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股份“科创成色”:核心技术收入依靠外协 毛利率低于竞争对手

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不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合计为1661亿块,同比下滑6.3%,为2009年以来同比增速首次转负。

在相对的市场低潮下,一些半导体企业更需寻求资本加持,因此推动IPO步伐,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森股份”)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艾森股份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但《眼镜财经》从招股书中注意到,艾森股份的经营状况存在许多隐忧。近三年来,艾森股份主营业务主要依靠外协、外购,且有不断加码的态势,自主科技属性或存在不足。另外,公司现金失血严重,经营活动现金持续流出,应收账款却不断攀升。因此,公司的IPO道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可自主生产比例低 外购占比逐年上升

资料显示,艾森股份主营电镀液及配套试剂、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两大产品板块。公司拟募资约7.11亿元,其中2.11亿元将投入年产1.2万吨半导体专用材料项目,4.5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材料测试中心项目,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艾森股份表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封装及电子元件领域,而先进封装领域收入主要来源于光刻胶配套产品。今年一季度,二者营收占比分别为64.41%、17.73%,相差悬殊。以目前营收结构来说,艾森股份主要收入来自于传统封装领域。

进一步深究发现,艾森股份外协与外购产品贡献了超六成营收。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报告期),公司外协、外购产品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8.32%、59.49%,58.52%,61.75%,自主生产产品仅占41.68%、40.52%、41.48%、38.25%,自产比重整体不断波动下降。

光刻胶产品近两年营收占比不断上升,但作为技术壁垒最高的电子化学品之一,其业绩支撑几乎全靠外购。报告期内,公司光刻胶销售收入中外购占比分别为99.91%、99.45%、97.30%、87.98%,自产比重分别为0.09%、0.55%、2.70%、12.02%。虽然自产产品收入比重不断攀升,但在光刻胶产品整体营收面前,仍显得微不足道。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技术进步、需求升级,半导体封装行业正逐渐从传统封装测试技术向先进封装测试技术过渡。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营收比重也是科创板上市考量的因素之一,但艾森股份却表现得差强人意。报告期内,其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63.49%、61.43%、58.47%和56.94%。

艾森股份“科创成色”:核心技术收入依靠外协 毛利率低于竞争对手

公司表示,电镀配套材料主要为锡球产品,近年来电镀配套材料中锡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电镀配套材料收入占比提高。故剔除电镀配套材料收入后,核心技术收入占营收比调整为89.29%、88.82%、92.92%、94.85%。

可自主生产比例低的弊端再次显现,核心技术收入中公司外协、外购产品占比30.92%、31.42%、28.32%、31.83%,近三成核心技术营收靠委外,艾森股份“专精特新”的属性是否名副其实?

应收账款占营收超4成 偿债风险高悬

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艾森股份的营收规模逐渐扩大。报告期内,艾森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76亿、2.09亿、3.14亿、0.88亿,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709.40万、2334.77万元、3499.04万元、658.33万元。

但公司的营业成本上升更快。2019年-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分别为1.12亿、1.34亿、2.22亿。主营业务成本占总成本分别为99.58%、98.40%、98.97%、99.80%。在主营业务成本结构下,直接材料费用占比近九成。

与此相关,艾森股份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也持续净流出,报告期内,分别为-1125.72万元、-4399.96万元、-1.09亿元和-3120.90万元。

同时,艾森股份的应收账款却在连年大增。截至各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7065.17万元、9155.31万元、1.29亿元和1.19亿元,占对应的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40.08%、43.86%、41.03%和136.13%,均超营收4成。

此外,艾森股份客户——东台立讯精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因公司申请破产清算而分别在2020年至2022年1-3月计提坏账468.86万元、377.63万元和377.63万元。

不仅如此,艾森股份的总负债在不断攀升,从2019年4622.70万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一季度19340.80万元,其资产负债率呈现走高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16.93%、15.55%、21.26%及31.07%。

艾森股份偿债能力也不容乐观。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账上资金仅2516.02万元,然而其短期借款6287.37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5.28万元,账面现金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低利润产品销售占比高 毛利率下降高

尽管近年艾森股份收入规模扩大,但公司盈利能力却被限制,需要面临毛利率持续下降的事实。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32%、35.87%、29.31%、23.74%,其中,相关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形势均较为严峻。对此,艾森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毛利率变动主要系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品收入结构变动的影响。

不可忽视的是,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毛利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为NMP(N-甲基吡咯烷酮)价格上涨导致去除剂类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作为去除剂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NMP现货价格在2021年快速上涨,导致去除剂类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由2020年的36.61%下降至2021年的7.14%。

同时,毛利率较低的显影液类产品收入占比提高较快,占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的比例分别为 24.17%、29.87%、32.53%和 48.89%。如此一来一回,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整体毛利率水平被拉低。

受困于成本高企,艾森股份在同行业间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A股市场上,上海新阳、安集科技、晶瑞电材和三孚新科与艾森股份具有可比性,报告期内,四家公司毛利率平均值为37.83%、37.11%、34.70%、33.38%,而艾森股份同期内均低于平均水准,分别为36.26%、35.81%、29.25%、23.71%,最新报告期内差距已一度接近十个百分点,毛利率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近年来,半导体产业具有高风险、研发投入大、不确定性大的特点,愿意冲刺IPO的企业多,但不少却陷入了上市难的境地。艾森股份的成色能否承受住市场与监管检验,《眼镜财经》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转载自眼镜财经,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上一篇 2022-11-07 12:42
下一篇 2022-11-14 12:37

相关推荐

  • 中科云网10年跨界一路亏损,状告股民抱怨言论,豪赌光伏眼高手低?

    从餐饮到光伏,中科云网 (002306.SZ)的跨界之路已经走了十年,仍然在追逐的道路上。十年间,公司扣非净利润全部为负,今年计划大手笔投资50亿的光伏业务,能否成为希望的曙光? 《财报,中科云网的财务状况非常吃紧,两项主业餐饮团膳与游戏缺乏起色,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为8000万元。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近日已经将承担互联投资者中的信心缺失。 跨界屡告失败 已与中科院“分手” 《资本市场上的热点概念。公司频繁追热点转型,一度被市场称之为“跨界王”。 例如,公司曾牵手中科院计算所,共同建立“网络新媒体及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这也是公司名字中“中科”的来源。但该项目一度宣告暂停,此后重新谈判也未有实质进展,甚至因为合作中的间隙走上诉讼。 2022年12月,中科云网披露,经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中科院计算所应向公司返还150万元意向金,并支付律师费及仲裁费等。 在今年的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还有股民提出质疑,现在公司与中科院没有合作关系了,为什么还长期使用“中科云网”这一名称?这样一方面很容易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治理没有尽职尽责。 五花八门的追热点转型,中科云网换来的是一地鸡毛。2013年至2022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在长达10年时间内持续亏损,经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来保壳。 主业难盈利 抛售资产“赌”光伏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科云网的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1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2844.67万元,同比下滑4560.33%。亏损主要原因系互联网业务新游戏产品前期市场培育投入较大,该板块导致亏损1716.75万元。 对于现有两项主业的前景,公司在相关公告中认为,餐饮团膳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对象包括企事业单位、医院、部队、院校等,市场容量较大,偏重于地域化、品牌化经营,异地或跨区域进入成本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此外,公司表示,存量游戏产品处…

    2023-09-05
    14.0K
  • 吕建明被罚百万,“牙茅”通策医疗翻车

    不严谨,终究是要出事的。 “牙茅”通策医疗实控人、百亿富豪吕建明,却因非经营性占用证监会对通策医疗实控人、董事长吕建明,信披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终于尘埃落定。 12月24日,通策医疗披露公告,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决定,对吕建明处于100万元罚款。 他到底是犯了啥事呢? 2021年9月29日,通策医疗董事会通过了一项议案,拟以全资子公司通策妇幼全部股权,参与通策壹号基金的投资,该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也是吕建明。 通策妇幼是通策医疗旗下的妇幼医疗业务平台。2013年,上市公司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开始合作设立生殖中心,拓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通策妇幼旗下已有浙江存济妇女儿童医院有限公司、杭州波恩生殖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妇幼保健生殖医学医院有限公司等3家经营主体。 虽然辅助生殖业务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家有关部门对其有严格准入机制,经营门槛相对较高。所以,存济妇儿等3家公司,对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整体贡献有限。 为了聚焦口腔医疗服务业务,同时,培植辅助生殖业务,公司遂决定以参与基金的方式,将通策妇幼置出上市公司。 经评估,通策妇幼作价1.43亿元,获得通策壹号基金28.6536%出资比例。 但是,各方对该笔交易,设置了复杂的流程。先由上市公司以1.43亿元现金,拿到通策壹号基金28.6536%出资份额,而后,再由通策壹号基金以同样的金额,收购通策妇幼100%股权。 这样问题就出现了。2021年10月19日,通策医疗向通策壹号基金支付了1.43亿元出资款,但同一天,通策壹号基金却将这笔钱转入了吕建明控制的其他主体。这些钱,经过多次转账后,最终被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直到12月30日,通策壹号基金才向上市公司支付了通策妇幼的股权收购款。 也就是说,从2021年10月19日至12月30日,上市公司的1.43亿元资金,被实控人吕建明非经营性占用,且未履行相关流程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信披…

    2022-12-27
    14.7K
  • 科创板上市公司泽达易盛欺诈发行,拟被罚1.51亿!或被强制退市

    泽达易盛(688555)成立于2013年,2020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

    2022-11-21
    15.1K
  • 以岭药业:靠一个单品热卖股价暴涨1倍多,未来路在哪里?

    近期的连花清瘟胶囊背后的母公司——电商类的销售渠道已经有了明显的涨价,在平时的基础上涨价40%,且部分地区已经没有财报,连花清瘟胶囊贡献了整个公司40.60亿元的业绩,占总公司营收的40.15%;再联系到今年上半年因为销量大增而获得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8.76%的数据,不仅让人有了新的疑问:是市场需要连花清瘟胶囊这么一款“神药”来用于防疫,还是背后有资本在炒作,拯救2022年下滑明显的销量? 前车之鉴的片仔癀“封神”后股价和业绩双双暴涨,不排除有人想让连花清瘟胶囊借新冠的机会登上神坛,但此时说连花清瘟胶囊是“神药”,恐怕为时尚早。 02、以岭药业业绩需要连花清瘟胶囊来拯救? 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在以岭药业的收入结构中,抗感冒类产品占营收比重45.87%,比去年的40.15%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以及连花清肺片的利率却达到了68.05%,可见其在以岭药业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今年初连花清瘟胶囊正是和新冠攀上了关系,销量节节攀升,为以岭药业带来持续上涨的销量,也拉动了股价的直线飙升。即便在9月份医药股整体回落的形势下,以岭药业股价依然不断上涨,到11月15日,累计涨幅达100.53%,堪称医药股中不折不扣的黑马。被新冠列入防疫的药品单,股价拉升,以岭药业随之寻求连花清瘟胶囊走出国门,开始在海外市场布局,以求打开新的销量格局。 今年第三季度,以岭药业仅3个季度就超过了去年一年的净利润,可见靠连花清瘟胶囊来拯救业绩,是以岭药业的最好途径。只是让广大股民和

    2022-11-17
    5.1K
  • 立讯精密:越是业绩暴涨,股价越跌

    最近的苹果秋季新款iPhone 14隆重上市,苹果新品背后的各种消息也日嚣尘上,包括其中的富士康大批人员返乡、果链中重要一环的歌尔股份订单被砍濒临破产,而作为仅次于富士康的另一个为苹果代工的供应商——立讯精密,同样也成了近期的焦点。 先是歌尔股份股价暴跌超过70%,市值一夜间蒸发60亿,然后直接跌停,随着为苹果供货的订单取消,不仅营收损失33亿,企业陷入混乱,2—4万人的大批裁员潮也接踵而来。更为戏剧的一幕则是苹果左手取消了与歌尔股份的订单,右手就把订单给了合作多年的立讯精密,而突然接手的后者因为准备不及,不得不采取直接到歌尔股份接人的措施,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歌尔跌到,立讯吃饱”的商场角逐戏。 按常规分析,被市场突然推向浪口风尖的立讯精密原本应该迎来一波股价涨潮,偏偏出人意料,股价反而下跌5.14%,让人非常费解。要知道即使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但这家一直靠模仿富士康、代工苹果等国际企业的“代工二当家”,在第三季度的业绩很是亮眼,多年的发展势头也很迅猛,大有对富士康取而代之的趋势,缘何因为接手了歌尔股份的订单,反而股价下跌呢? 抛开苹果供应链和苹果之间的貌合神离、各自“心怀鬼胎”不说,让广大股民和毛利率下降3.37%,净利率同期下降1.39%,受电子科技大环境影响,利润也在缩减。 谜底之二:何以业绩突出,股价不涨反跌? 在立讯精密长达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前期一直靠依附和模仿富士康,采取的如今的成就,其主要客户的苹果公司更是占据了总营收74.09%的比例,对苹果的依赖可见一斑,股价走势和发展方向也深受苹果左右。然而,苹果对于供应链上的合作公司并不是那么“放心”,相反,在前两年富士康提出涨价的诉求后,未雨绸缪的苹果开始在供应链上分化和孤立主要的供应商,一边是打压和缩减主要的供应成本支出;一边则是快速扶持新的合作对象,通过订单的分拆来减少对供应商…

    2022-11-16
    5.9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