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造车”:跟风还是另有远谋?

近日,海尔集团注册成立汽车相关新公司的一则消息不断发酵。这家名为“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横空出世,将此前海尔在汽车产业布局的“野心”进一步向外界袒露。

公开消息显示,在家电企业纷纷向汽车行业进军的赛道上,海尔的这一举措显然不是要“冲动”造整车,而是在其深耕多年的智能家电领域的基础上,向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一步大棋。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海尔在智能家电和工业互联网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是进入技术更加密集型的汽车行业,对海尔来说或许也是更大的挑战。

新公司卡奥斯“站台” 

近期,海尔集团在汽车领域动作频频。天眼查App显示,11月21日,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等。股权穿透可见,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海尔卡奥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持有后者51.2%股权,为其控股股东。

随着海尔成立汽车科技公司这一消息的发布,外界有关海尔造车的舆论也多了起来。

11月29日,针对“造车”传闻,海尔集团相关人士公开表示:“目前海尔正围绕汽车工业互联网生态进行布局,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他透露,目前海尔集团暂不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但不排除涉足汽车智能解决方案及汽车零部件相关业务。

为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赋能即海尔要建立家车互联新生态,而为其赋能的正是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海尔三十年技术的积累和工信部推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覆盖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业软件及工业APP开发、智能工厂建设及软硬件集成服务、采供销数字化资源配置等板块,面向家电家居、化工、汽车等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数字化创新等服务,是全国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目前,卡奥斯COSMOPlat已经连接企业90万家,服务企业8万多家。

海尔“造车”:跟风还是另有远谋?

这并不是海尔第一次涉及汽车领域。

2016年,海尔就已经围绕智能制造转型、智能汽车研发与应用、车家互联、新能源和智能化车辆应用推广等领域与汽车行业展开合作。

2021年海尔还先后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签订合作战略协议。通过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连接汽车制造相关企业,把车和家两个生活应用场景智能连接,从而实现万物互联。

今年8月份,有媒体报道:“海尔正在筹划造车,进入整车领域,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海尔集团相关人士回应,网络上传言海尔集团推出自有品牌汽车的报道不属实。海尔目前依托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与相关汽车企业共建汽车领域工业互联网子平台。同时,海尔将与汽车企业共同建立家车互联新生态。

对于此次成立的新公司,海尔集团相关人士称,目前,公司正依托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相关汽车企业共建汽车领域工业互联网子平台,目标在于赋能汽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同时,海尔将利用智慧家庭的技术和场景优势,与汽车企业共同建立家、车互联新生态。

和奇瑞的深度合作

海尔在汽车领域的深度合作,非奇瑞汽车莫属。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已跨行业帮助奇瑞汽车进行传统工厂优化升级。

2021年8月6日,卡奥斯COSMOPlat与奇瑞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首个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奇瑞主机厂、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卡奥斯与奇瑞共建的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规划三步走,第一步是打造智联超级工厂,即汽车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牵引奇瑞数字化转型;第二步是打造跨区域行业平台,实现区域快速覆盖,全面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三步是打造国际汽车行业“双跨”平台,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指导,向海外市场覆盖,形成国际化平台。仅3个月时间,平台就链接奇瑞上下游375家零部件企业,提高零部件企业不入库率10%,并成功入选2021安徽省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2021年11月18日,海行云平台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正式发布,海行云平台依托卡奥斯COSMOPlat业务模式、技术能力、生态资源和品牌效应,以及奇瑞成熟的汽车制造体系和产业链带动优势,是大规模定制模式在汽车行业的首次应用。

该平台通过“1+4+6+X”的模式,构建1个平台,赋能主机厂、上游零部件企业、下游经销商、其他离散制造4大类用户,沉淀出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6大能力,复制推广到X个汽车产业细分领域,加速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卡奥斯与奇瑞已规划打造青岛、芜湖2家汽车行业灯塔工厂,其中青岛工厂已申报新一轮灯塔工厂。该工厂基于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入5G技术,建立起透明可视的运营中心,打造出全流程透明、上下游协同、智能化运营的智联超级工厂解决方案,满足了汽车行业个性化、大规模定制的需求,能够实现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打造智联超级工厂是奇瑞迈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未来主机厂将承担奇瑞下一代主力车型,即“爆款”,平台建成后不仅服务于奇瑞主机厂,还将赋能上下游企业,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智能汽车的“蛋糕”诱惑

近几年,家电市场日趋饱和,且进入“微利时代”,业绩增长乏力,需求端、原料端的压力都不小,家电行业的转型日渐迫切。很多家电巨头想通过多元化扩张,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智能汽车作为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风口,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参与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40%的增长。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 2025 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但整车制造领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风险大,利润低。以创维汽车为例,作为较早入局的家电企业,2011年,创维集团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2019年成立了天美汽车,但该品牌影响力较低,销量也较惨淡。随后,创维直接以自身品牌命名,将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但后者销量依旧一般。

创维汽车联合创始人曾透露:“新造车企业头3年烧200亿元很正常,但创维从来没有这样烧过钱。我们去年亏损约2亿—3亿元,今年交付量上去后,预计亏损额会缩小,接近盈亏平衡。”

有了先行者的前车之鉴,家电巨头们开始不以造整车为目的。汽车产业链投入相对较小、技术通用,就被当做了新的产业增长点。例如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信集团、TCL科技等家电巨头都已布局汽车产业链。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已经从2016年3.46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9万亿元,增长近42%。

同样,海尔卡奥斯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尔造车主要在车联网与智慧家庭互联、营销渠道与智能驾驶在智能物流等场景上的应用等方面与车企紧密合作。而通过涉足汽车领域,海尔打通了生活与工作的连接,从而实现了家电行业的外延。

海尔的“智车”优势

《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杨冰认为,海尔以智能化、生态互联以及销售渠道方面为重点,不自己造车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前期投入,且风险更可控。海尔从“智家”向“智车”延伸也有一定优势:

第一,海尔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有良好的基础。海尔一直处于智能生活场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拥有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且已经连续4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海尔造车的方向。

作为全球唯一的场景品牌,三翼鸟自2020年发布以来成长迅速,如今已经成为海尔智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逆势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三翼鸟门店上平台占比增长146%、智家APP用户日活增长39%、智家语音用户日活增长157.5%。

11月25日,在成立两周年之际,三翼鸟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定位,从“全球首个场景品牌”聚焦为“智慧家庭场景品牌”,即成为从智慧家电出发,逐渐融合智慧家居、智慧家装的产品与服务,共同为用户提供智慧场景解决方案的智慧家庭场景品牌,引领用户智慧生活。 

同时,三翼鸟全面升级了“1+3+5+N”全屋智慧全场景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了更智慧的生活体验。

目前,三翼鸟已拥有400+智慧场景解决方案,包含了1000+生活场景,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生活需求;作为三翼鸟智慧家的核心,智家大脑已掌握2000+专业生活技能,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并进一步扩大线下门店布局,2023年,三翼鸟将整体布局3300+智慧生活体验馆,覆盖304个核心城市,加速智慧家庭入户。

第二,海尔拥有优秀的大数据模式。目前,海尔不仅拥有上亿用户数据的 SCRM大数据平台,还具备互联工厂等完善的制造体系,可用此来挖掘用户需求,从为产品找用户变成为用户找产品。当前端用户模型搭建好后,海尔后端的互联工厂生产制造体系,能够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转化为落地成果。对车企来说,车企会知道现在的大部分消费者的各类喜好之类的数据,海尔也会知道现在能消费得起汽车的人群,都有什么爱好。

随着万物互联的深入,车和家的关联也会变得愈发密切。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场景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家电联通已经成了必然,这也就意味着,智能汽车将会成为智慧生活的一部分。而家电企业布局造车,也是为了完善智慧生活,以及物联网生态。

第三,海尔可为汽车拓宽线下营销渠道。家电与汽车同样具有高客单价、低频消费、重度依赖口碑等消费属性,所以在有限的流量中,打通线上线下客源转化,实现流量最大化是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海尔线下体验店遍布全国,未来还将继续增加线下门店数量。汽车在家电门店展示并销售,海尔的传统门店或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销售渠道,有利于车企品牌的推广和产品的销售。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汽车制造作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无论从哪一个入口切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造车这条赛道上的竞争始终保持白热化,这对跨界而来的海尔有很大的挑战性。海尔能否笑傲“造车江湖”,也只能由时间能给出答案。

本文转载自财经齐鲁 文 | 王惠,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7444)
上一篇 2022-12-15 15:44
下一篇 2022-12-16 11:10

相关推荐

  • 容汇锂业转战创业板:业绩变脸风险高悬,行业分类“量身定制”

    眼镜财经》注意到,伴随新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快速提升,下游需求的提升助推容汇锂业业绩的快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容汇锂业的营收分别为5.06亿元、15.42亿元、59.1亿元;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3.7亿元、19.05亿元,业绩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容汇锂业的营收为59.1亿元,同比增长283.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05亿元,同比增长414.86%。 《眼镜财经》翻阅招股书说明书发现,2020—2022年,容汇锂业碳酸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分别为3.55万元/吨、8.23万元/吨、38.66万元/吨,碳酸锂相关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84亿元、7.98亿元、36.92亿元,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60.16%、52.66%、62.52%。 其电池级氢氧化锂2020年至2022年的售均价分别为4.88万元/吨、8.32万元/吨和33.59万元/吨,氢氧化锂对应的营收分别为1.32亿元、6.44亿元、21.81亿元,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05%、42.44%、36.92%。 然而,业绩增长的容汇锂业或将面临着业绩变脸的风险。 据容汇锂业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分别为22.95万元/吨、31.75万元/吨较去年38.66万元/吨、33.59万元/吨的销售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由于容汇锂业自身没有新三板挂牌时容汇锂业对自己的分类为“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20年12月容汇锂业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天齐锂业、盛新锂能等锂盐加工企业的分类则为“IPO公司的上市板块定位,不同上市板块的估值不同,估值高的板块不仅能够使IPO公司获得较高溢价,保荐机构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收益。整体来看,不排除容汇锂业的行业分类问题为IPO“量身定做”。 子公司环保问题未如实披露 招股书显示,容汇锂业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

    2023-06-08
    7.6K
  • 女儿随妈姓,华一股份IPO折射骨肉情

    近几年新新能源产业链概念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一股份)便是其中之一。2021年,其营收同比骤增339%,净利润同比骤增达1265%。 带着如此“华丽”的业绩,华一股份也开始“觊觎”IPO上市。拟募资8亿元,募投项目是年产11.65万吨的新能源毛利率却逐年上涨,踩中了高毛利和低研发相悖的逻辑陷阱。 除此之外,监管层还就实控人认定、供应商集中度较高、毛利率暴增等问题展开问询。 无业游民秒变“二把手” 股权结构方面,王振一、顾红霞夫妇为华一股份实控人。王振一持股46.33%,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顾红霞持股4.83%,二人共同持股51.16%。 顾琛、王小龙和王振宇为实控人王振一、顾红霞夫妇的一致行动人,其中,顾琛为实控人之女,王振宇为王振一的弟弟,王小龙为顾红霞的表妹夫。三者分别持股4.25%、1.54%和1.54%的股份。因此,实控人拥有58.50%的表决权。 乐居财经《穿透投资者的身份通过增资成为公司股东。 本次增资金额17778.60万元,新增股本510.00万股,增资成本为34.86元/股。 然而,仅仅过去8天,上述全部主体又签署了《解除协议》,约定《投资协议》项下的特殊权利条款已于2021年12月30日彻底解除,为IPO铺路。 二股东疑同业竞争遭问询 招股书显示,华一股份第二大股东奥克股份(代码)于2010年成功登陆创业板,是一家专注于环氧乙烯衍生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经营。已形成建筑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医疗健康、日用化学品四大业务板。在第一轮问询中,监管层就华一股份与奥克股份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提出质疑。 2020年11月,奥克股份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成为华一股份股东,持股35%。华一股份股改后,奥克股份向发行人董事会推荐1名董事、1名监事(任监事会主席)。 同年,奥克股份新能源材料业务达到批量生产阶段,涉及产品碳酸乙…

    2022-12-20
    8.9K
  • 杀入新势力前三甲,新能源汽车跑出一匹新黑马

    新新能源汽车的一匹新黑马。 据吉利汽车港交所公告,极氪已于12月7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AITO问界、极氪取而代之。 有意思的是,从时间维度来看,极氪的成立时间才不到两年,于2021年3月成立,如此年轻的品牌,竟也能进入新势力前三甲,极氪的成长速度不免令人疑惑。 快,是极氪的不二法则。 2022年10月,极氪首次月度交付过万,当月极氪交付1.01万台汽车,累计交付5.56万台,环比增长22.3%。 然而,极氪2021年3月才成立,2021年4月才发布极氪品牌及旗下首款产品——极氪001。但到2021年6月15日,极氪001 2022年可交付订单量已全部售罄,极氪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 不过从爆火到质疑不断,极氪也仅用了短短几个月。 比如首款车型极氪001还未上市,就因为交付时间延长、配置更改、标配变付费选配等问题,引来了诸多的负面舆论。 新车交付后,极氪001甚至还出现了车机系统卡顿、宣传的黑色天幕变成蓝色等问题,遭受不少车主吐槽。 可即便如此,极氪仍然热度不减。 2022年10月,第5万台极氪001 交到广州车主的手上,从零0到5万,极氪仅用了一年多。 对比蔚来、小鹏等其他造车新势力,从0到5万的时间均超过2年。极氪之快,令人咂舌。 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为扭转口碑,极氪做出了诸多改变。 今年7月,极氪就曾豪掷3亿,宣布将为所有极氪001新老车主免费升级高通骁龙8155智能座舱,以此解决车机系统开机慢、卡顿等问题。 按照极氪的说法,8155芯片比之前的820A芯片CPU算力提升177%、GPU算力提升94%,内存带宽提升100%,车机唤醒时间仅2s。 此次之后,从交付数据来看,极氪001自7月后进入疯长模式,从月销5千台到直接破万,极氪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极氪还站在了巨人的肩膀。 虽然是一个新品牌,但极氪其实由吉利控制,被认为是承担吉利新能源汽车攻坚和品牌向…

    2022-12-17
    1.7K
  • 新车变车模,自游家2.4万辆订单交不出车全额退款

    这两天,牛创新海马汽车(000572.SZ)为华为的角色。 在10月举行的新车NV发布会前夕,牛创ARPlay双系统,二者操作互不影响。内饰包括Nappa真皮座椅、全景天幕等。 智能驾驶方面,NV搭载双地平线征程5芯片,算力256TOPS。全系配备12个超高清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以及5个毫米波雷达。全系标配AEB(自动紧急制动)、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BSD(盲区监测)、LCA(拨杆变道)等24项AAD高阶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能够实现高速与城市L2级自动辅助驾驶。 整体来看,NV的堆料较为豪华,但各项指标都普普通通。业内评价,其依旧按照传统汽车制造的模式,靠大量采购现成供应商方案,缺少自研的技术创新亮点。 风云人物李一男 这次能坚持下去吗? 自游家的品牌热度主要来自创始人李一男。 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研究生第二年到华为实习,毕业后即加入了华为,两年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他一度被称为华为太子,任正非的接班人。 2000年,李一男出走,创办的港湾网络6年后被华为收购。此后他先后加盟

    2022-12-08
    3.9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