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关注了安徽安贵交易中心和内蒙古弘山交易中心等交易场所涉嫌违反国家政策,进行违规一天内多次买卖产品的T+0交易、旗下会员单位涉嫌诈骗投资者等问题。
在2011年和2012年,国务院曾先后两次发文,明令禁止交易场所采用T+0模式进行交易。2015年,国家多部委也曾下达文件要求对此类交易所进行清理整顿。然而这些交易所又将产品改头换面,变成邮币卡,其本质依旧不变。为什么国家多次发文,地方交易所依旧“顽强地”继续运作呢?
2015年,湖南的投资者李先生在他人的介绍下,得知投资所谓“原油现货”买涨买跌都能赚钱,便通过湖南华夏商品交易市场的会员单位――湖南途昊有色金属经营有限公司签约,投资“华夏油”产品,李先生说,他在所谓投资指导的建议下,投资金额很快亏损。
不仅是湖南这一家交易所,近年来央广新闻热线上,各地关于投资现货原油、金属、沥青等产品遭遇反向指导而蒙受巨额亏损的投诉络绎不绝,由多部委组成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清理整顿下,金属、原油类交易偃旗息鼓,但他们又更换“马甲”,开始炒作邮币卡等产品。其手法如出一辙。
上海的吴阿姨和妹妹通过朋友介绍,在安徽安贵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现货市场进行了“成都81年粮票”的电子盘交易,在交易员的介绍和指导下,她们在71元的高位买入,随后,产品跌到了如今的2块钱……
随着今年年初,“清理整顿办公室”再次下发文件,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交易场所会员、代理商等比照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对交易场所新的一波清理整顿正在进行,报道提及涉嫌违规交易的安贵现货市场已经停盘,接受清理整顿,湖南华夏商品交易所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与此同时,还有上百家交易场所被列入黑名单,银行账户被冻结。但是前几年,国家下达过类似文件,是否得到了地方监管部门的执行?
早在2011年11月,在《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发布、联席会议成立之时,全国就掀起了一场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风暴。截至2013年底,经过清理整顿,全国各类交易场所关闭了215家,保留了820家。不过,到了2016年,据媒体统计,违规交易平台的数量不降反增。
作为湖南现货市场的监管单位,湖南省商务厅多年来进行了哪些监管?一位负责该领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文件与当地监管脱节,不仅是在湖南,全国各地在实施上都有很大困难:“全国造成这种非常被动的局面,和政策的制定、监管脱节有很大关系。执行政策遇到的问题就是企业已经存在,证监会制定了文件,交由各地人民政府监管,人民政府只能交给各地省直部门做,不管是否合理就分布下去。按常规说,证监会出台的文件,要由省里的证监局牵头,谁签署的文件谁来执行,这就是脱节。证监局只在省级层面才有,没办法延伸下去。”
一位长期从事期货行业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规范现货市场的文件虽然早已出台,但由于地方市场多是由当地政府批准的,再交由政府监管,难度较大:“执法部门也不严格,地方上的这些交易所本身就是地方政府批的,政府去剪彩的,那让它去管?谁的孩子谁抱,怎么能呢?”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