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植发再度冲击IPO:多项指标下滑,屡次被监管处罚

近日,大麦植发更新招股书,继续冲击港交所上市。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大麦植发是中国在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行业内首家通过使用种植笔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

大麦植发再度冲击IPO:多项指标下滑,屡次被监管处罚

相较于2022年6月29日递交的上市资料,这次大麦植发更新了2022年1-7月份的数据,这期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约为4.69亿元和1171.4万元,各自较2021年前七个月减少19.53%、57.72%。

除了业绩明显下滑,大麦植发约半数收入投入营销揽客,且公司的毛利率、客单价持续下滑,退款率反而逐渐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大麦植发曾因虚假宣传被监管处罚,因“虚假宣传、植发失败”等原因被消费者投诉。此种情况下,大麦能否成为继雍禾植发之后“港股植发第二股”,仍值得进一步观察。

天眼查显示,大麦植发成立于2015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是中国首家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在全面的问诊及诊断的基础上,公司为脱发患者提供定制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服务),力求有效防止脱发恶化,促进毛发生长。

市场地位方面,大麦植发在国内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较为领先。按2021年收入计,公司在一线城市占据5.2%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整体植发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7%。同期,大麦植发医疗在一线城市的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7%,在中国整个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3%。

根据资料,医疗养固服务一般指由持牌医疗机构提供的非手术治疗,以解决各种头皮及毛发问题,如脱发,发质细软,头皮瘙痒及头皮出油等。

大麦植发通过三类医疗机构(包括诊所、门诊部及医院)提供服务,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经营33家医疗机构,包括19间诊所、12间门诊部及在哈尔滨和北京的两家医院。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大麦植发的扩张速度有一定放缓。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1-7月公司分别成立了10家、4家和1家新的医疗机构。

除了医疗机构规模,限制植发机构产出的还有专业医疗人员数量。具体而言,大麦植发的诊所至少配有一名主治医师;门诊部至少配有五名执业医师,包括至少一名主治医师;及医院至少配有六名主治医师。

目前,公司拥有176名注册医师及619名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包括33名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73名主治医师、64名执业医师及6名执业助理医师。

按收入划分,大麦植发的收入来源分为手术植发、非手术养固、商品和服务。其中,植发手术仍是公司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截至2022年前7个月,该部分营收占比达76.6%。而大麦植发的养固服务收入占比逐渐从个位数提升至两位数,2021年及2022年前7个月,养固服务收入占比分别达21%、23.4%。

财务数据方面,2019至2021年,大麦植发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7.47亿元、7.64亿元和10.2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01万元、6956万元和6612万元。

2022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2021年增收不增利的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大麦植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约为4.69亿元和1171.4万元,各自较上年同期减少19.53%、57.72%。

招股资料显示,与2021年同期相比,自2022年1月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客户到店量短暂下降,业务增长暂时放缓。

大麦植发表示,自2022年8月以来,局部爆发的COVID-19病例导致医疗机构受到暂停运营限制,并对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短期不利影响。

例如,公司患者总就诊量由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的五个月约11.14万人次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约9.23万人次。

同时公司提示称,目前国内毛发诊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公司未来的增长及扩张战略,可能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得益于“秃”如其来的颜值焦虑,大麦植发所处的植发产业已成为百亿级别市场。

据国家卫健委及《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脱发人口约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到2026年底,将进一步升至3.43亿,占总人口比例也将提升至24.2%。

另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植发服务市场已从2016年的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预计将按复合年增长率22.1%增长,到2026年将达470亿元。

面对这一广阔市场,众多植发品牌通过烧钱营销来教育市场,以推广植发以及养固服务。数据显示,早一步上市的雍禾医疗,2021的营销和推广开支为10.73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比例49.5%,而全年研发支出费用仅为1416.3万元。

大麦植发同样走的是“重营销轻研发”之路。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2年1-7月份,公司投入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达到约5.01亿元、3.99亿元、5.21亿元和2.1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7.02%、52.2%、50.98%和45.09%。

而同期,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650万元、460万元、480万元和290万元。

从公司的员工人数也可以看出其“重营销”的一面。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大麦植发共有2094名员工,相较上次招股书披露时的2272人减少178人。其中最新的人员构成中,销售及营销人员占比最高,达到893人,占总人数的42.6%。

对于营销的重视,大麦植发在招股书中强调,“鉴于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我们认识到有效教育市场及推广我们品牌的重要性。我们的营销策略主要侧重于市场教育、品牌广告及客户获取。”

有业内人士表示,植发生意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其主要围绕医生人才储备、机构以及流量三方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必须通过营销去驱动流量的转化。

高额的营销费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公司的利润空间。2019-2021年,大麦植发的毛利率超过70%,但其净利率不足10%。

具体来看,2019年至2022年1-7月份,大麦植发的毛利率分别为79.8%、75.9%、70.9%和62.9%,同期净利率分别为-2%、9.1%、6.5%和2.5%。

同样也可以发现,报告期内大麦植发的毛利率呈现下滑态势。对此,招股书解释称,公司的总毛利率受到每条所经营业务线的毛利率影响。

目前情况下手术植发业务毛利率更高,报告期内均超过60%,非手术养固业务毛利率则仅为40%左右。

整体毛利率下滑,正是由于占营收大头的手术植发业务的交易价值降低。大麦植发称,该类服务的交易价值降低的原因是公司不断加强努力,开发及推广非手术治疗服务,将其作为植发的联合疗法,这将减少植发面积,从而降低每次植发手术的交易价值。

其结果便是,患者的毛囊移植量和平均售价均逐年下滑。据招股书,于业绩记录期内,每位患者的平均毛囊移植量分别约为2850根、2650根、2460根和2350根,对应期间每根毛囊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0.5元、9.7元、10元和9.8元。

但综合来看,目前消费者接受治疗时仍然需要花费不菲的费用。报告期内,公司患者的手术服务人均支出分别为3万元、2.58万元、2.47万元和2.31万元。

对于客单价下滑,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田亚华认为,植发与其他医美手术相比,门槛更低,所以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赛道,市场规模增速比不上植发机构开店增速。并且,机构需要花费大量的广告费用吸引和教育消费者,导致净利率低。

他认为,未来植发机构只有做大做强品牌,减少对渠道商的依赖,降低营销费用,才能真正跑出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植发属于医美经济的一部分,但不同于其他医美项目,植发手术服务属于一次性消费,复购率几乎为零,这一方面需要商家不断去营销获得新客户,另一方“一锤子”买卖的性质也导致行业乱象丛生。

来自武汉的周女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2022年3月份,她从直播平台上看到大麦微针称可以给顾客免费试种200个毛囊单位,从小头发稀疏的周女士决定试试。

“咨询时医生告诉我,200个毛囊单位相当于一个硬币大小的面积。”但是令周女士没想到的是,大麦微针接诊医生未征得其同意,便直接将周女士后脑勺的头发剃掉了接近整个手掌大的面积,这导致作为主播的她无法直播最终辞掉工作。

对于大麦微针的医生为何剃掉那么多头发,周女士认为:“试种是免费的,机构无利可图。大麦微针就是为了逼我当天交钱,进行整个发际线种植。”

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针对大麦微针植发虚假宣传、手术失败、种植效果不理想和乱收费等方面的投诉。

此外,大麦植发近年来还受到了多次处罚。其中,2021年8月,宁波大麦因微针种植案例存在虚假宣传,而被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罚款3万元。

2021年9月,杭州大麦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情况下,发布的广告中包含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被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大麦植发招股书也显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有6家服务机构因违反医疗广告相关适用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

本文转载自雷达财经,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23-01-03 18:52
下一篇 2023-01-06 17:02

相关推荐

  • 科力股份IPO:“区域+客户”双重依赖,曾多次被行政处罚

    科力股份自被北交所受理材料以来,共经历三轮问询。公司业绩稳定性、产品质量风险、采购情况披露、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均是关注重点。

    2024-08-21 资本
    1.8K
  •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2024-06-04
    3.5K
  • “成都智造”杀出黑马 瑞迪智驱是如何炼成的

    今日(5月13日),瑞迪智驱(301596.SZ)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作为“成都智造”杀出的一匹黑马,瑞迪智驱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未来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主战场,它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一番精彩? 这个生产商“行业中少有” 瑞迪智驱来自成都市双流区,全称“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书中,它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我国自动化设备传动与制动系统零部件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是“行业中少有的”同时拥有电磁制动器、精密传动件和谐波减速机产品的生产商。 ⬆️ 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了解自动化设备领域的,至此可能已看得一头雾水:这是啥?这又是啥?这都是啥? 在揭开这些产品的神秘面纱之前,让我们先从熟悉的电梯说起吧。 为了让运行中的电梯准确地停在每层楼,确保进出的乘客和精准的楼层对接,我们需要使用到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就像汽车需要刹车来停止一样,电梯也需要一种特殊的“刹车”来确保它可以在正确的位置停下来。 这个重要的安全设备,就是电磁制动器。 电梯日常的上上下下,需要它。在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时,失控或者发生电力故障,就更需要它来迅速制动电梯,以防止发生意外。 通常来说,一部电梯需要使用2-4个电磁制动器。你可以闭着眼睛想下,这个产品的市场有多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内电磁制动器产品历史上一直为国外垄断。目前我国很多的高端电梯所用的电磁制动器,仍以进口为主。 而瑞迪智驱作为较早从事电磁制动器自主研发的企业,通过多年不断的技术和工艺钻研,它生产的电磁制动器已成为中国电梯领域的主流制动器品牌之一,达到了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等水平。 凭借在电梯制动器上丰富的技术储备,天府财经网注意到,瑞迪智驱还成功突破了长期由国外品牌占据的高空作业平台车市场,并开始批量供货。 除了电磁制动器,瑞迪智驱的主要产品还包括精密传动件、谐波减速机等,它们都是自动化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 以机器人…

    2024-05-13
    7.0K
  • 湃肽生物终止IPO :奇葩格局!华熙生物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

    今年6月份,市场上还在等着A股迎来“美容肽第一股”,半年后,由多家上市企业加持的湃肽生物就收回了扣响A股大门的手。 就在12月27日,深交所公告显示,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已撤回其创业板上市申请。此举根据《深圳证券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 据悉,2023年12月22日,湃肽生物向本所提交了《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交易所提交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这是一家拥有诸多光环的企业:客户团强大,其中包括了上市化妆品企业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赛道火热,时下备受关注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原料药是湃肽生物的产品管线之一……但这也是一家颇具争议的企业:前5大客户中,有4个是自家股,以其中的华熙生物为例,除了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产能利用率偏低仍要募资新增生产线产能…… 湃肽生物的IPO审核程序。 因为湃肽生物的IPO,作为股东的投资者问及相关问题,也收到了不少关注度。10月中旬,投资者还在问及相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湃肽生物的股东名单中,珀莱雅和华熙生物都是2022年6月,基本是在IPO申报前12个月突击入股。 现在,湃肽生物撤单,股东们着急吗? 01

    2023-12-28 大健康
    3.2K
  • 冲刺IPO的货拉拉为何连续被约谈?

    商业利益向左,司机权益向右,平台如何做好“端水大师”?

    2023-12-27 TMT
    5.6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