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北有王麻子。老人家老话中的老品牌,如今走进新时代的资本市场

8月25日晚,“刀剪第一股”张小泉(301055.SZ)披露网上中签结果,共3.39万个号码“中奖”,中签率0.016%,今日缴款认购。

张小泉的产品很“亲民”,2020年累计卖出剪具2931万套、刀具621万套、套刀剪组合172万套,另有其他生活家居用品等。

2017~2020年,张小泉分别实现营收3.41亿、4.1亿、4.84亿和5.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841.62万、4380.85万、7230.07万和7721.6万元。

按照计划,公司本次IPO拟发行390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4.55亿元,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但以6.9元/股的最终发行价计算,实际募资额只有2.69亿元,缩水41%。

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看来机构对这家400年老字号并不像网上投资者那么热情。在这背后,是张小泉经营发展面临的内忧外患。

首先,以前的张小泉依靠坚韧锋利备受称赞,其“良钢精作”家训世代留传。而如今的张小泉,七成产品都是代工生产,随着与张小泉家族切割,所谓“家训”也早已不复存在,所谓“老字号”也仅浮于营销辞令。

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此外,面临双立人、苏泊尔(002032.SZ)、阳江十八子、爱仕达(002403.SZ)、哈尔斯(002615.SZ)等国内外强敌环伺,依靠刀剪领域单一业务撑起IPO的张小泉,能否续写400年老字号的传奇?也需要打个问号。

01

始于万历二十八年的御用贡品

“张小泉”是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其产品标识也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我国刀剪行业驰名商标。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4个世纪以来,在“张小泉”身上上演了品牌保护、商标注册、品牌冠名、侵害商标权纠纷诉讼等一系列传奇故事。

这一切要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明朝万历年间说起。

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张小泉官网显示,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张思佳在徽州黟县开了一间剪刀铺,号“张大隆”。

1610年前后,“张大隆”迁至杭州大井巷。为避冒牌,第六代传人张小泉自1628年从其父手中接管店务之日起,便将“张大隆”改成自己的名字“张小泉”。

1663年,第七代传人张近高在“张小泉”三字下添加“近记”二字,以示正宗嫡传。

1781年,清·乾隆帝责成浙江专为朝廷采办贡品的织造衙门进贡“张小泉近记”剪刀为宫中用剪,并御笔亲题“张小泉”三字,赐予张小泉近记剪刀铺。

1890年正月十五,第十一代传人张永年之母孙氏趁钱塘知县束允泰上城隍庙进香之机,拦轿告状,痛陈饱受冒牌之苦。束允泰亲题“永禁冒用”四字立石刻碑,以禁乱象。

1904年,我国首部商标法颁行之初,掌门人张永年报呈清政府农商部注册六角商标。

1909年,第十二代传人张祖盈注销六角式旧标,改用海云浴日新标。

彼时,“张小泉”已开始走出国门,参加各类国际赛事,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1917年,张祖盈从进口理发剪镀镍得到启发,试验普通剪刀的镀镍抛光技术,并于1919年获北洋政府农商部68号褒状。

02

400年祖业落入资本之手

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张小泉由家族作坊方式转变为工业化生产,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

2000年,张小泉开启整体转制,由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变更为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张小泉集团”)。

2007年,张小泉集团经过二次改制,落入经营建材起家的张国标之手。张国标通过富春控股集团以7666万元现金出资获得张小泉集团51%股权。

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张国标

至此,张小泉恢复姓“张”,但早就跟守护它近4个世纪的张小泉家族没有了关系。

2014年,富春控股集团又实现对上海张小泉100%控股,结束了杭州与上海2个“张小泉”的同根相煎。同年,张国标将这个老字号交到了年仅28岁的女儿张新夏手中。

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截至2014年末,张新夏为上海张小泉的董事。不过到了2019年底,张新夏辞去张小泉董事、副总经理职务。

2018年,张小泉完成股改,并于2年后冲刺创业板IPO,如今即将挂牌交易。

IPO前,张国标通过张小泉集团间接持有张小泉51.96%股份,其弟张樟生间接持股13.12%,其子张新程间接持股6.75%,三人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合计持股71.83%。

公开资料显示,富春控股集团的前身是上海浦东富春贸易公司。1992年,张国标受地方委派,在上海成立窗口公司,以经营建材起家,1998年改制为民企法人。只用了6年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原始积累。

到了2010年,富春集团先后在上海、杭州、嘉兴等地兴建码头、港口,联合复星集团涉足商业地产,联合阿里等建立东方工艺美术城,并参与组建菜鸟网络

在张国标的运作下,富春控股从一家建材贸易的窗口公司,发展成为覆盖工业、地产、电商物流、金融四大板块的控股集团。

03

强敌环伺,市占率仅1%左右

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数据,我国规模以上刀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257.81亿元增至2017年的409.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

以张小泉2017年3.41亿元的营收计算,市占率仅0.8%。若按10%的年复合增长率,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刀剪行业营收规模约495.59亿元,张小泉2020年市占率约1.15%。

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张小泉99%左右的收入来自国内市场。由于该领域门槛较低,行业竞争激烈,当前国内年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刀剪企业数量稳定在200家左右。张小泉在资本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苏泊尔、爱仕达、哈尔斯等,以及来自德国的双立人。

可以看出,竞争对手均不是专注于刀剪业务,而是将其作为厨房家电或日用百货的扩张领域。相比之下,张小泉主要产品主要集中在刀剪领域,产品品类比较单一。

张小泉募资大缩水!乾隆御笔亲题的老字号还香吗?

不仅如此,张小泉的产品单价也较低。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其主要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11.81元、12.55元和12.88元。2020年单价超过300元的产品仅占当期销售额的6.71%。

公司在招股书中直言,“高端市场几乎被进口品牌所占据。发行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在高端产品开拓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张小泉也尝试推出单价超千元的刀具产品,但市场反响平平。

与同为百年老店的双立人对比,后者在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都设有生产和研发基地。据《华尔街日报》2019年初的一篇报道,双立人年营业额8亿美元,约52亿人民币,是张小泉的10倍左右。

2019年,张小泉曾给自己定下“小目标”:3年做到20亿收入。但目前看来,其2020年5.72亿的营收离这一目标还差得很远。

天府财经网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9)
上一篇 2021-08-23 20:20
下一篇 2021-08-26 20:28

相关推荐

  • 科力股份IPO:“区域+客户”双重依赖,曾多次被行政处罚

    科力股份自被北交所受理材料以来,共经历三轮问询。公司业绩稳定性、产品质量风险、采购情况披露、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均是关注重点。

    2024-08-21 资本
    1.9K
  •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2024-06-04
    6.1K
  • “成都智造”杀出黑马 瑞迪智驱是如何炼成的

    今日(5月13日),瑞迪智驱(301596.SZ)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作为“成都智造”杀出的一匹黑马,瑞迪智驱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未来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主战场,它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一番精彩? 这个生产商“行业中少有” 瑞迪智驱来自成都市双流区,全称“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书中,它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我国自动化设备传动与制动系统零部件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是“行业中少有的”同时拥有电磁制动器、精密传动件和谐波减速机产品的生产商。 ⬆️ 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了解自动化设备领域的,至此可能已看得一头雾水:这是啥?这又是啥?这都是啥? 在揭开这些产品的神秘面纱之前,让我们先从熟悉的电梯说起吧。 为了让运行中的电梯准确地停在每层楼,确保进出的乘客和精准的楼层对接,我们需要使用到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就像汽车需要刹车来停止一样,电梯也需要一种特殊的“刹车”来确保它可以在正确的位置停下来。 这个重要的安全设备,就是电磁制动器。 电梯日常的上上下下,需要它。在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时,失控或者发生电力故障,就更需要它来迅速制动电梯,以防止发生意外。 通常来说,一部电梯需要使用2-4个电磁制动器。你可以闭着眼睛想下,这个产品的市场有多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内电磁制动器产品历史上一直为国外垄断。目前我国很多的高端电梯所用的电磁制动器,仍以进口为主。 而瑞迪智驱作为较早从事电磁制动器自主研发的企业,通过多年不断的技术和工艺钻研,它生产的电磁制动器已成为中国电梯领域的主流制动器品牌之一,达到了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等水平。 凭借在电梯制动器上丰富的技术储备,天府财经网注意到,瑞迪智驱还成功突破了长期由国外品牌占据的高空作业平台车市场,并开始批量供货。 除了电磁制动器,瑞迪智驱的主要产品还包括精密传动件、谐波减速机等,它们都是自动化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 以机器人…

    2024-05-13
    7.2K
  • 湃肽生物终止IPO :奇葩格局!华熙生物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

    今年6月份,市场上还在等着A股迎来“美容肽第一股”,半年后,由多家上市企业加持的湃肽生物就收回了扣响A股大门的手。 就在12月27日,深交所公告显示,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已撤回其创业板上市申请。此举根据《深圳证券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 据悉,2023年12月22日,湃肽生物向本所提交了《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交易所提交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这是一家拥有诸多光环的企业:客户团强大,其中包括了上市化妆品企业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赛道火热,时下备受关注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原料药是湃肽生物的产品管线之一……但这也是一家颇具争议的企业:前5大客户中,有4个是自家股,以其中的华熙生物为例,除了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产能利用率偏低仍要募资新增生产线产能…… 湃肽生物的IPO审核程序。 因为湃肽生物的IPO,作为股东的投资者问及相关问题,也收到了不少关注度。10月中旬,投资者还在问及相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湃肽生物的股东名单中,珀莱雅和华熙生物都是2022年6月,基本是在IPO申报前12个月突击入股。 现在,湃肽生物撤单,股东们着急吗? 01

    2023-12-28 大健康
    3.5K
  • 冲刺IPO的货拉拉为何连续被约谈?

    商业利益向左,司机权益向右,平台如何做好“端水大师”?

    2023-12-27 TMT
    5.9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