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踩刹车+疫情影响 贵州茅台一季度业绩增幅同比下滑

4月16日,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的经营数据,非常靓丽,实现营收391.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净利205.2亿元左右,同比增19%,超预期实现2023年度开门红。

这是贵州茅台自2022年起再度发布一季度主要业绩预告,利润增幅再次超过营收增幅。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茅台酒首次年度营收破千亿之后的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超出年度目标预期,显示出茅台超强的品牌实力,更展现出中流砥柱的行业担当,以盈利的高确定性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不过与2022年一季度经营数据相比,今年一季度在业绩增幅方面出现下滑,2022年一季度,贵州茅台营收322.9亿,同比增长18.43%;净利润172亿,同比增长23.58%,财今龙门阵就此咨询了两位酒业专家。

酒类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在接受财今龙门阵的咨询时指出,“茅台一季度业绩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下滑,既有疫情放开之后社会面的防疫、流感对于酒类消费的影响,也有茅台本身战略转变的主动选择,在渠道库存过高、预期减弱的环境下,茅台从单纯追求业绩的高增长到追求结构性的稳增长,从而降低经营风险是主要原因。”

酒业专家肖竹青对此表示认同,他向财今龙门阵表示,“茅台集团考虑到中国白酒行业社会库存过大,尽管茅台酒供不应求,作为白酒国企龙头企业依然考虑社会责任,为缓解社会分销伙伴资金周转压力,控制了发货节奏,肖竹青还认为一季度各个区域受疫情影响,消费恢复程度有差别,茅台在局部区域控制了发货节奏,此举是为了维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此外财今龙门阵注意到,早在3月底的一次市场调研中,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就曾表示,一季度的增长与市场一线营销工作展现的良好精神状态紧密相关,希望一线营销继续以拼搏姿态,团结奋斗,为构建“大集团一盘棋”市场营销新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际上今年以来,贵州茅台几乎每个月有两场以上的活动,持续维持品牌的热度。肖竹青认为,伴随着交流和流通秩序的有效恢复,中国主流商业精英社会交流频率将恢复频繁,作为中国主流商务交流活跃度晴雨表的茅台酒销售业绩将进一步体现了经济复苏带来消费活跃,因此肖竹青预测二季度贵州茅台业绩更值得期待。

本文转载自财今龙门阵,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上一篇 2023-04-30 11:48
下一篇 2023-05-04 11:31

相关推荐

  • “抢茅党”要失业了

    6月11日,茅台批价持续下跌,各系列茅台酒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跌。电商平台上,飞天茅台价格已低至2288.5元/瓶。持续下跌的价格引发茅台股价波动,市值单日蒸发630多亿元。黄牛在茅台交易链条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电商平台规则调整导致黄牛利益受损,间接反映了国内白酒行业正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茅台近年来频繁联名推出新产品,但并未显著提升业绩,反而可能稀释品牌价值。此外,茅台高层频繁变动导致发展战略摇摆不定,对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新任董事长张德芹提出“三个服从”发展战略,旨在稳定茅台酒价格和改革直销渠道,但实际效果尚待观察。总体来看,茅台作为白酒龙头仍具有发展潜力,但当前市场环境下需时间消化阵痛。

    2024-06-20 消费
    5.2K
  • 喧哗中的坚持 舍得酒业70亿营收的含金量

    在一片沸腾的产业喧哗中,一个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又该怎样乘风破浪并稳健前行? 刚刚披露了2023年年报的舍得酒业(600702.SH),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据年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比增长1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5.09%。 在去年复杂的经济和消费环境下,舍得酒业的这个成绩可谓来之不易。 要知道,2023年是中国酒业新周期的“转折之年和分化之年”。 这是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的。同时,该报告预测:随着产业结构和产业周期进一步深调,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酒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倍增。 对于舍得酒业交出的这份经营答卷,资本市场自然给出了积极回应。 中泰证券的研报就认为,舍得酒业年报符合预期,收现回款质量较高,维持“买入”评级。 3月21日上午开盘,白酒指数发力上涨。舍得酒业涨逾5%,其他酒企如泸州老窖(000568.SZ)、今世缘(603369.SH)也涨逾2%。 01 持续增长的秘密 舍得酒业的营收得以持续增长,与一个“战略”有关。 据2023年年报透露,那就是“老酒战略”——正是公司持续推进该战略,老酒品质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品质之上,唯有老酒”。2019年,基于生态酿酒、坛储技艺等多重领先优势,舍得酒业率先在行业里提出了“老酒战略”。 可以说,“生态”+“老酒+科创”,搭建起了舍得酒业产品品质的护城河。而始于明清至今仍升腾着酒香的泰安作坊、国家级非遗技艺加持下的“六老技艺”、原坛原酒原址的贮藏方式,则融合凝聚成为老酒价值的重要内涵。 舍得酒业在“老酒战略”上的真实与坚持,映射在企业经营上,就让它拥有了某种坚定的力量。 从产品在终端市场的表现来看,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实现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15.96%。 “老酒战略…

    2024-03-22 消费
    4.7K
  • 一文探究于成龙窑香酒和于成龙的历史渊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对唐朝杜牧的这句诗都不陌生。 可是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的是,山西杏花村是中国酒与酒文化的发祥地。杏花村酿酒历史悠久,地理条件独特,具有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人杰地灵,酒香味美,其酿酒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的商周时期。著名的汾酒就来自杏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无与伦比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汾酒这份千年传世佳酿。 于成龙窑香酒,传承于440多年的于家老酒坊。而于家老酒坊最早正是师出杏花村。 品牌历程——发端 公元1576年,于成龙祖父于采根据在杏花村的酿酒工作经历,返乡在永宁州于家山庄(今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创建于家酒坊。 水是酒之血,水必得其甘。于采坚持用“松泉”酿酒,一支延续至今。在北武当山脚下有个松泉村,该村国从北武当山脚流出的一股清泉而得名。水源旺盛、清澈甘冽、系玄武纪生成的自然水源,水体纯正无杂质,色泽清冽,富含有多种微生物营养元素,最符合人体需求,属于一级优质水源。 据现存于北武当山南天门前“朝圣”石牌坊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勒石碑文记载:“龙王山在冀永宁州城北百余里,东峙太行,南屏条霍,孟门浩荡而西沃,恒岳连云而北枕。至万历九年,海岳效灵,半山涌出井泉,其味若醴,居民病者饮之即愈。”松泉村东侧有一名叫“丹庄”的山梁。于成龙龙的爷爷于采在世时,就把这道山梁开垦成自家的田地。然后,借用松泉村的这股清泉采用古法酿酒工艺,用纯粮酿造白酒,一直延续下来。 品牌历程——传承 公元1640年,于成龙主持于家酒坊。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的于成龙,始终坚持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精神,为国为民,以“绝不昧天理良心”为己任,一心为天下人酿美酒。他十分注重于家老酒的品质,不光在酿酒原料上严格把关,而且对酿酒技术精益求精,很有造诣。 1681年(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回乡期间,将广收的酿…

    2024-03-15
    914
  • 于成龙窑香酒庄,源于1576年于家酒坊

    于成龙窑香酒庄,位于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山西吕梁。现旗下拥有北武当山非遗窑香酒庄、七星泉非遗窑香酒庄2大生态酒庄,于氏非遗古法研究中心、窑洞缸藏中心和数字营销中心3大中心,集研发、酿造、储存、销售、农业、文旅康养于一体,2021年荣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产自清香型核心产区,酒庄与汾酒基地仅一山之隔 吕梁有着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的蒸馏史和300年的品牌史,是中国白酒行业的奠基者,也是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更是白酒发展的活化石。2017年11月19日,吕梁被评选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这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地下水源和悠久的高梁种植历史密切相关。于成龙酒业毗邻北武当山地处吕梁白酒核心产区 (与汾酒基地仅一山之隔)。 山西于成龙窑香酒庄,位于山西吕梁方山县北武当镇于成龙产业园区,在于家老酒坊原址复建,毗邻北武当山,山谷腹地,空气清新、山泉清澈、植被茂盛,属国家4A景区和旅游康养胜地。生产二部七星泉酒庄位于山西临县东王家沟东侧山谷宝地,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七星泉酒庄,村中白恶纪时代的泉水汩汩不息,泉水甘甜,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适宜酿酒。 酒厂总投资1.5亿,年产能5000吨,西北独有的百米黄土藏酒窑洞三十余个,数字营销中心拥有专业营销团队300名,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DT营销管理系统和创新营销模式。 源于1576,于成龙窑香酒庄历史传承 于成龙窑香酒庄,最早源于1576年的于家酒坊,清香型白酒重要的一脉。师出杏花村,于家酒坊落子北武当山。根据北武当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文等主客观因素,于氏家族世世代代不断改良酿酒技艺,最终形成“古粱、古泉、古曲、古艺、古坊、古藏”六古为要义的于氏六古古法清香工艺,所酿美酒具有独有的“窑香”特色,成为清香型白酒的一个重要分支。 于家酒坊最早师承古汾州杏花村。明嘉靖五年(1526年),于成龙…

    2024-03-15
    1.1K
  • 清香起势回暖之势,经销商选择窑香酒的5大理由

    从事白酒行业的人都知道,近年来,清香回暖之势愈发明显。 事实上,数据也能很好的说明问题。据尼尔森IQ零售研究数据显示,2020-2022年,清香白酒在全国商超渠道白酒品类销售占比分别为7.7%、8.5%、10.2%,三年间稳步上升。

    2024-03-15
    1.2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