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在中国的经纪商遇到了监管收紧的困境,欧洲经纪商同样遭遇了新规的管束。这是乱象丛生后必经的一次阵痛,也是严苛监管笼罩下经纪商寻求新市场的开始。
众所周知,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宣布,7月2日起,禁止二元期权在欧盟国家市场开展业务;8月1日开始,限制向零售客户营销、推广、销售差价合约产品的条款正式生效。
相比危如累卵的中国外汇行业,欧洲监管当局对待零售行业“仁慈”太多,仅仅把主要货币对的交易杠杆下调到30:1,其他主要投资产品也做了不同比例的限制。
反观中国,俨然一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大环境,即便一纸通知,也会让整个行业颤抖三分。
这是野蛮生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据知情人士透露,鉴于欧洲监管新规实施期限的逼近,数十家零售外汇及差价合约(CFDs)经纪商正计划将业务转移至欧洲以外市场,以此试图规避新规监管。
我们也可以从海外行业媒体中看到,在8月1日新规实施前,许多塞浦路斯经纪商正在寻求出售监管牌照出售,它们试图以此来减少损失。甚至一些英国籍籍无名的中小型经纪商也在寻求一些并购或牌照出售。
有意思的是,这一点与中国微信朋友圈寻求监管牌照、主/白标转让出售以及往东南亚“迁徙”的信息一样,从中可以窥见整个行业的不安与焦躁。
近两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国内外的外汇行业陆续传来太多的负面消息,行业已走在了信任危机的边缘。事实上,自2015年瑞郎危机开始,各国监管机构对外汇监管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质变,也是在这个阶段,曾经极盛一时的二元期权行业转向全面溃败。
无论是市场剧烈波动引起的经纪商和投资者瞬间损失惨重、还是不断出现的外汇投诉和诈骗跑路,都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深思。连以往一直隐身的一些欧盟国家也开始出面频频警告和明确新规。
然而,汇商传媒在和国内很多投资者的接触中看到,他们从未放弃对外汇行业的肯定。由于股市萎靡、P2P、现货行业(内盘)等行业萎缩甚至消亡,很多投资者转向外汇行业。
从此,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
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开放零售外汇保证金行业,但是这无碍于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近一年来读者反馈的信息来看,投资者对经纪商品牌和资质越来越看重,加上信息开放和媒体的监督作用,都会有效加强经纪商的诚信运营。
回到欧洲,未来一年,那些没有能力转移阵地的小型经纪商,在受到监管新规冲击后,最后的宿命可能是关闭运营,或者委身于大型经纪商,因为这些新规将推高运营成本,同时将降低营收。
对于大型经纪商来说,比如FxPro、CMC MARkets、IG Group、GAIn Capital以及Saxo Bank等,尽管它们资金实力雄厚,产品多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新规带来的冲击,但不可否认,这些新规限制,将对欧洲市场交易量和营收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在这一点上,想必上述的大型经纪商内部在进行过预估。IG Group最近就指出,如果2018年8月1日新规生效,IG的年营收将下降10%;而瑞士的Dukascopy近期开始拓展中东地区,以此希望来弥补欧洲未来的损失。
预计在未来数周,会有越来越多的欧洲经纪商发表类似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