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的交易场所,无论是批发市场、期货市场、中远期市场,还是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它们都是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理应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交易场所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说期货市场是成功的,那么它与该实物商品的现货市场(或远期现货市场)是分不开的,现货市场为期货市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那么为什么要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呢?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既是对远期现货市场的清理,更是对非法期货交易的整顿;不仅为严格规范远期现货市场秩序,而且为促进期货市场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及中远期市场的变迁
1978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了国民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在实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价格双轨制成为农副产品流通以及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主要价格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经济中的市场发展逐渐走上建立完善市场体系的轨道。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并运行。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联合组成的期货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试办期货市场初期“一个发展、两个改造”的发展模式,批发市场立足现货市场,大力发展有保障的远期合同,引进期货机制,改造远期合同,改造批发市场,使远期合同逐步规范化、标准化,便于转让,待条件成熟逐步向期货市场过渡。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后,苏州、上海、深圳等几家交易所相继成立,并推出期货交易。受期货市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尤其是丰厚的手续费收入、吸引大量资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效应),许多地方纷纷效仿兴建期货交易所。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国期货交易所从无到有,发展速度很快。据统计,1993年年初,全国期货交易所和具有期货交易所性质的交易所仅有10多家,而到了年底,经各部门和各级政府批准开展期货交易的商品交易所共有40多家,还有不少地方正在筹建或准备开业。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下达国发(1993)7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1994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1994)69号文件《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请示的通知》,我国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启程。至此,批发市场向大宗商品中远期合同交易发展与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1994年年初,证监会、经贸委等部门确定了审核期货交易所的标准。符合试点标准的交易所上报国务院批准试点;不完全符合条件,但运营比较规范、制度比较健全、设备比较先进、有一定影响的交易所,可进行合并后上报证监会;少数条件好,但未列入试点的交易所,原则上可并入试点交易所;其他大部分交易所转为现货批发市场(也有转为期货经纪公司的),可进行非标准化的远期合同交易,不得进行合同转让。
就在期货市场治理交易所、整顿交易秩序、打击过度投机、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风险控制的同时,批发市场的中远期合同交易悄然兴起。自确定试点期货交易所之后,借中远期合同交易之名进行变相期货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
批发市场作为取消计划经济的产物,为衔接产需双方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由中远期合同交易向标准化合约交易,也就是向期货交易过渡的现象。由于批发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功能、性质以及作用不同,因而在1994年下半年确定试点期货交易所后,就明确规定批发市场只能做中远期现货批发交易,而不能借中远期合同交易之名进行变相期货交易。
1994年12月15日,国内贸易部颁发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控制批发市场进行中远期合同竞价交易。批发市场进行中远期合同竞价交易或由即期交易转为中远期合同竞价交易,必须经国内贸易部批准。在确定试点商品交易所后,一些未被列入试点交易所的转为批发市场进行中远期合同的竞价交易,要防止这些交易所和其他一些引进期货机制的批发市场变成变相交易所。对从事中远期合同交易的批发市场要严格审批、严格管理,未经国内贸易部批准,不得从事中远期合同竞价交易。对不执行管理规定的,将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上述情况表明,从那时起期货类交易就已经存在了。
截至1995年年初,这些禁令的实际情况是,一些未列入试点的交易所和引进期货机制的批发市场为追求盈利进行中远期合约买卖,包括一些被暂停期货交易的品种。到1995年4月,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有些市场严格按要求区分开中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并加强了管理,但也有少部分交易所和批发市场,特别是一部分非定点交易所,自从由交易所改为批发市场后,不是按要求做现货,而是继续从事期货交易。
对此,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提出批评,要求严格区分中远期交易与期货交易,但他们拒不执行,致使市场出现了大户联手操纵、价格人为抬高的局面。可以说,期货和现货的混淆,不仅干扰了期货交易正常运行,而且也给现货市场带来很大冲击,使其配置资源的功能无法很好地发挥,严重影响了我国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整顿流通秩序和抑制通货膨胀。
对此,1995年3月28日,由冶金部、煤炭部、经贸委、外经贸部、有色工业总公司、证监会和国内贸易部等七家单位共同下发的内贸市联字第21号《关于暂停中远期合同交易的通知》规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暂停所有商品中远期合同交易。已经开展中远期合同交易的批发市场和期货交易所,未平仓合同可在合同到期前平仓或在交割日进行实物交割,一律不得再推出新的中远期合同,不得借中远期合同交易之名进行变相的期货交易。”上述情况表明,表面上整顿的是中远期市场,但实质上是整顿期货类交易。
1998年,《关于加强现货仓单交易市场管理的通知》中提出“现货仓单管理是以商品现货仓单为交易标的,通过计算机网络组织的同货异地同步交易,市场统一结算的交易方式,是我国现货商品交易的新事务”。该通知重新允许开展大宗商品中远期合同交易,并明确国内贸易部为这类市场的主管部门。
之后,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展陷入低谷,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对于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的需求不断突显。先是1996年吉林省钢材交易市场、昆明市商品中心批发市场开业,1997年华远商品交易市场在北京开业。后来是1998年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设立、1999年10月开始试运行,2000年海南橡胶市场开业。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