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伊始,在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东侧,一个堪称成都“奢侈商业”的地标——仁和春天百货低调迎来了自己20周年的店庆。依旧是高冷,门可罗雀,似乎在彰显其只服务于少数人的高逼格定位。
向东延伸不足百米,一墙之隔,成都老百姓耳熟能详且年代感最强的——成都人民商场(下称“成商”)亦坐落于此。只是多年前的改换门庭,让这家略显老态的商业有了新的名字:茂业百货。
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两家消费层级差距颇大的百货,其实背后都是同一个老板。
是的,一位来自广东潮汕的富豪,黄茂如。黄老板在华南资本圈名头响当当,福布斯也排得上号。
在黄老板接手仁和春天百货前,其实,仁和春天百货的老板姓陈,叫陈立仁。
提起陈立仁,他可是成都商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早年其一手打造的仁和春天百货曾令隔壁土气的人民商场相形见绌,黯然无光。
陈老板也借此从起家的珠宝行当转身成为炙手可热的商业大亨。而接下来的十余年,沿着高端奢侈的路线,陈又先后拓展了两家店,均在成都可圈可点的黄金口岸,成为成都奢侈品圈的领军人物。2009年,陈立仁首登胡润排行榜,成为名义上的四川富豪。
不过,此后数年或是陈老板难以回首的。
在转向人人羡慕的房地产开发后,其对现金流的操控显然已非百货运营来得游刃有余。
沿成都的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一路向南,在距离约9公里的四川天府新区辖区内,一座名为“仁和春天国际”的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正待开业。据业内人称,时间已较原计划晚了四年,期间还差点被卖掉。这个商业体的主人正是前述仁和春天百货的前老板陈立仁。早在多年前拿下该地块时,陈意欲将其打造成为仁和奢侈品百货的招牌旗舰,而如今却是另一番连开业都艰难的景象。
2015年10月,成商集团公告:以24.47亿元的总代价现金收购陈立仁控制的仁和春天百货人东、光华两店。次年4月,带有人民商场烙印的成商集团正式更名为茂业商业。
黄茂如在西南一战成名。此役,也被成都本地业内人士看成是陈立仁的“完美”谢幕——审时度势,待价而沽,不失是明智之举,特别是当他遇到黄茂如这种有钱又有平台的大财主。
事实也证明,随着成都新兴高端百货商圈的崛起,仁和春天的传统奢侈品百货经营日渐式微。2017年,与仁和春天一同扬名成都奢侈品圈的同城高端百货“美美力诚”率先陷入困局,讨薪催债事件频出,公司最终在新三板摘牌,并屡次被法院列为失信人。
1、不过,商场远比想象的残酷。拿着一堆银子的陈老板,日子也没见好多少。
其一直冠以“仁和春天国际广场”的南门新项目,几经周折之后在开业在即的前夕,悄然更名为“仁和新城”。让金哥哥心生狐疑的是,除却这个拖沓四年久不开业的商业体,其位于南充、达州的商业项目几乎都陷入了延期再延期的窘境,真不知陈老板从百货套现的资金都到哪儿去了?
是暗度陈仓,还是悄然遁形,不得而知。
2、陈老板见好就收,但烦心事还是一桩又一桩。黄老板的情况似乎也不太妙。
2017年,仁和春天旗下人东百货、光华百货两店净利润分别为:3929.36万元、10238.53万元,较收购时披露的资产评估报告预测金额,相差达4528.47万元和6809.45万元,完成率仅为46.46%和60.06%。
这无疑让成商付出了高额商誉减值的代价,也正因为此,已更名为茂业商业的成商不得不就此事破天荒的发布了情况说明及致歉公告,这着实令金哥哥唏嘘一番。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砸下20多亿真金白银的黄土豪竟然会在成商隔壁老陈家马失前蹄。
3、事出反常必有妖。对成商而言,调性或许自多年前黄老板入主之刻起就已埋下伏笔。
正是在完成收购仁和春天百货的2016年,成都财经圈注意到,专营百货多年的成商仿佛成功渡劫,完成了从商业百货到商业资本的华丽蜕变,平添了几分贵气。
数据显示,仅2016年,茂业商业门店数从上年的9家激增至38家,业务覆盖除四川,扩展至广东、山东、内蒙古等地。资产总额由28.84亿元扩大到约158.38亿元,劲增约4.5倍。
谁都知道,N多年前吃了百货甜头的黄老板就通过深圳茂业的招牌,囤积大量商业地产资源,总值超百亿,百货只是其中一项而已,甚至算不上是最优质的。
但要如此明目张胆左右倒右手并购套现,自然少不了一顿质疑,所以要收得公正透明,不拿话柄,自然也得费一番功夫。
因此,无怪乎在百货景气紧赶着要下滑的2015年,黄老板就抢着对成商的股东们许愿了,声称“要在未来四年内整合其控制的境内外的所有百货零售业务,全部注入成商”。而仁和春天百货的高价现金收购,则恰好可以彰显其做大百货,看好百货的雄心。尽管美中不足,最后交代起来有些跌份,但终究还是可以说明高价买的并非只有我黄老板自己的资产,如何估值甚有参照。
4、于是乎,撇开仁和春天个例,我们看到了一副有根有据的高溢价关联收购蓝图——
- 2015年6月,拟以85.6亿元收购茂业华南区资产,旗下和平茂业、华强北茂业、深南茂业、东方时代茂业、珠海茂业增值率分别为664%、1168%、577%、1206%、709%;
- 2015年10月,拟以24.7亿元收购仁和春天百货,旗下人东店、光华店,增值率分别为511%、465%。
- 2016年3月,拟以15.6亿元收购内蒙古维多利集团70%股权,增值率172%。
- 2016年6月,拟以28亿元收购茂业秦皇岛、重庆、泰州三地资产,增值率分别为6%、230%、397%。
该笔收购历时一年修订,泰州茂业资产最终被放弃,总价从28亿元降至22.67亿元,最后再缩水至19.87亿元,但最终交易终止。2018年茂业分步收购相关资产,其中3月以4.03亿元收购重庆茂业资产,增值率达330%;9月,拟以19.92亿元收购秦皇岛茂业,增值率为62%;以5.66亿元收购泰州茂业97.31%,增值率增至1608%。
5、2018年6月,拟以2.18亿元收购电商公司优依购38.2428%,增值率149%。
不难看出,以上收购除去仁和春天百货这个特例外,溢价超过200%的交易基本上都出自东家茂业之手。这也难免给人留下高溢价输送利益的口实。加之市场风向的快速转移,商业地产与百货业的加速萧条与没落,已然反衬得黄老板的逆势而为,着实是吃相难看。
而一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运作,更被会认为是典型的耍流氓。
在为高溢价收购仁和春天百货而不得不公开致歉之后,其斥资近百亿收购的重磅资产华南茂业亦未能守住节操,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不达标。好在经自家人的哺育关照,不像仁和春天差得那么离谱,而最终仅以兑现股份补偿收场。而另一厢几次三番收购不得的秦皇岛、泰州茂业资产,则仍因诟病的高溢价质疑而面临监管机构的强烈关注和问询。
黄老板背后的压力无疑巨大的。所以不难理解,近两年成商的高管换得是如此之勤,从证代到董秘,到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等几乎无一幸免。
6、从目前来看,黄老板既要在百货零售业做强、做大,又要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绝非易事。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质押融资、补充质押、增持计划、重大资产重组等密集运作之下,茂业商业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各类问询及监管函更是纷至沓来。
颇有意思的是,9月发布的两则监管公告,一则直指公司在高速并购后经营业务出现的管理问题——其中,茂业一直给消费者推广的会员积分竟然是一个形同虚设的东东;一则则直指近两年关联并购屡屡出现的高估值、高溢价等核心问题。而对于后者,茂业商业以个别问题还需进一步核实和细化由,申请延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