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芯股份股价遭遇膝盖斩,扣非净利润三连降,MEMS业务增长遇瓶颈

上市不足两年的敏芯股份(688286.SH)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2020年8月,敏芯股份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MEMS芯片第一股。但截至4月13日收盘,敏芯股价为52.11元,早已跌破发行价,距离最高点跌幅达到77%,接近“膝盖斩”。

屋漏偏逢连夜雨。敏芯股份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归属净利润减少68.72%,这已经是公司的净利润连续第2年下降。预计公司在短期内或难摆脱业绩压力。

敏芯股份股价遭遇膝盖斩,扣非净利润三连降,MEMS业务增长遇瓶颈

01

主营业绩加速恶化

公开资料显示,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传感器研发与销售为主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MEMS是伴随纳米技术一起兴起的一项创新技术,而MEMS传感器是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机械结构、信号处理和接口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发展至今,MEMS传感器种类繁多,包括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麦克风、温湿度传感器、射频传感器等。当前,敏芯股份的主要产品包括声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力学传感器、流量力学传感器以及热电堆红外传感器六大类,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汽车等产品上。其中,MEMS声学传感器为敏芯股份当前的主力出货产品之一,2020年营收占比达88.16%。

敏芯股份股价遭遇膝盖斩,扣非净利润三连降,MEMS业务增长遇瓶颈

但天府财经网注意到,近几年,公司的营收虽然在缓慢上升,但归母净利润却不断下滑。2018-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53亿、2.84亿、3.301亿、3.52亿;同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25万、5948万、4164万、1302万;而其扣非净利润已经连降3年,且呈越来越恶化的趋势,2019-2021年分别下滑17.02%、30.06%和105.5%。

对于营收增长放缓,敏芯股份表示:

  • 主要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叠加芯片缺货,导致部分消费类终端品牌出货量减少,进而影响上游元器件供应;
  • 随着行业整体产能充足,行业竞争进入加剧期,价格竞争较为激烈;
  • 公司新产品尚处于起量期,暂未和主力产品声学传感器形成组合竞争优势。

而对于净利润下降,敏芯股份解释道,主要是增加研发投入和实施股权激励所致。据了解,公司于2020年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股份支付金额约3483万元,比2020年增加3181万元。此外,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费用也比上一年增长了2296万元。

02

MEMS业务增长遇瓶颈

虽然敏芯股份的上述解释看起来较为合理,但天府财经网发现,在2020年年报中,敏芯股份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就已分别减少了30%、30.06%。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还是选择大举增加股权激励费用以及研发投入,以致2021年的扣非净利润亏损1.96亿元。据了解,2021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约为6500万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近几年的归母净利润。

那么,花费如此之多的研发投入,是否增加了公司产品竞争力呢?

财报中,敏芯股份自称,生产的MEMS声学传感器出货量位列世界前列,2016年公司MEMS声学传感器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六,到了2019,MEMS声学传感器中MEMS芯片的出货量已经在全球排名第三。

但事实上,MEMS领域作为半导体行业一个细分领域,行业规模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占比不到3%。2017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而MEMS市场规模大约才118亿美元。

据赛迪顾问统计,2018年,中国MEMS市场规模增长至504亿元。同年,敏芯股份营收为2.5亿元,其中国内销售2.2亿元,大约只占到中国MEMS总体市场的0.4%。

而按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1年我国的MEMS市场将到达810亿元。根据敏芯股份2021年业绩快报计算,敏芯股份营收约为3.52亿元。如果将其营收全部视为国内收入,其国内市占率也仅占到约0.43%。

在年初的投资者活动中,敏芯股份就“市占率”问题表示,“目前国内的市场还是以国外知名厂商为主导,在目前产业链没有完全缺货的情况下,作为新生的企业打进市场的急迫性不是特别大。”

而当前,国内MEMS麦克风厂商也开始内卷,行业竞争致公司之间开启了价格战。也正因如此,敏芯股份的毛利率由2018年的44.03%降到了2021年前三季度的35.43%。

此外,尽管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MEMS行业看似整体向好,但当前,消费类电子产品已经入增长瓶颈期,如若没有新的“故事”,敏芯股份的市场竞争力或将进一步被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敏芯股份在3月份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公司在电子烟领域推出的器件已经开始在国际知名电子烟厂商出货,预计2022年上半年出货量会逐渐平稳。

近年来电子烟需求强劲,全球电子烟市场销售额仍持续上升,2021年,电子烟全球的销售规模已达到522亿美元。但未来,压力传感器能否成为公司业绩的另一增长点,或许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天府财经网也将继续保持关注。

天府财经网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3)
上一篇 2022-04-09 10:31
下一篇 2022-04-15 11:25

相关推荐

  • 酒鬼酒的战线收缩 打了谁的脸

    高峰能带领酒鬼酒(000799)攀登下一个“高峰”吗?最近,该公司管理层公开放话,“5年之内,恢复并超过2022年的水平”——老实讲,这个目标有点自知之明,但也有点盲目自信。 酒鬼酒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营收约14.23亿元,同比再次大降49.7%左右;净利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下降98.17%-97.26%,距离亏损仅一步之遥。存货、合同负债等前瞻性财务指标,可更清晰地看到酒鬼酒当下的经营困境。 那么,2022年酒鬼酒又是什么表现呢?当年实现营收34.1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两相比较,现在营收还差了20亿元,净利润连2022年的零头都当不到,整整差了9亿元。 如果再看看当下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金哥认为,未来5年,酒鬼酒能收复“失地”已算不错,谈什么“超过”2022年,可能有点奔放了。 2024年2月,高峰接替王浩成为酒鬼酒新任董事长。掐指算下来,也有一年多了,目前酒鬼酒的表现还很难说是彻底扭转了颓势。 从高峰为酒鬼酒开出的“药方”来看,核心是收缩战线,把主攻方向聚焦在酒鬼酒的“大本营”湖南市场,未来湖南市场占比“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 金哥注意到,这个“战略收缩”,可谓将前任的脸,打的啪啪响。 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时任酒鬼酒新任董事长王浩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中粮对酒鬼酒的定位就是走全国化,不太可能仅定位在湖南做一个业务,中粮的胃口没那么小,视野也没那么窄。” 彼时的王浩,绝不会想到后面的风云突变,以及一地鸡毛。 问题来了:现在高峰的“收缩”,是酒鬼酒的一次“明智回归”,还是说会让酒鬼酒因本土发展空间有限而失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金哥给大家做道算术题。湖南白酒市场的总规模大概280亿,未来5年,酒鬼酒若顺利收复2022年“失地”,营收再次突破34亿元,那依酒鬼酒湖南市场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来计(34*60%=…

    2025-04-03
    3.5K
  • 金徽酒石少军278万薪酬背后:核心高管绩效考核协议“只奖不罚”引争议

    如果三年前公司没有“顺势”调整针对9名核心高管的绩效考核协议,1985年生的石少军会后悔选择来到金徽酒(603919)吗? 金徽酒来自甘肃陇南,它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石少军2024年从公司取得的税前报酬总额约278万元,仅比董事长周志刚少了13万。 石少军目前是公司董事、副总裁,也是金徽酒首席人力资源官。 石少军颇有来头。他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也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曾任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创新投行部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 而国泰君安正是金徽酒2016年IPO时的保荐机构。彼时,石少军是该IPO项目协办人,主要协助俗称“保代”的保荐代表人干活。 2016年前后,“保代”是投行圈的顶流,税后百万年薪很常见。 然而,就在石少军取得“保代”资格后,2017年下半年,他突然离开国泰君安加入了金徽酒,成了公司董秘。 放弃投行“黄金门票”,选择到一个刚上市的西北酒企当董秘,这能赚多少钱?金哥查了下石少军的上一任,2015年度金徽酒董秘胡阳取得税前薪酬不到50万元。 事实上,在2022年前,石少军在金徽酒的税前薪酬就没有超过100万:2018年是57.4万元,2019年98.76万元,2020年93.36万元,2021年76.51万元。 这里有一个背景需要点下。就在石少军加入金徽酒之前,2016年8月,金徽酒和保荐机构国泰君安,一并收到了证监会的警示函。 原因是金徽酒“言而无信”,明明在IPO招股书中承诺新老股东共享利润,结果在封卷之后却擅自发分红5880万元。 人生就这么奇妙。石少军如果现在还在投行,可能日子也不见得顺风顺水。在IPO节奏持续调整之下,降薪裁员,如今在券商投行已较为普遍。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2022年金徽酒“顺势”调整了针对9名核心高管的绩效考核协议后,石少军终于成了“高富帅”。 当然,那一年,他的职位也变了,升任公司董事、副总裁。 2022年,…

    2025-04-01
    1.1K
  • “千禾0”是商标,还是“只”是商标?千禾背了一个巨大的锅

    好在一切都会过去。本周连续两个工作日,千禾味业(603027)的股价都以上扬态势小幅上涨收盘。 上周,这家来自四川眉山的企业,股价连跌了四天,截至上周五(3月21日),市值蒸发9.5亿元。 甚嚣尘上的舆论,差点就要将千禾味业打成下一个莲花味精了。 2000 年前后,一种关于味精有害身体的谣言开始流传。尽管这些说法被视为无稽之谈,但公众对 “化学合成” 的恐慌仍使莲花味精市占率暴跌…… 千禾味业又遭遇了什么呢? 1、“千禾0”是个商标 事情源于有媒体将各厂商的合计13款“零添加”酱油拿去了送检。除了千禾,还有海天、东古、金龙鱼、加加、中坝的产品等。 不检不知道,一检就弄出了“惊天大雷”。结果显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 彼时,正值315晚会过去没几天,线下网上自然是群情激愤。 事实上,这13款酱油的检验结果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等权威标准。 但在“酱油检出重金属”这类轰动性标题面前,“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种理性的声音,反而显得声稀音弱。 就在大家以为酱油行业要迎来一波舆论大讨伐时,剧本突然又变了。 有媒体从13款酱油中“拎”出了千禾,把公众关注点从这些酱油的镉、总砷的含量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害,转而聚焦到了“千禾0”商标上。 该媒体连续发布#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零添加#、#品牌回应包装标0是否意味零添加#、#律师称千禾0酱油存主观误导嫌疑#等热搜话题。 虽然千禾味业随后也公开发布了“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并主打一个澄清。结果,在网络中这篇“说明”却被活生生贴上了“千禾道歉”的标签。 这一下子又引来舆论持续发酵!有媒体在微博上还发出了“灵魂拷问”:“千禾0”竟然只是个商标? 一边股价跌跌不休,一边是汹涌的网络舆论漩涡,这事搁谁身上,可能都是百口难辩。…

    2025-03-26 消费
    2.1K
  • 洞察多元消费需求,强化关键价位带布局,舍得酒业于第四届老酒节连发三款新品

    3月20日,舍得酒业第四届老酒节在四川射洪隆重举行。围绕“为美好 在舍得”主题,本次老酒节集中释放酒旅融合、增产扩能、新品发布三大重磅动作,全面诠释了舍得酒业“渠道向下、品牌向上、全面向C”的经营策略,更集结千名经销商表彰、培优,进一步强化厂商关系协同,为今年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石。 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射洪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能,射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宇,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复星酒业首席顾问、沱牌舍得集团终身名誉董事长李家顺,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沱牌舍得集团董事长、舍得酒业联席董事长吴毅飞,沱牌舍得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颖,舍得酒业总裁唐珲,江南大学教授、舍得酒业首席科学家徐岩,沱牌舍得集团总裁杨中淇,深圳市俱进纸品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涛等领导和嘉宾,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经销商和消费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企业发展的新征程。 政府、复星合力赋能,酒旅融合公司揭牌,拓展产业链发展 依托政府、复星的深度赋能,近年来,舍得酒业在经营管理、市场拓展、品牌提质、产品出海、企业文化等方面不断进阶,获得了跨越式发展。2025年舍得酒业又将怎样巩固优势、蓄能发展? 舍得酒业第四届老酒节让市场窥探出了答案的关键截面。 首先,政府和复星的持续赋能,给予了舍得酒业蓄能发展的强大底气。 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 谭晓政 在本次老酒节上,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高度肯定了舍得酒业的发展态势,并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为舍得酒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快建设全国优势白酒产区。” 射洪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能 射洪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能表示射洪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舍得酒业发展,希望舍得酒业以创新基因激发发展潜能,整合平台资源,发挥渠道优势,让舍得智慧与东方酒蕴享誉国际国内。 复星国际董事长 郭广昌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

    2025-03-26 消费
    3.9K
  • 2024年报深解|舍得酒业:老酒战略“深蹲蓄能”,控量挺价修复渠道韧性

    3月21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600702.SH)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在积极推动渠道库存良性去化的情况下,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 同时,舍得酒业还公告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1.42亿元(含税)现金红利,占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94%。承压之下,依然保持稳定分红,可见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的严峻考验,舍得酒业2024年通过坚定执行“控量挺价”策略,有效修复渠道生态,稳固品牌价值,为长期战略布局蓄力。依托“老酒、生态、文化”三大不可复制的确定性优势,整装再发的舍得酒业,未来发展更具韧性支撑,后市可期。 复盘2024年:质效并举固本拓新,逆势经营稳中有进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新旧周期切换的阵痛期,价格倒挂、库存高企等问题集中爆发,市场风险不断释放。减速换挡,夯实基础,成为众多白酒企业的战略选择。 以舍得酒业为例,尽管2024年业绩因主动调整而短期承压,但也加速出清了过去数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风险压力,为新周期的发展埋下关键伏笔。而拆解舍得酒业2024年报数据,也能发现多个积极信号,可见其稳健的基本面。 其一,资产规模持续扩大,费用优化降本提效。据年报显示,2024年舍得酒业总资产118.02亿元,较2020年增长53.48亿元;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8.08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一倍。可见深度践行老酒战略的四年以来,舍得酒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公司精益化管理也见成效,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37%,节流的同时,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二,深化老酒战略落地,标准引领构建优势。由舍得酒业牵头参与并制定的《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和《生态酿酒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于2024年先后发布,为…

    2025-03-25
    5.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