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在阅读所有金融书籍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金融的背后其实就是三个词儿:信用、风控和杠杆。
有信用才能玩金融,用杠杆才能够做大,而只有风控到位,才能避免崩盘,或至少拖延崩盘……
(一)
一晃眼,2008年次贷危机已过去10年。10年前,当时的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一朝覆亡,引发了全世界的金融灾难。但无论是贝尔斯登灭亡,还是金融灾难,都不能单凭2008年3月的事件来解释。实际上,贝尔斯登的问题深藏在独特的企业文化中,而这文化是几十年来形成的,其核心就是杠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杠杆可以把回报放大,同样也可以把亏损放大。而去杠杆就是减少金融杠杆,就像戒毒瘾一般,极其痛苦。
从国际经验来看,杠杆率变动是一个长周期变量,一般去杠杆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二)
近日我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
我注意到,这已是连续第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去杠杆”。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6年、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
经过这几年的“忍痛割爱”,当前我国经济总体杠杆水平有所下降,但不同领域杠杆水平不一。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了“结构性去杠杆”,首先是稳杠杆,然后再适当地去杠杆,使杠杆率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
决策层连续4年都将去杠杆作为经济治理的头等任务之一,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消费者,我们对金融杠杆是否有足够的认识呢?
(三)
最近,我阅读了《纸牌屋——华尔街傲慢与放纵的惨史》中文版,书中多次谈到了华尔街投行的杠杆:“……投行资产负债表上被允许的杠杆水平要远远高于商业银行。例如,杠杆的测量标准之一是资产和权益资本的比率;在投行内部,一个季度的中间阶段,往往会接近50:1的高比率。”
这个接近50:1的高比率是什么概念?拿中国百姓最热衷的买房子来对标,就等于买一套1000万的房子,只要20万的首付即可。只要房价涨10%(从1000万涨到1100万),就等于500%的利润!
然而,一旦房价跌去10%的话(从1000万跌到900万),非但之前的20万血本无归,还将欠下80万(注,这儿的计算除去了银行贷款的利息、手续费,买房的各种税项、过户费、律师费等)。
实际上,过去20多年来,正是以土地为基础的房地产业为主的周期性信贷驱动,即高杠杆的高负债与高成长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这样的场景也曾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日本和韩国出现过,他们的共同点,就犹如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美国一样,似乎只要房价不断上涨,那么所有直接间接相关的资产的收益,也将迅猛增长,而负债规模即使再扩大,也不会引起足够的警示。
当时,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许多企业开发的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品,还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给予了很高的信用评级。比如,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CDS(信用违约互换)、MBS(担保债务凭证)、CDO(资产支持证券)等在证券化的过程中不断被华丽包装,这类新发行的证券竟能获得AA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
但是,正因为超高的杠杆率,产生了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的本质就是对信用的透支,流动性风险一旦触发,信用说崩就甭。正如《纸牌屋——华尔街傲慢与放纵的惨史》所描写的:“贝尔斯登早上还有180亿美元余额,晚上只剩下了20亿美元……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客户正在‘着火的剧院’中彼此践踏,拼命寻找出口,夺路而逃……”
(四)
如果说10年前贝尔斯登的故事对国内投资者来说太过遥远,那我们再举个例子。
还记得2015年的股灾吗?那次股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杠杆问题。即大量资金通过杠杆进入股市,造成股市疯狂上涨,泡沫泛滥。面对此景,管理层被迫采取措施遏制杠杆炒股,打击恶意炒作。随着杠杆资金撤退,特别是转道到股市的银行资金全面撤离,导致股市快速下跌,最终形成恐慌性暴跌,酿成股灾。
总之,金融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温和、适度的杠杆可以提升经济活力,而一旦使用过度,它就是一枚定时炸弹!而对个人投资和消费而言,我一再强调慎用杠杆,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