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玖壹玖变形记!战略性“减重”带来财报新气象

作为阿里进军酒水行业的“先锋军”,酒类连锁管理公司壹玖壹玖新三板挂牌:830993,以下简称1919)的表现,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4月30日晚,1919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

有人看到它还在亏损,似乎没完没了;有人则直呼“拐点”要来了,因为发现1919正在战略性“大变身”;还有人研判认为,酒类流通市场的好戏才刚刚开锣……

亏损背后的“重负”

最新年报显示:2020年1919实现营收40.2亿元,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减亏47.78%(2.53亿元),2019年净利润为-5.34亿元。

1919的市场热度常常让人忘记,这居然是一家还在为扭亏为盈而努力着的公司。

回到1919本身,这家来自四川的公司其实并不复杂。

没有当年的直管店模式,它不可能走到今天。即拥有全国性的品牌力、领先的市场规模以及不断进化的管理体系。当然,也包括了持续亏损带来业内舆论的“不可承受之重”。

现在回头看,1919当年相当于借了9亿元的“保证金”开了约1000家直管店。因为那时候的1919,银行看不上,投资者看不起。但创新性的直管店模式则以“借鸡生蛋”的方式,帮助早期的1919解决了扩张资金来源问题。

要规模,就要“阶段性”牺牲利润。1919为这种高速成长也付出了不菲代价。

近年来1919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管店的管理费作为1919的应收款项,常因未能收讫而被计提为坏账。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收下的这9亿元“保证金”1919是承诺要还给直管店合作者的。

直管店若亏了或要退出,1919负责按约补偿。这相当于一笔债务,成本其实不低。

加上门店选址、资金投入、人员管理、日常运营等,线下门店运营真是一件又“重”又“苦”的活。

如果不是对未来更大的可能有所期许,又有谁愿意经受这样的持续考验?

壹玖壹玖变形记!战略性“减重”带来财报新气象

直管店模式终结

万物皆有因,万般皆有果。

在2018年获得阿里20亿元战略投资后,1919开始主动变身减“重”——退还合作者“保证金”,回收个人直管店。

彼时,1919已有充足的能力对开店模式进行升级迭代。另外,规模和品牌都已经有了,确实是时候该考虑利润了。更何况,个人直管店的管理成本、管理效率,问题还不少。

在酒圈,拓展门店属于业内共识:没有终端就没有话语权。

线下门店是1919线上线下融合商业模式的基础,也是其在电商时代形成竞争优势的核心。

除了直管店,1919的线下门店类型还有直营店和直供店。

壹玖壹玖变形记!战略性“减重”带来财报新气象

直营店,字面很好理解,直接运营管理,属于1919的“王牌军”。直供店,相当于加盟店。

截至2019年底,1919的终端门店数量达到1991家,其中:直营店919家,直管店343家,直供店729家。

一年过后,最新年报信息透露了1919的减“重”成绩。

终端门店总数变化不大,截至2020年底,是1928家。其中,直管店模式几近终结了,只剩39家。直营店数量也在下降,同比少了149家。

只有直供店“一骑绝尘”,达到了1119家,占终端门店数量比58.04%。

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直管店模式的终结,给1919财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据2021年一季报,1919本季营收增长78.11%至14.55亿元,归属净利大涨162%至527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涨幅133.33%,净流入3.19亿元。

现金流几乎等同于企业命脉。现金的流入大于流出,现金流正向说明经营恢复健康。

毛利率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企业持续竞争力。天府财经网注意到,2019年,1919整体毛利率5.12%,2020年达到了11.69%,同比增加6.57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公司不断优化商品结构,提升盈利空间。

与之对应的是,自2020年8月开始,1919已连续8个月实现经营性盈利。

但即便获得如此成绩,与同行相比,1919还是显得“重”。

拿华致酒行(300755)来说,据公开资料,截至2020年11月,华致酒行全国有近1500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只有4家,其他都是加盟店。另据酒仙网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酒仙网线下连锁门店达到897家,也几乎全都是加盟制零售门店。

全部是加盟店,意味着什么?从面上看,至少不需要承担加盟店房租、不需要支付加盟店员工工资,酒类流通商只需要把产品卖给加盟店,即可确认营收。

反观1919,虽已积累15年线下门店运营经验,但它不光有近800家直营店的房租和成建制公司员工工资要支出,还要考虑如何把产品通过线下门店卖到C端消费者手中。

因为只有C端的消费者付钱消费后,1919才能算营收,否则只能叫“库存”。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底,华致酒行在职员工数量为1211人,酒仙网为1073人,而1919在职员工数达到了3440人,比前两家公司加起来的总人数还要多。

时间会给足够的奖赏

很多人问一个问题:都是酒类流通商,同样在线上电商、线下门店卖酒,为何企业的报表千差万别?净利润的表现大相径庭呢?

现在你应该知道,这些酒类流通商从表面看很相似,其实核心竞争力并不相同。

而如今1919顺势而为的减“重”变形,极大地提高了释放潜能的效率。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盈利能力提升,使得1919的还款能力成倍数增长。

壹玖壹玖变形记!战略性“减重”带来财报新气象

1919即将还完直管店9个亿的“保证金”。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剩余未归还金额为0.95亿元。这基本兑现了1919当时对合作者的“承诺”。

一方面,1919成功利用社会资金,完成了全国布局,通过这个布局成功引进了投资;另一方面1919又及时把这些店回收,进行了清理和优化,让整个公司的发展再上一个档次。

除了把保证金还得差不多了,据了解,利用自己变现的现金流,1919把其他负债也清理了很多———供应商的8个多亿货款,付到只剩1个亿左右;银行最高十几个亿的流贷,还到现在只有5个多亿。

1919目前的现金流,是成为公众公司以来相对最清晰、最安全的。

此外,与上游酒企达成战略合作、获得茅台等名优白酒直销权等一系列成果背后的供应链建设,也在重塑1919的市场力量。

1919董事长杨陵江毫不讳言,当下是1919与各大酒厂关系“最全面、最好的阶段”。

身后万千灯盏,都不是归处,1919只能向前。

2021年,1919的经营目标为营收6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此目标若得以实现,1919不仅营收重回历史最高,而且拥有更加良性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相信时间会给1919足够的奖赏。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1-04-29 10:35
下一篇 2021-05-11 16:44

相关推荐

  • 酒鬼酒的战线收缩 打了谁的脸

    高峰能带领酒鬼酒(000799)攀登下一个“高峰”吗?最近,该公司管理层公开放话,“5年之内,恢复并超过2022年的水平”——老实讲,这个目标有点自知之明,但也有点盲目自信。 酒鬼酒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营收约14.23亿元,同比再次大降49.7%左右;净利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下降98.17%-97.26%,距离亏损仅一步之遥。存货、合同负债等前瞻性财务指标,可更清晰地看到酒鬼酒当下的经营困境。 那么,2022年酒鬼酒又是什么表现呢?当年实现营收34.1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两相比较,现在营收还差了20亿元,净利润连2022年的零头都当不到,整整差了9亿元。 如果再看看当下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金哥认为,未来5年,酒鬼酒能收复“失地”已算不错,谈什么“超过”2022年,可能有点奔放了。 2024年2月,高峰接替王浩成为酒鬼酒新任董事长。掐指算下来,也有一年多了,目前酒鬼酒的表现还很难说是彻底扭转了颓势。 从高峰为酒鬼酒开出的“药方”来看,核心是收缩战线,把主攻方向聚焦在酒鬼酒的“大本营”湖南市场,未来湖南市场占比“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 金哥注意到,这个“战略收缩”,可谓将前任的脸,打的啪啪响。 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时任酒鬼酒新任董事长王浩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中粮对酒鬼酒的定位就是走全国化,不太可能仅定位在湖南做一个业务,中粮的胃口没那么小,视野也没那么窄。” 彼时的王浩,绝不会想到后面的风云突变,以及一地鸡毛。 问题来了:现在高峰的“收缩”,是酒鬼酒的一次“明智回归”,还是说会让酒鬼酒因本土发展空间有限而失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金哥给大家做道算术题。湖南白酒市场的总规模大概280亿,未来5年,酒鬼酒若顺利收复2022年“失地”,营收再次突破34亿元,那依酒鬼酒湖南市场要“超过总体销量的60%”来计(34*60%=…

    2025-04-03
    3.4K
  • 2024年报深解|舍得酒业:老酒战略“深蹲蓄能”,控量挺价修复渠道韧性

    3月21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600702.SH)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在积极推动渠道库存良性去化的情况下,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 同时,舍得酒业还公告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1.42亿元(含税)现金红利,占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94%。承压之下,依然保持稳定分红,可见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的严峻考验,舍得酒业2024年通过坚定执行“控量挺价”策略,有效修复渠道生态,稳固品牌价值,为长期战略布局蓄力。依托“老酒、生态、文化”三大不可复制的确定性优势,整装再发的舍得酒业,未来发展更具韧性支撑,后市可期。 复盘2024年:质效并举固本拓新,逆势经营稳中有进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新旧周期切换的阵痛期,价格倒挂、库存高企等问题集中爆发,市场风险不断释放。减速换挡,夯实基础,成为众多白酒企业的战略选择。 以舍得酒业为例,尽管2024年业绩因主动调整而短期承压,但也加速出清了过去数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风险压力,为新周期的发展埋下关键伏笔。而拆解舍得酒业2024年报数据,也能发现多个积极信号,可见其稳健的基本面。 其一,资产规模持续扩大,费用优化降本提效。据年报显示,2024年舍得酒业总资产118.02亿元,较2020年增长53.48亿元;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8.08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一倍。可见深度践行老酒战略的四年以来,舍得酒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公司精益化管理也见成效,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37%,节流的同时,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二,深化老酒战略落地,标准引领构建优势。由舍得酒业牵头参与并制定的《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和《生态酿酒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于2024年先后发布,为…

    2025-03-25
    5.1K
  • 喧哗中的坚持 舍得酒业70亿营收的含金量

    在一片沸腾的产业喧哗中,一个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又该怎样乘风破浪并稳健前行? 刚刚披露了2023年年报的舍得酒业(600702.SH),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据年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比增长1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5.09%。 在去年复杂的经济和消费环境下,舍得酒业的这个成绩可谓来之不易。 要知道,2023年是中国酒业新周期的“转折之年和分化之年”。 这是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的。同时,该报告预测:随着产业结构和产业周期进一步深调,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酒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倍增。 对于舍得酒业交出的这份经营答卷,资本市场自然给出了积极回应。 中泰证券的研报就认为,舍得酒业年报符合预期,收现回款质量较高,维持“买入”评级。 3月21日上午开盘,白酒指数发力上涨。舍得酒业涨逾5%,其他酒企如泸州老窖(000568.SZ)、今世缘(603369.SH)也涨逾2%。 01 持续增长的秘密 舍得酒业的营收得以持续增长,与一个“战略”有关。 据2023年年报透露,那就是“老酒战略”——正是公司持续推进该战略,老酒品质进一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品质之上,唯有老酒”。2019年,基于生态酿酒、坛储技艺等多重领先优势,舍得酒业率先在行业里提出了“老酒战略”。 可以说,“生态”+“老酒+科创”,搭建起了舍得酒业产品品质的护城河。而始于明清至今仍升腾着酒香的泰安作坊、国家级非遗技艺加持下的“六老技艺”、原坛原酒原址的贮藏方式,则融合凝聚成为老酒价值的重要内涵。 舍得酒业在“老酒战略”上的真实与坚持,映射在企业经营上,就让它拥有了某种坚定的力量。 从产品在终端市场的表现来看,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实现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15.96%。 “老酒战略…

    2024-03-22 消费
    4.9K
  • 43年的燕京啤酒,净利润同比增长7373.28%,终于要翻红了?

    尽管时间已经到了2023年6月底,这一年已经过去整整一半,但如果不是业内人士,恐怕也不会有人注意到,喝了40多年的燕京啤酒,可能也要面临“喝不起”的考验了。最直接的原因是,在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7373.28%,各项数据都说明:曾经的啤酒龙头,沉寂多年后,终于要翻红了! 换句话说,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谷的燕京啤酒终于要“咸鱼翻身”了,利润直接实现了近75倍的增长,交出一份最好的业绩成绩单,而上一年的同期,利润仅为86.39万元。这家老牌啤酒品牌能在这个夏天实现一季度7000%以上的大幅增长,不得不说是“二次创业、复兴燕京”的成功,也是一个国资企业“大象转身”的经典案例。 曾经的燕京啤酒一度是国内最大的啤酒企业集团之一,长时间占据消费者的餐桌、酒席,恐怕就连一些大型的商务、家庭活动,也少不了它的身影。然而,思想僵化、创新力不足、活力不足,还是让这家辉煌的企业在2013年营收达到137.48亿的高点后,开始走下坡路,整整10年间,沦落到排名第五的位置,昔日的“啤酒老大哥”风光不再。 如今,沉寂整整10年的燕京啤酒在经历了换帅后,大刀阔斧的对多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高端化就是其营销变革的主要方向。这样一来,多年的老用户和忠实消费者是否还会继续为此买单,也成了一个不小的疑问和变数。 通过多年来营收、利润偏低,不难看出燕京啤酒一直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这家老牌企业又是如何寻求主动变身的? 问题:体量大,但赚钱能力不足 今年4月17日发布的华润为12.78%,足见燕京啤酒虽然占据了不小的市场销售份额,体量也大,但赚钱能力显然不足。如果对比大概同等的电商和直播带货,销量才陆续提升,创造了2023年一季度最好的业绩

    2023-07-10
    5.2K
  • 波司登披露22/23年财报 经营利润稳定双位数提升

    6月28日,年报。毛利率亦实现连续6年稳定提升。 过去一年,面对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波司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营收、净利持续增长 22/23财年,波司登集团收入稳步提升至约人民币167.7亿元,实现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3.6%;集团净利润稳步提升至约人民币21.4亿元,实现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8.3%,并创历史新高。其中集团经营溢利更是实现同比10.0%的增长。 在过去一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波司登持续围绕“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的战略方向和“品牌引领”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营收、净利的高质量增长。 这是波司登经连续第5年实现集团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显示出集团经营能力提升的同时,经营效率亦在积极良好提升。这样稳健的财务表现也获得了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的认可,21/22财年获得穆迪和标普分别授予“Baa3(展望稳定)”及“BBB-(展望稳定)”长期信用评级,集团在22/23财年继续获评“双投资级”,既彰显了互联网+”运营模式,22/23财年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12.2亿元,同比上升25.4%。 伴随着成功的品牌重塑升级以及创新轻薄羽绒服的推出,集团的羽绒服产品全面升级,助力波司登品牌的毛利率持续提升,并带动了羽绒服板块整体毛利率的提升。22/23财年,品牌羽绒服业务的毛利率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达66.2%。其中,波司登品牌毛利率实现连续6年稳定提升,在22/23财年达70.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方面,尽管面对全球消费市场低迷以及多重不确定因素考验,该项业务依然保持稳定且健康的发展,22/23财年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20.7%,达人民币22.9亿元,实现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9.6%,创历史新高;毛利率同比稳健上升1.3个百分点,达19.9%。 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的毛利率持续提升,显示出波司登战略转型的成果显著。随着零售低谷已过…

    2023-06-29 消费
    15.6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