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交易场所是近年来的风潮,即使目前清理整顿期间,仍旧不少企业或个人在等待清理整顿结束后重新批复各类交易场所。那么,到底哪些人在报批各类交易场所呢?
如:早期的交易场所基本都是这个情况
2、各类产业行业协会组织旗下大型企业共同发起建立
如:云南咖啡协会
3、产业聚集地政府主导当地大型企业统一发起建立
如:这个国内部分地方的城市投资集团或是金控集团
4、各地保税区、自贸区管委会招商引资鼓励所在地企业或外地企业建立各类交易场所,这个情况在早年的保税区特别多
如:天津保税区
5、各地政府鼓励当地大型企业参与建立各类交易场所或周边配套
如:某地鼓励当地几家知名大型家电企业参与了建立了当地的交易场所清算中心
6、上市公司为了迎合热点或是集团公司布局主动建立交易场所
如:长江国际、紫金矿业、腾邦国际、南京医药(已退)、珍宝岛、深圳华强等
7、期货公司为集团公司业务全面化主动建立交易场所
如:迈科期货
8、互联网企业主动建立交易场所或入股/收购交易场所
如:网易、阿里巴巴等
9、银行、第三方支付、大型多牌照金融集团建立交易场所
如:平安集团(银行)、山东赢联网络(第三方支付)、重庆易极付(第三方支付)
10、交易场所倒闭或合作不愉快,旗下会员单位主动寻找关系网络建立交易场所
数量众多
11、传销人员、诈骗人员披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寻求挂靠、合资、承包等模式建立交易场所或实际控制交易场所
近年来增多
12、境外企业或个人(含港澳台)在国内建立交易场所
其中一部分是合法投资经营,也有一部分是早年在国内或有过问题而移民海外,看到国内交易场所热而回来参与入股交易场所,为的是捞一把再跑。
综述:以上12种人群大部分都是健康的,只有10、11、12分类存在问题。其中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进入大部分为了附庸风雅或为了政绩,为了政府补助,为了土地或为了资本市场的故事效应,大部分经营情况不是太好,但是都通过建立交易场所的所达到了其目的。
清理整顿不是目的,搞清楚建立交易场所的人群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其乐此不彼、前赴后继才是关键,否则关了一批,再开一批,偷着乐的只有软件公司。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