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30到930的时间节点过去,以及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地方交易场所开始出现了“回暖”迹象。
10月31日,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启动试运营;10月26日,浙江圆音海收藏艺术品交易中心宣布复盘;10月27日,华夏文交所也宣布交易系统将于11月1日恢复使用…..
对于目前交易场所的回暖,业界有两种看法:
1、“乍暖还寒”
目前交易场所即使复盘或是新开都难以有新的客户群体进入,交易场所分支机构(会员单位)管理将严格按照38、37号文件规定,外省市难以设立分支机构,即使交易场所新的业务符合38、37号文件,也无人去开发市场,特别是外省市市场。
同时,部分交易场所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仍需善后,但目前并有未明确的说法。
目前的回暖只是一个新模式展示,并非业务层面投机性重启,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会议精神来看,未来金融体系监管将越来越严,抓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和深化改革三项任务。
2、“一暖到底”
交易场所及相关企业(清算所)等都全部做好了准备,相关的模式在多地已经通过相关监管部门的认可,多地也已发布白名单,企业需要重新发展。同时,经过了全面的清理整顿后,清理整顿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已经掘弃了众多饱受诟病的模式,同时打击了涉嫌违规违法犯罪的人员。
十九大后部分交易场所的重启和复盘,奏响了交易场所全面回暖的号角。
鹿头社认为,交易场所的未来主要面临的三大问题:
第一:哪些交易场所被纳入白名单?未被纳入白名单的交易场所的关停善后问题如何解决?
第二:交易场所合并问题,合并后权益如何分配,谁合谁?已有交易场所合并有问题(投诉)交易场所,未来问题交易场所问题爆发,这如何处理?
第三:怎么融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能融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话,那交易场所仍将是鸡肋,难有长远发展。
对于交易场所回暖的这一现象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