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中国碳交易试点从2011年开始启动,选择的地区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湖北七个省市。目前,7个试点地区均已经开展碳排放交易,北京市碳交易试点也已于6月27日正式结束履约。
然而相对于国外碳交易市场, 北京市碳交易的市场活跃度明显低下。欧洲EU-ETS和美国RGGI市场的碳交易活跃度一直保持在4.8%以上,而北京市在活跃度最高的6月也只达到0.87%,差距巨大。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
一是碳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减排企业对碳交易市场相关运行规则、流程等信息缺乏了解,而企业不了解市场信息自然就无法跟进碳交易,造成供给方与需求方无法顺利对接实现碳交易,从而影响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
二是减排技术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减排技术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对接不顺畅问题上。由于企业对减排技术信息不了解,往往使其无法作出正确决策,也就无法按照的成本收益分析原则选择最为合适的技术,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碳交易行为。
三是减排管理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为企业对碳减排履约的相关流程、规定等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缺乏参与减排积极性。
四是减排融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目前许多低碳项目的建设受到资金不足的约束,而另一方面投资者由于不了解相关信息,对减排项目的风险无法正确估计,因此选择不对减排项目进行投资。由此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造成低碳项目建设融资困难,而且导致碳交易市场的碳汇供给减少,从而造成碳交易量减少,碳交易活跃度无法提高。
第二是减排企业融资困难。
主要原因是:首先,减排企业自筹资金严重不足,一般而言,减排项目的资金需求额度大、投资回收期长,企业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筹集到减排项目所需的足额资金,造成减排项目难以正常进行,碳汇供给严重不足,市场交易活跃度低下。
其次,商业银行贷款困难,由于节能减排项目效益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目前北京市节能减排项目难以提供商业贷款要求的抵押品或有效担保,同时,商业银行对节能减排技术和节能减排项目不熟悉,考虑到贷款风险及资金安全性,也不愿开展此类信贷业务。
此外,一般而言,节能减排项目的经济效益较低,但社会效益突出,与商业银行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偏差,导致商业银行对节能减排项目的关注度不高,不愿对减排企业发放贷款;最后,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包括商业银行贷款以及民间融资等,而由于减排项目的特殊性,获得商业银行融资比较困难,而民间融资往往成本高,减排项目难以承受融资的高成本,因而也难以从民间融资获得资金。
第三是减排技术交易平台缺失,导致企业寻找减排技术的途径狭窄,成本高,而且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
第四是供需平衡机制缺乏,无论是碳交易的需求不足,还是供给不足,都会限制有效的碳交易数量,从而导致碳交易市场活跃度不高,也会造成碳交易价格失衡。北京市碳交易市场目前尚无供需平衡机制,又由于市场主体数量较少,无法保持市场供需平衡。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