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交行业天花板怎么破?这家后市场智能化龙头公司给出了答案

如今的轨交市场,前有狼后有虎,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行走天下。

这两年,随着国铁集团固定投资增速下滑,铁路市场订单也受到影响,一些靠铁路市场吃饭的公司发展承压,行业天花板来临的声音不绝于耳。

然而,在悲观者的眼中看到的是绝望,但在前行者的视界中,轨交行业的发展依然没有边界,关键在于你怎么做!

于是,我们观察到,一批企业正在砥砺前行——

如轨交后市场智能化龙头——运达科技(300440),发展重心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国铁+城轨”双轮驱动、发力轨交后市场,抢占先机;

又如华铁股份(000976),在轨交配件领域逆势扩张,以平台式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产品线,加固自身的护城河;

还有一批企业,将业务从铁路市场拓展至发展迅猛的城轨市场,其势头不输当年。

凡此种种,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点赞的。毕竟,如今的轨交市场,前有狼后有虎,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行走天下。

01

以上是我们对轨交行业的一个观察,但今天要重点谈的是轨交后市场。

轨交后市场是一个以轨交基础设施、车辆装备、机电设备、信息系统和电气设备从投入开始,与其相关的使用、运营、维护、智能升级等一系列经济行为的大市场。

其实很早的时候,国内就有些轨交公司喊出来要大举进军轨交后市场,但几番折腾下来,最终的结果是业绩惨淡,后来市场上的声音也慢慢消失了。

为什么叫好不叫座?多数观点认为,前些年轨交后市场时机未到、市场订单未释放,过早布局反而受到掣肘。

但现在,事情已经在发生变化。

国铁集团固定资产投资从2014年趋于稳定,2014年—2019年间,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均在8000亿以上。

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降至7819亿元,累计投产里程4933公里,2021年计划投产里程3700公里。

国铁集团投资金额不仅与新建里程相关,还与更新和维护升级相关。

业界预计,未来十五年,国铁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继续下降,但在维保和升级方面的支出超过此前十年。国铁体系整体逻辑将从投建向运营逐步转化,维保、改造、升级支出将逐步上升。

城轨方面,截至2020年,中国内地45个城市累计运营线路7978.19公里,2020年新增获批项目投资4709.86亿元。整个“十三五”期间,新增运营线路4360公里,超过“十三五”前累计总和。“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加城轨运营里程3000公里,新增城际铁路和城域(郊)铁路3000公里。

在国家制定的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思路下,下一步将打造轨道上的城市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城轨整体逻辑将继续贴合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诉求,解决城市和区域发展在交通、经济和环保等方面面临的刚需问题。

“十四五”期间轨交投建市场将以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为主。建设投入开始由中央投入为主,逐步转向中央和地方并重。“四网融合”中干线铁路已经逐步成型,已经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铁网已覆盖99%的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将是“十四五”轨交投建市场的增长点。

在运营市场方面,伴随投入运营里程和运营时间的不断累加,原有车辆、设备、道路的维护升级将逐步增大。

目前,关于轨交后市场的订单均在释放,但我们还没看到对这一庞大市场空间的测算,不少媒体直呼“轨交后市场空间大得可怕”,但我们相信,这一市场足够培育出几家巨无霸企业!

02

这并不是说,随便哪家企业都能活得滋润。站在客户的角度,痛点很多——运营流程复杂容错率低、管理系统落后效率低下、专业人员培训成本高、安全事故零容忍、零部件修备管理复杂、运营能耗管理难。

正因如此,业界的共识是——智能化,是轨交后市场高效运营的必由之路!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利用多个数据平台,从A股、H股近30家公司中仔细筛选,发现了这么一家颇有意思的公司——运达科技

轨交行业天花板怎么破?这家后市场智能化龙头公司给出了答案

运达科技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4.48亿元。2015年4月登陆深交所。尽管它也有不少轨交机电装备,但从本质上讲,运达科技其实是一家软件公司,在其资产结构中,83%以上的都是流动资产。

从研发的角度来看,2017年—2019年,运达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5581.79万元、7436.74万元、8382.20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8.09%、14.31%、12.15%。

这些典型特征与公司“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的定位是匹配的。

运达科技是轨交后市场智能化龙头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运达科技已成为国内轨道交通智能系统领域少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生产能力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公司产品已经覆盖全国所有铁路局和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业务遍布国内50多个城市,作为“一路一带”中国名片远销中东、东欧、东南亚和非洲各国。

公司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为5.2亿、6.9亿元,净利润为1.05亿元、1.30亿元。2020年业绩快报营业收入为7.0亿元,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增长11.27%。2020年营业收入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双位数逆势增长。公司业绩3年稳步增长,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信息化龙头地位不断稳固。

公司产品线覆盖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新基建”和“十四五”规划中政府投资重点领域。2021年,公司业务将在智能化领域的存量和增量市场上迎来新的增长点。

目前,公司开发和交付团队已进入996工作状态,加快交付节奏,消化存量订单,为下半年“十四五”订单启动保障充足的开发人力和交付能力。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在智能铁路方面资金投入力度,公司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智慧物流等业务线订单数量在不停增长。预计公司2022年交付产值将在2020年基础上翻两倍。“西南交大背景、掌握核心技术、轨交后市场智能化龙头”——运达科技的这几个独特气质格外引人注目。

03

我们对运达科技的轨交后市场智能化业务进行拆解发现,公司在国铁、城轨市场均有布局。2017年—2019年,公司来自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相关市场的销售收入占当年总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99.82%、99.77%、99.72%,公司主业非常清晰。

在国铁市场,公司针对人、车、地面、货、电等分别布局了智慧培训、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智慧物流、智慧供电等业务,而在城轨市场,公司针对人、车分别布局了智慧培训、智能运维业务。

具体来看:

  1. 智能运维——列车行驶的健康管家

运达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实现列车及设备的互联互通,完成对车辆的运行数据智能分析、故障预测诊断及健康管理、车辆智能日常检测等功能,保障列车安全可靠、提效节能。代替人工30%以上的日检工作量,8日检试运行,牵引节能10%以上,关键部件利用率提升15%。

核心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感知与跟踪、故障诊断预警、剩余寿命预测、运维智能决策、作业自动化的智慧管理。可以及时检测列车行驶中的安全隐患,延长关键部件使用寿命,节省运维人工成本,降低能耗成本。

百亿市场国内唯一:本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城轨市场,市场规模百亿级别。公司开创业内先河,为全国唯一一家通过专业安全验证,且获取实际订单并交付使用的供应商。目前已在广州地铁正式上线运行,该产品预计未来三年将在全国44个城市地铁公司内推广。

核心产品:

轨交行业天花板怎么破?这家后市场智能化龙头公司给出了答案

2. 智慧车辆段——国铁智能化改造首选

国铁车辆段是铁路运营的一线环节,主要负责列车的运营、整备、检修等工作,不光涉及人、物资、财务的管理,还要涉及车辆、设备和轨道管理。

车辆段的智能化改造涉及三个方面,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一个是用物联网技术把车辆、轨道、设备等各种管理对象信息化,一个是把信息化对象联网并建立数据库,一个是在数据库基础上开发办公、检修、运营各种管理系统。

核心技术:公司智慧车辆段产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运用大数据融合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车辆段进行一体化运作管理。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智能化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千亿市场规模支撑订单持续:过去10年是国铁大规模投建期,投建市场增速大于运维市场增速。伴随着车辆行驶里程、设施营运时间的不断增长,国铁运维市场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依据2020年8月国铁集团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深度融合,打造智慧铁路系统,加大铁路系统智能化改造力度,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公司在部分专业模块上,已覆盖18个铁路局,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具有较强的订单拓展实力。

核心产品:

轨交行业天花板怎么破?这家后市场智能化龙头公司给出了答案

3. 智慧培训——中国高铁驾驶员摇篮

轨交行业具有周期潮的特点,大量线路在几年内集中开通,缺乏专业运营人才。建设速度超越了专业人才供给和成长的速度,增加了建设运营的安全风险。公司源自西南交通大学智能控制与仿真工程研究中心,这块业务属于公司天生的王牌业务,绝对权威。

凭借公司在列车仿真驾驶领域具有逾二十年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储备,已构建成完整的三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并在全国多地成立公司发展职业培训服务业务。相关产品不仅已覆盖国铁、城轨、有轨电车、磁悬浮等轨道交通制式的关键行车岗位人员实作培训领域,并为运营部门进行技术研究和验证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平台,有力地保证了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与服务质量。

核心技术:运达智慧培训解决方案主要针对轨道交通关键行车岗位人员进行培养与考核,实现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从标准作业技能到应急处置技能的全面提升。

中国骄傲走向世界:运达智慧培训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和地铁运营单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且多次获得各类国家级科技奖项。目前累计生产销售达700余套,并积极跟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远销海外,服务于中东、东南亚、东欧等国。

核心产品:

轨交行业天花板怎么破?这家后市场智能化龙头公司给出了答案

4. 智能牵引供电——高铁智慧心脏

牵引变电所是高铁的动力来源,目前牵引变电所硬件配置冗余,设备兼容性差,联动性不强,及时性差。现在家庭用电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高铁牵引供电设备智能化是下一步改造升级趋势。

核心技术:智能牵引供电系统运用现代先进的测量、传感、控制、通信、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轨道交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优质牵引动力的供电系统。

硬核科技全球唯一:产品科技含量高,多项产品被评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等称号。产品在18个路局的高速铁路、重载铁路、普通铁路均有应用。市场占有率高,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多年第一。数十亿的市场空间,拥有全球唯一的技术认证,利润率极高。

核心产品:

轨交行业天花板怎么破?这家后市场智能化龙头公司给出了答案

5. 智慧物流——铁路物流智慧管家

智慧物流板块分两部分,一块是智能货运,一块是智能仓储。智能货运是以信息化改造为出发点,实现铁路货运系统智能化升级。提升铁路货运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货运运营效益。智能仓储主要是针对铁路货运仓储和检修零部件仓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升级。

核心技术:智慧货运以图像识别、5G通信、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采用定制化的场景采集设备,在轨道交通货运业务的车流、货物流、枢纽作业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个环节中,通过高速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及对海量大数据的分析并通过智能算法的判断,实现对货运作业中各种情况实时进行智能化分析响应并进行处置。

智慧仓储以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专用采集设备为支撑,在物流周转的各个环节中,利用感知、采集及分析等技术,实现及时响应、动态调度、高度协同的现代化仓储物流能力。

潜力市场优势领域:物流市场极具潜力,目前在人工服务向信息化的导入期,公司通过多年投入,在基础系统上已经形成护城河,比如公司的货运信息产品为国铁货运唯一系统,已经实现行业标准和数据接口定义,如果在国铁货运系统上开发衍生应用,必须接入公司产品。

核心产品:

轨交行业天花板怎么破?这家后市场智能化龙头公司给出了答案

04

这些布局,使运达科技成为轨交后市场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最强最全面的公司。

运达科技董秘王海峰认为,“十四五”政策对公司形成较为积极地影响,一方面,新增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客户,地方政府下属平台公司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管理方式,公司的智能运维、智慧培训、智慧车辆段等产品可以很好的弥补客户需求,属于是增量市场。

另一方面,国铁将进入维保市场,原有设备要维护和更新,HX机车、动车将进入大修期,车载和场地信息系统也进入国产化、互联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阶段,这些是周期性的固定开支,投建期已计入财务测算成本,属于存量市场释放,有利于公司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智能牵引供电板块。

不仅如此,国铁集团要在《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引下,提升运营能力,改善盈利状况,需要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属于增量市场,有利于公司智慧车辆段、智慧物流、智能牵引供电业务发展。轨交智能化市场全国浪潮性强,又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点,整体市场需求会在“十四五”期间逐点逐步释放。

我们认为,在轨交市场日渐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之际,得轨交后市场者得天下,业务全、布局广、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将赢得先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1-03-17 08:25
下一篇 2021-03-18 15:26

相关推荐

  • 轨交安全压力日趋加大 运达科技如何玩转智能运维?

    目前,运达科技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已在广州地铁正式上线运行,预计未来三年,该产品将在全国44个城市地铁公司内推广。

    2021-05-12
    2.8K
  • “轨交+军工”驱动业绩创新高 运达科技获实控人加仓

    上市公司宣布运达科技(300440.SZ)日前发布公告,实控人何鸿云拟受让控股股东运达集团自然人股东的25.46%股权,变相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增持。 而在增持的背后,运达科技也将交出一份上市以来最好的年度成绩单——公司净利润创下上市以来新高。机构认为,在轨道交通景气度提升、军工业务积极拓展推进背景下,运达科技有望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去年经营业绩有望创新高 根据运达科技公告,控股股东运达集团的股东严欣等自然人因个人资金需求,拟转让合计持有的运达集团25.46%股权,上市公司实控人何鸿云拟通过其控制的四川天鸿投资受让该笔股权。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四川天鸿持有运达集团的股权比例将增加至41.23%,何鸿云控制的四川天鸿及其在运达集团的一致行动人王玮、北京鸿日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计持有运达集团58.83%股份。通过受让股权,何鸿云事实上实现了对运达科技股份的增持。 实控人增持的背后,运达科技有望交出上市以来最靓丽的成绩单。根据运达科技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1.43亿元至1.63亿元,同比增幅在10%至25%。 这意味着,运达科技2020年净利润及同比增速有望双双创新高。历史数据显示,自2015年上市以来,运达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4.6亿元增至2019年的6.9亿元,期间受轨道交通行业周期影响有所波动,但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0%。同期各年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35亿元、1.19亿元、1.05亿元和1.3亿元。以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下限来看,1.43亿元是公司上市以来最高值;以增速来看,若2020年净利润增速能够达到25%,也将是上市以来的新高。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合同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陆续交付并实现销售收入所致。 推进军工业务拓展新增长点 业内人士指出,运科科技在经营上实现突破,与公司不断深耕主业、扩大业务版图有关。 2…

    2021-01-05
    2.0K
  • 运达科技牵手保利产业基金 掘金军工市场

    11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即航锦科技(000818)、运达科技、盟升电子(688311),该基金将重点投资布局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前,运达科技通过收购西安维德股权切入航空仿真领域,此次参与投资上述基金,则希望借此实现仿真技术在军工领域突破。 保利牵头组建投委会 公告披露,保利产业基金系保利科技防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防务)作为基金管理人募集的基金,首期募集金额2亿元,由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科技)、安徽获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获金)及航锦科技(000818)认缴;此次拟募集金额1亿元,由运达科技、盟升电子(688311)及张燕爽认缴。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上述基金将重点投资布局国产智能安全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信息化应用创新、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智能制造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 资料显示,保利防务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而其实控人则为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保利防务主要投资领域包括,参、控股掌握核心军工技术、盈利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军工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布局信息安全、激光、先进材料、科创板市场,今年前三季度,该上市公司完成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净利润3513万余元,同比增长58.66%。目前,盟升电子主营业务为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系列产品。 运达子公司有军工三证 对运达科技而言,希望通过此次投资,让该上市公司实现与相关方的技术合作,将相关先进的技术应用到轨道交通行业,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运达科技表示,此次投资是基于保利防务团队拥有的丰富投资经验以及保利全球市场网络拓展的优势,有助于自家公司产品海外市场拓展,有助于运达科技仿真技术在军工领域突破。 从布局上,作为轨交行业领先的轨…

    2020-11-17
    3.4K
  • 目标产值超百亿!运达科技智能运维业务持续发力

    据360°外观故障检测与受电弓在线检测系统”,于近期通过广州市组织的科技创新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前不久,国际第三方权威安全评估机构德国TüV SA360°外观故障检测与受电弓在线检测系统”自2019年7月在广州地铁21号线运用以来,截止目前运行8700余小时未发生一起电气故障,共计检测列车3060余次,项点2646.29万个,检测出模拟故障336个,检测出真实故障68例,均无漏报,统计检测准确率98.87%。 天眼查数据显示,广州运达成立于2018年9月,运达科技持有广州运达65%股权,其余股东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和广州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持股10%)。 轨道交通智能化运营是大势所趋,市场前景广阔,而今年是广州运达“产品、市场并重的一年”。 2020年6月,广州运达中标“广佛线一期车检修项目(27列)”智能运维监测平台寻源方案中标方,中标金额2348万元(含税)——这是广州运达首个金额较大的商业化智能运维订单。 广州运达董事长兼总经理卜显利此前告诉媒体,随着该公司产品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开发力度的加强,后续将获得更多市场订单。 02 运达科技拿下的国内首张轨道交通行业LCU系统SIL4证书,这是什么来头?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3.62%。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运达科技在手订单12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与2018年相比,运达科技在2019年度报告中显著增加了轨道交通运维业务方面的介绍。 这一点也体现在公司收入结构的变化上。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贡献前三位的产品分别为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和机车车辆车载监测与控制设备。 其中,营收增幅最大的是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期内营收同比增加64.86%。 对此,运达科技称,未来三年,公司将坚持构建“贴近客户…

    2020-07-10
    9.5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