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以下简称“中物联”)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共计1969家,同比增长60.0%,实物交易规模超过30万亿元。以下是中物联分享的数据:
增长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中国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物联总结,2017年我国大宗商品现货流通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现代供应链”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各类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平台、交易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流通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加速融合。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智慧物流、智能仓储、车货匹配等国际领先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推动大宗商品航运类交易市场爆发性增长。
三、农业、能源、电力、煤炭等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各类新兴市场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竟相呈现,一批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综合实力强、主体功能突出的市场主体集中涌现。
地域分布概况:
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的地域分布集中在东部,且东部增长速度最快,今年同比增长68.2%。其中,北京市134家、天津市61家、河北省66家、山西省30家、内蒙古自治区30家、辽宁省83家、吉林省23家、黑龙江省32家、上海市143家、江苏省128家、浙江省144家、安徽省48家、福建省59家、江西省35家、山东省168家、河南省70家、湖北省49家、湖南省70家、广东省206家、广西壮族自治区46家、海南省11家、重庆市44家、四川省46家、贵州省48家、云南省37家、西藏自治区5家、陕西省52家、甘肃省23家、青海省8家、宁夏回族自治区16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2家、香港特别行政区2家。
从地域分布看,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型平台为载体,发展大宗商品平台经济,已成为各级政府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突破口。
行业分布概况:
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所涉及的行业涵盖:农副产品、大宗工业原材料以及石化产品等,涉及钢材、石油化工、煤炭、塑料、食糖、橡胶、花生、大蒜、蚕丝等二十余个行业。可以按照农林牧渔、能源化工、金属矿产、稀贵金属这四大类进行划分。
从行业分布看,农产品类市场数量仍居首位,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21.2%,同比增长18.8%;其次为金属类市场,约占14.1%,同比增长25.2%;国家“无车承运人”试点和电力体制改革利好,推动航运、能源市场发展迅猛,同比分别增长313.3%和74.3%;其他类市场数量的快速增长,说明了传统产业与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综合性市场数量增多,显示市场与制造业、服务业加速融合,服务范围与领域更加广泛,服务质量与能力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规模在近几年来愈演愈烈,根据生意社2016年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第十二版)》中的数据,全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总数早已突破了1700家,而根据众多业内资深人士的反响,市场的整体实际运营发展情况和所显示的数据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要素观察研究中心于2017年年底对未获得政府批复的995家交易平台(以下简称“灰名单”)进行调研和电话访问,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灰名单中实际运营的平台数量不到一半,仅占46.7%,其余的53.3%的平台中,有9.61%的平台无法搜索到任何相关资料,12.51%的平台的官方客服及招商联系方式无法正常联系,10.81%的平台直接表示现已停止业务,20.37%的平台的官网已停止运营。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目前仍处于上升通道中,但是在数量提升的同时更应专注质量的提升,在将来的行业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强各方面的监管、规范发展、风险控制,为实体产业提供更好的对接和服务才是正道。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