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成为新时代国家规划的“千年大计”;两个月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落地,定位为世界级三大城市群之一;一周前,国家出台户籍新政,延续大半个世纪的户籍藩篱拆去大半。
近期的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都指出一个重要信号:城镇化战略转向大国大城,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那么,继京津雄、长三角、粤港澳之后,谁将成为下一个国家战略,下一片投资热土在哪里?
户籍改革,大国大城
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两会落幕不久,国家发改委出台《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文件明确: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新政落地,大城市的户籍藩篱拆去大半。一纸改命,万般皆不同,今后,阻碍人才流动的“闸门”将逐渐松动,一批城市的活力和价值将被进一步激发。这是我国户籍制度向大国大城战略的重大转向,将对中国城市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意味着未来区域竞争将成为城市群、都市圈之间的角逐。
就在两个月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发布,这个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有着7000万人口,经济总量达到1.5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迎来了相互“拆墙”、彼此深度融合的契机。
目前,我国主要有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另有成渝、长江中游两个城市群常与它们并列,合称为五大国家级城市群。最近几年,成渝城市群一直在卯足劲儿努力发展,力争成为全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被单独拎出来提,背后是该区域在中国经济版图重要一极的地位。
如今户籍新政出台,同时叠加自贸区、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均衡战略的实施,成渝将在全国城市群的合纵连横中脱颖而出。
成渝升格,大都市圈
2019年政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小组会议上,四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建议:
从支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高度,将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从现有发展规划升格为国家战略,建设带动西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世界级城市群。
3月19日,深改委通过《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标志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顶层规划已经形成,后续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望集中落地。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绝对“核心”,在此背景下,《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晋升国家战略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
实际上,成渝城市群的共融互通发展早已暗流涌动。自201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川渝正式步入共融互通的轨道,成都东进、重庆西进相向而行,2018年,川渝双方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成渝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加速。
在此过程中,区域内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齐头并进,如今随着户籍新政落地,将进一步激活成渝城市群、都市圈的市场活力,形成一体化发展合力。2018年川渝两地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经济活力不断迸发。
虹吸效应,大产业群
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口,随着成渝一体化深入发展,城市群的虹吸效应随着人口流入而不断增加,将为经济增长持续注入活力。
2018年中国人口增量主要集中在粤港澳、长三角、成渝三大城市群。其中,作为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常住人口增加28.5万,达到1633万,而重庆全域人口已经超过了3000万。
虹吸效应不仅表现为核心城市对人口、资源的集聚作用,同时,大都市周边的城市能够获得外溢效应。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过去40多年,苏州、无锡、常州依靠与上海的紧密联系,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红利和人口集聚。成渝城市群内,除了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还包括周边15个地级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从2018年GDP来看,地处成渝之间资阳、内江、遂宁、南充、广安、达州等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人口总是随着产业和就业机会的集聚而流动,而都市圈的形成,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资金、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在这背后,则是区域内的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承载的就业岗位增加。
近年来,武汉、成渝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正成为企业投资热土,很多大型企业早已在此攻城掠地,并将投资战略在周边三四线城市持续下沉。不过,相比后来者,一些在当地沉淀多年的本土化企业无疑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先受益于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发展契机和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