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很多大搞“多元化”的企业最终结局都是草草收场,究其原因是隔行如隔山,尤其是彻底转型其他领域,能够实现顺利转身的十中无一。
光伏行业跨界玩家中,不得不提江苏阳光(600220.SH),这家公司位于江苏无锡,其实控人陆克平数次大手笔投资光伏产业,但均未能获得成功。
去年公司在220亿元项目后,光伏业务从内蒙古转向了宁夏。《碳中和日报》注意到,江苏阳光宁夏项目进度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光伏项目仍然在筹备阶段,还没有正式落实开工建设阶段。
江苏阳光的“光伏梦”似乎还停留在纸面上。
项目辗转两地,进展不顺计划“缩水”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阳光成立于1994年,于1999年上市,是国内知名毛纺企业,此外还涉及服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其实在十几年前,江苏阳光曾投资设立的控股子公司宁夏硅业于2006年至2012年间从事多晶硅业务,2008年,因多晶硅市场低迷,宁夏硅业停产,并于2013年进入破产程序,2016年破产程序完成,2019年注销工商登记。
去年,江苏阳光抛出重磅投资计划,公司拟在内蒙古设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光伏业务,注册资本20亿元。
一个月后的4月22日,公司进一步披露,与包头市政府、包头市九原区政府分别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拟投资200亿元在包头市投资建设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约2000亩,建设“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
至此,公司正式官宣全面向光伏领域转型,合计投资高达220亿元。
但在这之后,公司项目进展颇为不顺——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终止内蒙古对外投资事项的公告》显示,在与包头市政府协议签署后,公司因为产业政策、地方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等有关客观因素,投资所需条件在包头不能尽快实现,无法按照前述《投资合作协议》立即开展项目。
这一公告为江苏阳光的包头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后,江苏阳光公告披露,拟由全资子公司宁夏澄安与宁夏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拟在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和年产10GW拉晶切片、10GW电池片和10GW组件项目。公司拟先行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项目投资金额约50亿元。
《碳中和日报》了解到,此次宁夏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开工,工程建设期1.5年,投产后第二年达产,预计项目实施分为六个阶段。
但江苏阳光宁夏项目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项目内容都出现了缩水——从内蒙古项目的220亿变为了50亿,10GW光伏电站项目也消失不见。
光伏上游价格战恐“逼退”新玩家
《碳中和日报》观察发现,目前光伏行业正从“拥硅为王”到艰难维持成本线,仅用不到两个季度。
今年一季度,硅料价格尚在20万元/吨上下,而到本月已经跌破10万元/吨的均价,6月底才出现企稳迹象。
根据硅业分会最新消息,6月最后一周,N型料成交均价7.37万元/吨,环比下降0.27%;复投料成交均价6.75万元/吨,环比下降0.88%,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57万元,环比下降1.05%。
供应方面,1-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共计53.01万吨,同比增长90%,加上6月硅料产量预计在12.5万吨左右,上半年多晶硅产量达到65.5万吨。
库存方面,根据根据第三方机构InfoLink在6月中旬报告,硅料环节现货库存规模,预计已累积至12-13万吨/月,即相当于一个月的新增产出量规模,在此规模堆积下,库存仍难以快速消化。
上游价格见底后,组件价格降幅明显。根据InfoLink指出统计,出清库存售价已来到1.3元/W左右的水平。
也就是说,目前光伏上游的新晋玩家恐将面临很大的盈利压力,而对于此时江苏阳光来说,大举进入一场“不赚钱的买卖”可能并不现实。
截至一季度末,江苏阳光的货币资金只有4.02亿元,总资产50.36亿元,净资产21.53亿,投资额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水平。此外,公司还有高达近20.79亿的短期借款。
而根据江苏阳光公告,本项目新增建设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为14%,剩余为银行长期借款。银行长期借款为39.61亿元,长期借款年利率为6.5%;流动资金自筹比例为30%,流动资金借款为2.4亿元,借款年利率为6.5%。
而按照江苏阳光的规划,该项目生产高纯多晶硅为49500t/a,价格为12万元/t(含税),碳头料500t/a,价格按照2万元/(t含税),产年营业收入预计为52亿元。经测算,生产期内,项目产年平均利润总额为19.63亿元,达产年平均净利润为17亿元。因此,项目整体可行。
然而,当时的估算标准已然不适用于现阶段市场环境了。
一季度业绩欠佳,后续经营能力有待修复
除了账面资金欠缺外,江苏阳光的财务压力也较大。2022年,江苏阳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平均为2.28次/年、1.49次/年,不如毛纺行业的平均水平4.1次/年、1.7次/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5亿元,这也与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同比增72.89%)、面料库存(同比增31.33%)大幅增加的情况一致。
今年一季度,江苏阳光遭遇营收、净利双降——公司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减少1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95.5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碳中和日报》了解到,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受需求不振影响较大。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小压力,但内生动力不足带来的挑战也很紧迫。从江苏阳光的财报来看,创新动力疲软、活力缺乏的问题存在多年,成为制约企业整体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逐年下降,从0.18亿元降至0.125亿元,2022年较2021年下跌8.44%。期间尽管有疫情影响,营收和利润下滑影响到研发费用的投入,但在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四项费用中,研发费用的数额始终保持最低。对标公司提出的“四高”发展战略,这样的数据显然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障。
江苏阳光还存在关联方销售额占比持续攀升的问题。江苏阳光的前5名客户销售额近年来在10亿元上下波动,占其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其中排名第一的客户,也是其关联方——江苏阳光服饰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占年度总额的比例逐年攀升,从2017年的26.33%增加至2021年的40.11%,2022年有所下降,但整体而言存在对单个客户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重重风险之下,江苏阳光的“光伏梦”何时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