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家的中年危机:高端化受疑、出海前途未卜、营收天花板隐现

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诸多挑战: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高企,疫情分散爆发导致的区域发展不确定性,叠加消费者信心不足引致的需求释放不足等种种因素……

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家电市场累计零售额规模为7022亿元,同比增长4.9%。但是如果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然下滑7.4个百分点。

冷风呼呼吹,在行业穿越寒冬的拉力赛中,海尔智家(600690.SH)对内升级转型,对外并购出海,试图逆势自救。那么,成效几何?

卡萨帝“高端”溢价

海尔智家2021年三季报显示,转型场景后的高端冰箱品牌——卡萨帝持续高增长,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达57%。

这也带动海尔智家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中怡康数据显示,海尔智家万元以上冰箱份额达到37.4%,万元以上滚筒洗衣机份额达到77.2%,1.5万元以上空调份额达到36.5%,实现了对高端市场的绝对引领。

作为高端家电品牌,与普通家电的本质区别无非在于技术、服务、售价三个方面。那么,号称国际高端家电品牌的卡萨帝,其“高端”性表现如何呢?

技术方面,按照海尔智家官方说法,卡萨帝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是MSA控氧保鲜技术,即抽调抽屉内氮氧分离出的氧气,抽屉内尽量多的保留氮气,从而减缓食材氧化作用得以保鲜。

不过,针对食物保鲜这一核心技术,有消费者对比了海尔7000元左右的冰箱,发现在实际使用中达到的效果与卡萨帝并没有多大差距。更不用提日立、西门子、博世、东芝等家电品牌在冰箱上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保鲜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卡萨帝想要单纯靠技术来维持高端形象变得很难。

更为离谱的是价格方面,《眼镜财经》注意到,有消费者爆料,卡萨帝一款官方售价为24999元的冰箱,在闲鱼上仅需11999元就能买到同款。且按照店家说法,11999元的价格与官方以及电商平台售卖的产品一致,而非残次品或样机,并且可以做到同城送装一体,进行线下付款,售后也是全国联保,甚至还可以提供发票。

海尔智家的中年危机:高端化受疑、出海前途未卜、营收天花板隐现

(来源:财经新知)

针对此情况,有卡萨帝线下门店销售表示,卡萨帝价格本就偏高,为了多个销售渠道、提高销量才会做出此举。

也有从业者指出,作为一个高端品牌,不同渠道的产品价格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品牌对经销商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其高端价格存在的超高溢价,24999元的冰箱经销商竟以半价向外出售,可想而知溢价有多高。

逆势加码“出海”战略

2021年6月至12月,海尔智家新投产3家海外工厂,新奠基3家新工厂,其中2家在海外。已投产的3个工厂年产能超525万台,已奠基的3个工厂将在2022年相继投产。

疫情之下, 全球原材料及海运价格高涨,“芯片荒”仍未解决,海尔智家逆势在全球扩张产能的动作让人侧目。

据《眼镜财经》不完全统计,海尔智家于2015年收购三洋电机公司的日本及东南亚白色家电业务,于2016年收购通用电气公司的家电业务,于2018年收购Fisher & Paykel公司,并于2019年收购Candy公司。目前,海尔智家旗下有海尔、卡萨帝、统帅、美国GEA、新西兰Fisher&Paykel、日本AQUA、意大利Candy等品牌。

由于大规模并购,海尔智家形成巨额商誉。

2017-2020年末,海尔智家的商誉分别为198.43亿元、211.56亿元、233.52亿元和225.18亿元;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的商誉为222.43亿元。

投资者分析称,海尔智家在海外市场采取“自主品牌+跨国并购”战略,投入较大,但海外市场颇为复杂,后疫情时代的海外市场需求也存在不确定性,加之汇率波动等因素,因此公司海外并购的商誉减值风险值得警惕。

不过,海尔智家仍在逆势加码海外市场。今年1月11日,海尔智家公告称,拟向GoldenSunflower等5家机构非公开发行4141万股H股,用于全球化扩张。《眼镜财经》注意到,公司本次配售募集资金70%将用于海外工业园产能建设,而在其风险提示一栏中,海外运营风险则是首当其冲。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且原材料价格上涨,家电行业的未来增长空间受限,对于未来不宜过分乐观,至于中国家电的出海战略,还需要考虑海外疫情形势、国际形势,以及汇率波动的影响等复杂因素。

营收增速放缓

成立于1984年的海尔至今已进入“奔四”阶段。近年来,从海外并购到品牌更名,再到“三翼鸟”新品牌,海尔智家在转型升级的路上狂奔,但其未来仍扑朔迷离,“奔四”的海尔智家似乎正遭遇中年危机。

财报来看,《眼镜财经》注意到,海尔智家的营收一直呈增长态势,但其2018-2020年营收增速已经三连降,从2017年的33.68%降到了2020年的4.46%,即将触及增长天花板。

2021年前三季度,尽管公司营收增幅有所放大,同比增长10.07%,但分单季来看仍是一季不如一季,一至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6.96%、8.1%和-0.58%。特别是2021年第三季度在营收微降0.58%的情况下,净利润下滑12.43%,不由得令人为其未来盈利能力捏把汗。

回顾海尔智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管理体系一直存在较大的纷争,企业的核心资产也一直分散在不同的上市主体内部,导致其业务条线相对孤立却又出现业务重叠的情况。

从供应链条来看,海尔通过成立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公司,试图实现统销统购的集采,以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降低成本,但零部件采购公司则将统销统购作为其自身利润来源。也就是说,采购链条拉长了,但原材料成本并没有下降,同时造成不同业务主体之间的关联交易大幅增加,压低了业务的毛利率

从渠道端来看,目前海尔集团内部主要有重庆海尔家电、海外电器产业、日日顺三大分销机构。三大分销机构分别掌控了经销KA、海外分销以及三四级城市和电商渠道。但海尔的业务分布于不同上市主体,从而导致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分销渠道被人为地割裂开了,造成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频繁。

如此一来,海尔智家的利润可能被费用端蚕食。

《眼镜财经》注意到,近年来,尽管公司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等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格力电器(000651.SZ)、美的集团(000333.SZ)等老对手。
具体来看,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销售费率分别为15.63%、16.78%、16.04%和15.36%,同期,格力电器销售费率分别只有9.45%、9.13%、7.65%和7.02%,美的集团为11.87%、12.39%、9.63%和9.28%。

如果说格力和美的是体外销售模式,并不需要承担销售人员的成本支出,销售费率与海尔没有可比性,那么管理费率的比较亦能说明问题。

《眼镜财经》注意到,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的管理费率分别为7.31%、8.16%、8.06%和8.1%,格力电器则分别只有5.68%、4.83%、5.66%和5.53%,美的集团为6.86%、6.86%、6.78%和6.17%。

尽管如此,《眼镜财经》注意到,海尔智家的毛利率不但高于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而且在竞争对手毛利率走低的背景下,能够独善其身,稳定维持在30%上下。这或与其打造高端化、海外市场增长等转型升级战略有关。

只是,在如今高端产品遭遇“溢价”质疑、“出海”面临不确定性、营收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海尔智家的毛利率优势还能维持多久?《眼镜财经》将继续关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3)
上一篇 2022-02-22 16:14
下一篇 2022-03-02 13:09

相关推荐

  • 自如转战海外“自救”

    对于正在谋划IPO的自如来说,出海显然是它要给资本市场讲的“新故事”。

    2024-05-22
    4.8K
  • 印度又发难!vivo中国籍临时CEO被捕

    12月23日,消息人士表示,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逮捕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印度子公司的两名高级员工。Vivo表示将提起法律诉讼。 据印度本地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被捕的是vivo印度分公司的中国籍临时首席执行官,以及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及顾问。 消息人士称,被捕的两人被带到德里一家法院拘留,将于12月26日出庭。目前,两名vivo员工的身份尚未得到最终证实。 vivo发言人表示:“我们对印度当局目前的行动深感震惊。”“最近的逮捕表明骚扰持续存在,因此产生了不确定的行业环境。我们将坚决使用所有法律途径来应对这些指控。” vivo并非第一次遭到印度当局针对。 综合印媒报道显示,去年7月,印度执法局以洗钱嫌疑为由,突击搜查vivo及相关企业在印办公地点,指控vivo印度子公司“非法”向中国转移6247.6亿卢比,相当于该公司一半左右的营收规模,以逃避在印度纳税,并声称破获了一个涉及中国公民和多家印度公司的重大洗钱团伙。 今年10月,印度执法局逮捕四名vivo印度子公司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执法局声称,这4人涉嫌参与洗钱,但vivo否认这一指控。本月7日,印度执法局就洗钱案向vivo印度子公司提交指控,vivo被列为本案主要被告。 公开资料显示,vivo于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并在2015年响应“印度制造”的政策号召在印度建厂,厂址位于在印度北部的大诺伊达地区;2018年,vivo披露了其“印度制造”决策的第二阶段决策——vivo在印度采购了169英亩的地皮,扩建工厂。另据vivo 2021印度影响报告,vivo在印度雇佣员工10000名,年产能约为6000万部手机。目前,vivo已经是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市场占比接近20%。

    2023-12-26
    3.9K
  • 基石药业将拓舒沃®在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独家权益出售给施维雅

    12月21日,港股创新药企拓舒沃®(艾伏尼布片)的独家权利转让给施维雅公司。根据协议条款,基石药业将获得总额5000万美元的付款。该交易预计将为基石药业实现潜在的未来现金流,亦旨在收回对该资产的历史投资。 该项交易带来的获益将有助于基石药业优化资源配置,专注研发更多具有全球权益的同类首创和同类最优的候选药物,同时也有助于施维雅扩展拓舒沃®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适应症范围,并提升患者对该药物的可及性。 交易获益有助于专注研发 惠及全球患者 根据公开消息,基石药业将以4400万美元的交易价格将拓舒沃®在以上区域的权益转让给施维雅,并将在交易交接完成后再获得600万美元的交易款项。因此,基石药业与施维雅的许可协议将被终止,基石药业将无需再支付后续的研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2021年,施维雅公司收购了Agios公司肿瘤业务。基石药业与Agios公司自2018年达成独家合作与授权协议,先后获得拓舒沃®在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表示:“在过去的近三年里,我们与施维雅紧密合作,携手在亚洲地区开发和商业化拓舒沃®,使之成为中国首个IDH1抑制剂,最大程度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基石药业为该药的商业化做出了巨大努力,在已授权区域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我们期待施维雅作为该产品的全球权利持有方,进一步提升这一创药物的可及性。同时,该交易带来的获益将有助于我们专注研发更多具有全球权益的同类首创、同类最优药物,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创新疗法。” 施维雅全球产品战略执行副总裁Philippe Gonn普吉华®在中国大陆区域的独家商业化推广权授予艾力斯,基石药业将获得首付款和后续的研发里程碑付款,并将继续获得普吉华®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收入,艾力斯将从基石药业收取服务费。 基石药业表示未来也将不断发展和扩大自身的优势,将战略及管理重心放在研发阶段,推进更多差异…

    2023-12-21
    3.0K
  • 侵犯他人跨境电子商务专利?阿里巴巴[BABA]在日、美、韩三国同时被告

    最新消息显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日本专利权公司在12月15日向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申请针对交易系统可以帮助商家按照预先确定的税率在海关提前登记货物,并帮助客户在购买时支付关税,以确保交货。 在向日本法院提交的诉讼中,BWB Inc.请求对阿里巴巴及其物流子公司菜鸟、天猫运营商淘宝发

    2023-12-20
    3.6K
  • 再创全球首个 基石药业择捷美®(舒格利单抗注射液)第四项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12月8日,港股创新药企择捷美®(出海进度处于国内PD-(L)1抗体第一梯队。一线治疗IV期NSCLC的上市许可申请先后于今年2月和去年12月在欧盟和英国获得受理。今年7月,基石药业已收到EMA发出的临床试验核查通知,舒格利单抗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在欧洲获批上市。而根据知名机构Evaluate Ph

    2023-12-10
    5.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