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最后一次大限截止之前,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意味着“回头看”工作将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工作距离此前要求仍有差距,部分地区清理工作推进缓慢。
以2017年1月9日召开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下称“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为起点,全国范围内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大幕开启。
本次会议也部署了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根据清整联办(2017)31号文的要求,2017年6月30日前需完成相关工作。然而2017年“6·30”大限来临之际,相关清理整顿工作并没有完成,事实上,截止日期也一再向后推迟,由6月30日推迟至9月30日,甚至12月30日。
另外,会议也指出部分停业的违规交易场所在等待观望;而邮币卡、原油、贵金属等交易场所违法违规交易虽已关停,后续处置任务依然繁重,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可以说,目前的整改并没有达到监管层此前的预期,基层交易场所复杂的情况在具体‘关停并转’的时候遭遇到了很大难度。因此‘回头看’的工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实际结束。”4月4日,一位华南地区贵金融交易所负责人告诉记者。
推进不及预期
根据此前联席会议下发的文件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原则上一类一家,以保持必要规模,避免无序竞争。而违法违规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力的交易场所,应予撤销关闭。问题较轻、风险不大的违规交易场所,应立即停止新增业务,并限期压缩违规业务存量,化解风险。合法合规的同类别交易场所,应整合为一家交易场所。
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各类交易场所的“关停并转”在执行层面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4月4日,据北京地区一位长期关注地方交易场所的人士透露:“为了体现整改效果,各地区在整改之后被要求采用了‘白黑名单’制度。但就我了解的情况,多省份验收‘白名单’难产,整合撤并各省市自治区并无任何消息传出,推进不及预期,这其中又以股权分配和业务转型是主要的整合难点。另外,地方交易场所长期以来与地方政府利益绑定,监管博弈后的执行力也存疑。”
记者也梳理了今年以来一些地区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进度,以青岛市为例,青岛市金融办在近期才表态称2018年要加快交易场所的验收。
4月4日,一位西北地区地方金融办的人士也对记者透露:“目前各个地区‘回头看’工作进度不一,有的地区甚至尚未公布‘黑名单’,有的地区未按要求梳理通报交易场所会员、代理商、授权服务机构等情况,有的地区对重点交易场所的关停并转执行缓慢。”
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建立
与此同时,市场也通过一年多的清理整顿在反思如何避免重蹈复撤。从前两次清理整顿的结果来看,交易场所“春风吹又生”。更有甚者如微盘、邮币卡正是在两次清理整顿之后迅速蔓延全国。因此,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既需要治标更需要治本。
因此,在这一次清理整顿工作中,清理整顿并非核心,清理整顿之后理顺区域交易场所的脉络后,建立长效有序的监管机制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目前地方交易场所的监管问题,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清理整顿的38号文件主要在清理整顿,不能成为规范性的文件,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此外,交易场所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38号文件也只是责成地方政府处理,至于地方政府把这个任务交给谁由地方政府自己说了算,普遍的做法就是交给各地金融办、商务厅,而地方政府只是作为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牵头单位,而不是监管部门。
所以,解决地方交易场所问题的长效监管机制是建立完备的、权属清晰的监管体系。
就目前各区域清理整顿的情况来看,各地尚未对监管机制的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的38号文件只是清理整顿的文件,并不是管理市场的文件。市场各方也希望在此次清理整顿“回头看”过程中积累足够的数据,为下一步推出长效监管机制打下基础。
“交易场所的长效监管机制可以借鉴今年四板市场的经验,国务院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的定调,证监会作为专业监管机构提供框架性的制度建设,最终仍由地方政府主导细则的制定和实施,这样从上到下政策体系完备,监管权属也清晰。尽管交易场所问题相比区域性股权市场更复杂,但仍旧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建立长效机制。”前述华南地区贵金融交易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召开的“回头看”后续工作的会议也提出了类似的指导建议。
会议强调,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的领导,保持常态化的交易场所清理整顿联席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交易场所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完善沟通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完善信访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