涌入,竞争加剧,给公司的存货带来无形风险。一旦积压严重,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卖不掉的每年都要减值。 投诉不少,产品智能化堪忧 研发相对偏弱让科沃斯,产品智能性大打折扣。 《眼镜财经》检索知名投诉平台黑…

    2022-04-18 资本
    3.8K
  • 亿华通携史上最大亏损赴港IPO,除了经营失血,市场开拓能力或是更大隐忧

    经营现金流年年赤字、近两年亏损愈演愈烈、刚在A股亿华通(688339.SH)又要去港股减持套现,公司股价也在风光之后加速触底,近3个月出现腰斩。 市场份额高居第一、头顶“氢能第一股”光环的亿华通为何突遭市场冷遇?除了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电堆的的设计、研发、制造,产品主要面向商用客车和货车。 公司成立于2012年,自2016年推出首款商业化产品起,截至目前已相继开发出了30kW、40kW、50kW、60kW、80kW、120kW、240kW型号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去年底发布的240kW型号氢燃料电池是国内首款。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0年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计算,亿华通在国内燃料电池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34.8%。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已应用于工信部新碳中和日报》注意到,公司营收自2013年以来逐年快速增长,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1.08%。 但其业绩却是长期“过山车”,2014年就开始有了盈利,2015年实现净利润5446.91万元,暴增248倍。次年1月,亿华通登上了科创板,但仍未逃脱一上市业绩就变脸的命运。而且这一次变脸更严重,2020年亏损2252.36万元,2021年亏损扩大至1.48亿元。 回顾亿华通登陆碳中和日报》注意到,2020年底,亿华通账上尚有10.58亿元货币资金,到了2021年9月底,就只剩下6.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13亿缩减近一半。 自身生产经营失血严重,现金流难以为继,于是,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港IPO补血。 早在2021年8月底,亿华通就披露了发行H股股票并赴港上市的计划,2022年1月正式收到毛利率四连降的窘境,A+H股时代的亿华通真的能轻装上阵吗? 应收款滚雪球 2笔坏账或打水漂 对于2021年亏损扩大的原因,亿华通在业绩快报中解释称,一是进一步加大了应收款项坏账损失的计提…

    2022-03-18 科技
    5.6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