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近期券商门前车水马龙的盛景相比,国内的几个环境交易所却无处话凄凉,成交寡淡,曾经喧嚣一时的碳排放权交易也逐渐回归为一个小众话题。
可交易品种少,资金进出不便
目前,碳排放权交易以欧美为两大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 30 多个交易平台。我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2014年10月,这些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共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超过5亿元。
这个总金额还比不上排污权交易,2007年以后,环保部与财政部先后批复了浙江、江苏、天津、河北、内蒙古等11个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截至2013年底,全国试点省市区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排污权总额达39亿元。
放眼全球碳市场,仅在2013年一年,交易总量就达到104.2亿吨,交易总额约为549.8亿美元。中国3年的交易额,还不够全球一年交易额的1/300。
这与中国在全球经济所占的比重明显不匹配。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与实体经济关联度不够,也导致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投机性太强,投资性太差。
放眼我国的这些环境交易所,都面临着大致相同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可交易品种少,产品分得过细,这就导致投资者需要具备比较专业的知识,这样就将很多行业外人士拒之门外。
另外,单笔交易的资金量往往数以百万元计,导致投资门槛过高,投资主体的群体总量过小,很多中小投资者无法加入这个市场中来。投资主体受限,投资群体小,也就导致市场的交易量小,交易频率低。
再者,排污权交易还有复杂的环保技术要求,某一家交易所就在其官方网站上普及交易知识,问:“购买指标后可以立即转让出去吗?”
答:“不可以。排污指标的转让和购买都需要经过环保部门的严格审批核准方可在交易所进行。有一套严格的审批流程和环节。”
无法实现即时交易,会让资金的流动性削弱,这样一来,资金进出不便又让很多本来有投资意愿的投资者顾虑重重。
当前交易平台太多太分散
对当前生态资源交易市场不利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过于分散,目前涉及生态资源交易的交易平台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第二类是林业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等。
第三类是其他环境交易平台,如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青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昆明环境能源交易所、辽宁环境能源交易所、山西环境能源交易所、赣州环境能源交易所、吉林环境能源交易所等。
由此可见,即便是同样以碳排放权为主的交易平台,其名称也大相径庭,再加上受制于地域划分,导致公众的认知比较混乱,诸多交易平台很难形成品牌效应,还是只停留在专业投资者的领域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