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交易从理论上讲是对实体经济的补充,起码对商品流通环节方面,但是它真的发挥这些积极作用了吗?还是仅仅是为了利益?
最近关注这方面消息,很多平台很会包装资金,比如某某书记去视察等等,其实用意很明显,我们平台没问题,大家可以大胆做,政府都来视察了,能有什么问题?
但是,不被查不代表没有问题,就如现在反腐一样,是不是贪污自己心里最清楚,没查到你不能说明你没有贪污,平台也是一样。
现在很多平台的持仓量都在几百万批左右,笔者简单分析了某一个平台的红薯合约,持仓量300多万批,我们按照持仓均价计算,此合约上持有资金大概有2个多亿。当然是按照20%计算,此平台上市的合约大概有七八个,总持有现金10个多亿。对于一家平台而言,如此之多的现金量应该说非常不错了。
如果这些资金真的发挥其作用,那么效益应该非常可观。这只是一家平台,全国如此多的平台,可以大概估算下,总持有资金接近一万亿元,什么概念呢?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63万亿多,沪深两市总市值35万亿。从这一层面讲,大宗交易平台实力可见一斑。
但是自己想想这些资金是真的吗?或者真有这么多资金吗?当然笔者计算可能有偏颇的地方,不过总体上数字还是很接近的。沪深两市发展20多年总市值才35万亿,大宗交易平台短短几年时间,资金量迅速增长,笔者是很怀疑的。
之前有接触过内幕的人讲,很多资金其实是虚拟资金,简单讲就是游戏币。笔者也是半信半疑,如果是这样,那么拿游戏币和交易者对冲,这些平台也很有“品味”。当然笔者希望这不是真的,也希望有些平台可以站出来辟谣。
我们再以某平台的一个合约走势来去分析现在平台存在的问题,这个平台上市交易的红薯合约,在2014年4月初上市的时候价格是一批640元左右,第一个交易日冲高回落后,开始进入六个月的下跌期,到交割的时候340。交易的红薯一批是300公斤。
这里面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时间节点,刚上市的时候640元一批,4月初,当时开春没多长时间,很多地瓜是去年11月储存的,价格高一点很正常,交割的时候340元一批,中间下跌了400元,交割价格一斤0.55元左右,和当时上市1.20元每斤,下降了0.6元左右,跌幅超过50%。
从单一合约走势看,这没有太多问题。我们再去分析第二次上市红薯的价格在450左右,10底左右,每斤价格在0.75元左右,为什么红薯大量上市之后价格反而高了,比之前交割价突然高了2毛多,对于红薯这一产品,价格短时间波动不可能如此之大,但是平台就是这样做了,目的是什么?
之后红薯上市后一路上涨到530左右,之后再次重复第一个合约走势,一路下跌超过200个点,现在低位震荡。目前这个合约交割期在4月份,我们看看当时第一个合约上市的价格640左右,假如四月份红薯价格达不到600左右,很明显平台就存在问题。也许平台有很多理由,但是请问估计扩大价差目的是什么?是交易者行为还是通过价差敛财?
上面提到的问题不光这是这一个平台存在的,很多平台都是如此。笔者写这些无非就是想让平台更好的反思自己,一个行业要健康发展,改革是必须的,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刻意掩饰问题。希望我们的大宗交易平台能真正去认识自己,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留住赖以发展的交易者们。
大宗交易平台问题很多,笔者不能尽数指正,挂一漏万,但是笔者也不全盘否定,只是用批评的眼光看待这些平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