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双11,阿里巴巴将上线一款可以基于图文内容自动生成短视频的人工智能Aliwood,通过给定一个商品详情页地址,Aliwood即可自动分析商品的多重信息,将静态内容动态化,自动合成一段带有音乐、文字和图像的短视频,一分钟可制作200个商品展示短视频。此外,Aliwood还引入了“情感计算”,可以通过情感模型给视频配乐。
另外,据说科大讯飞已经推出了机器人电话销售,电销机器人不仅可以取代人工销售员进行简单重复的劳动,而且基于大数据分析,可将商品和服务精准地推销给目标客户。
去年四川九寨沟地震的第一篇报道,也是由智能机器人发布的。
而在金融投资领域,华尔街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开发电脑程序交易系统,由电脑系统监控证券价格,再按照各种交易模式自动进行交易。
以Chi-X(英国的一种高频交易系统)为例,它能随时盯住同一证券在市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只要买入价比卖出价高出哪怕一分钱,它就立刻交易,同步买入和卖出,赚取买卖之间的差价。以美股市场(允许T+0)为例,在某一个时刻,张三想以每股不高于28.34美元的价格买入,李四同时正好想以不低于28.33美元的价格卖出,Chi-X便会立刻以28.33美元从李四手上买入,同时以28.34美元卖给张三,成交后每一股就赚0.01美元。这听上去很微不足道吧,但试想一下,如果每笔交易平均1000股,至少就能赚10美元,每天7.5万笔交易(15万笔交易记录除以2),就能赚75万美元!
实际上,人工智能早已在华尔街普遍应用,如位于纽约的美国全球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去年3月底宣布裁掉40个工作岗位,用人工智能电脑化股票交易算法,取代部分人力投资组合经理。也就是说,连挑选股票的任务,也将由智能电脑来完成。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之前人们所认为的只有那些低端、重复性劳动才会被机器人取代的观点早已过时,近年来,人工智能早就向高端职位进军了,除了媒体频频报道的华尔街交易员、分析师,过去在美国被称为“三师”的最高端职位——律师、会计师、医师,也正在大量地被AI所取代。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卡普兰做过一项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未来10年,机器人将取代1500万工作岗位,相当于美国就业市场的10%;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
乍一看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将要淘汰一大批人。
乐观主义者认为,由技术创新造成的失业,可以说是一种临时失业,旧的岗位会被新岗位替代,说穿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就像当年汽车淘汰马车,马车夫失业的同时,汽车司机开始就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总是会出现与被销毁岗位相同数量的工作职位(即补偿效应)。虽然这种乐观态度不断受到挑战,但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持这种见解的主流经济学家占主导地位。
悲观主义者却认为,因技术进步导致失业,是推动更广泛的结构性失业(持续失业状况)的因素之一。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使是乐观的经济学家也越来越认识到,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失业确实在上升。
对于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大大改变社会形态,可能会是经济转型的一个突破口,甚至有望将目前中国经济从房地产绑架中解脱出来,恢复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而从金融市场角度而言,人工智能可能会像20年前的“.COM”一样,刺激金融市场引发泡沫,让陷入泥潭的世界经济重新振奋起来。
那么具体到个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需要担心失业吗?
肯定要担心!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个人只能顺应大势,未来虽然人工智能将取代几乎所有的重复性工作,但也应该认识到,首先,所有与人工智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工作岗位,将以井喷式的速度增加;其次,富有创意的内容提供非但永远被需要,而且未来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将大幅增长。
也就是说,对于个人而言,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自我迭代,不断深造,做到有备无患。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