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灿烂悠远,享誉全球,而宣纸作为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载体,不仅技艺精湛,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更是承载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在华夏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造纸技术的发展以及机械化的大面积使用,宣纸作为曾经最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经逐渐走向失传,南商所作为现如今文化传播的平台,为了能够更好的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大刀阔斧向“非遗”迈进,以行业领航者的姿态,传播宣纸文化。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它比古埃及的纸莎草纸更加光滑细嫩,它比羊皮卷更加绵软透明,它不愧为“千年美纸”、“纸中之王”,而且它还“韧而能润,光而不滑”。2009年9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创始人相传为蔡伦的弟子孔丹。东汉造纸家蔡伦死后,在皖南以造纸为业的孔丹很想造出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青檀树经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宣纸。也因之,在宣纸的起源中,有以青檀树皮为原料之说,宣纸中的珍品“四尺丹”,也是为了纪念孔丹。
“宣纸”一词在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记载:“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事实上,在此记载之前就已将宣纸作为贡品了,只是没有明确定名而已。
到了宋代,随着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宣纸需求大增,宣州各地所产宣纸供不应求。
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小岭曹氏族谱》序言记载:“宋末争攘之际,烽烟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为生计”。
宋 李公麟澄心堂纸绘《五马图》(局部)
元代建立后,山水画派冲破传统宫廷画法的桎梏,提倡山水写意和泼墨豪放的技法,宣纸为此画法提供了广阔的发挥和想象空间,其作为画家们发挥的基本工具而被重视起来。
明代,泾县宣纸步入重要的发展阶段。工艺日趋成熟,品种花色日愈增多,尤以宣德年间制造的宣纸最佳。
清代,泾县宣纸生产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乾隆盛世时期,临书题字风气大盛,对宣纸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但好景不长,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泾县一带辗转对战10余年,纸槽大部分被毁坏,原料基地荒芜,同治后宣纸业复苏。大约在19世纪后期,泾县宣纸在国际展览中获奖并传入欧美各国,引人注目,曾一度成为联系各民族友谊的文化纽带。
宣纸有“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美誉。宣纸温润如玉、绵韧柔软,搓折无损。其用于书画,润墨性强,层次分明,可将墨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宣纸还耐老化,防虫蛀,耐热耐光,适合长期保存。除题诗作画外,它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较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正所谓“纸寿千年”。
此次南商所与宣纸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光华大师携手,推出非遗十周年纪念宣纸,此款宣纸为曹光华大师亲手特制,集中华宣纸之精华,非常难得,不仅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而且收藏价值也非常高。目前该宣纸已经上市交易,喜爱宣纸文化的会员可进行选择性收藏。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