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记者从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日前举办的“铁矿石市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了解到,由日照港集团与鲁证经贸以及中铁、华信、中瑞、万宝等大型贸易商参股的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已开始运营。
作为期现结合的试点市场,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将以第四方物流加金融创新的理念,从现货交易模式起步,依托股东鲁证经贸的金融优势,致力于非标准化的期权、掉期等场外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为实体经济中企业客户在经营管理和避险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企业融资:银行将更加关注企业套保方式
今年以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问题也集中爆发,很多外资银行如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纷纷退出大宗商品业务。在外资银行纷纷撤离的同时,国内银行业也面临业务与风险的两难选择。
“2014年,多数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腰斩,对于银行来说也是贸易金融风险集中爆发、违约风险最多的一年,这并不是贸易融资出了问题,真正的问题出在融资贸易上,很多企业把贸易融资做成了融资贸易。”中国银行日照分行行长徐浴泉如是说。
在他看来,在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期,企业做贸易可以从汇率市场上获利,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在价格下行期,银行加大了对信贷的控制,在诸多压力下,企业做进口贸易会由原来的正常贸易变成融资贸易,融资贸易最后又演变成被动做贸易(停下来,资金链会出问题),最后爆发了一系列问题。
徐浴泉认为未来银行对待贸易融资可能会更加审慎,“银行会加大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在一些虚假交易、过单交易以及关联交易的审查上,将比过去更加严格”。与此同时,银行会更加关注市场风险,尤其是交易价格波动的风险。
因此,银行会加大对企业商业运营模式的判断,如企业的定价机制以及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有没有采取套保措施等。“在交易过程中,银行会关注企业怎样使用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工具,这样才不致于发生市场风险。”徐浴泉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企业单纯向银行融资,其融资率只有50%—70%,但参与期货套保之后,企业的融资率能够上升到90%—95%。此外,银行还会更加关注客户、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变化,加大对资金和货物的控制。
据了解,今年7月出现的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很重要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贸易企业进口的铜、铝等有色金属在青岛港被重复质押。在加强信息透明度方面,徐浴泉建议,银行可以与第三方机构,如一些地方交易平台合作。“通过第三方平台,银行就可以加大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识别,同时也可以加强对货权的监管,解决银行对货权控制的问题。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会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徐浴泉深有感触地说。
徐浴泉认为,目前国内企业融资成本普遍比较高,很大程度上是高在信用成本上。“如果能够做到信息对称,银行就可以大胆放心地去支持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这样也会大大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徐浴泉坦言。
据了解,目前中国银行除了与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合作之外,还与LME、CME开展了合作。“结构化融资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徐浴泉说。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