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上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至90年代初,一些老牌交易所在期货交易由公开喊价交易向电子化交易过渡中面临挑战,一度步履艰难。
这不仅增加了期货公司既要维护公开喊价交易、又要兼顾电子交易的运行成本,而且与其他交易所的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化市场日趋成熟,不仅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而且为全球交易所全天候联网交易,为全球交易者直接入市提供了便利。
在电子化交易竞争优势凸显之后,从21世纪第一个10年初期开始,全球证券、期货交易所电子化步伐加快并迅速普及。
至2010年,全球期货市场主要采用电子化交易平台。全球电子化交易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全球经济风险不确定性提供避险功能的同时,不仅极大地推动全球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的增长,而且加剧了全球期货市场之间的竞争,引发了全球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以及期货参与者的一系列变化。
随着电子化交易兴起和普及,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交易所公司化及兼并重组风靡全球。
21世纪第一个10年,是全球包括期货和期权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公司化改制并掀起并购浪潮的10年。据不完全统计,从199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公司化并上市以来,全球公司化的证券交易所多达20余家。上世纪最后20年以来,全球交易所发生的并购次数达30次。
其中,有50%以上的重要并购发生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其特征,一是跨国并购成为主流。二是规模化效应显现。三是证券、期货交易所交叉并购盛行。四是并购者的市场地位、国家战略地位及竞争力大幅提升。五是纽约的交易所不再是并购者,其角色发生逆转。
世界范围内期货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之间的交叉合并超越了地域和国家间界限,形成了全球性的期货大市场。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世界范围内交易所将出现新一轮合并。大型交易所之间的合并与并购,形成产品、技术、规则上的优势互补,是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表现,不仅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也大大增加市场交易规模。
全球电子化交易的发展催生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量化技术在资产和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在这一领域的运用较为广泛。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期货衍生品市场中程序化交易的数量约占总成交量的一半。程序化交易又被称作算法交易或数量化投资,主要通过电脑程序进行交易。
人工交易与程序化交易比较而言,程序化交易具有更强的运算能力,可提前对市场所有合约进行预设的运算,瞬时对多个品种完成下单操作,并具有收益稳定、平均损失概率低、交易简单等优势,因而受到专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青睐。
我国期货市场虽然在建立初期即采用电子化交易系统,但相对欧美成熟市场而言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支持多品种、多种交易方式方面显得功能单一,并且稳定性差。我国期货市场电子交易系统水平能否与时俱进地完善和提升,直接关系到期货市场能否创新发展,以及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同时,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具有的强大、快速的交易特性加大了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难度。例如,不断追求速度更快、同质度更高的电子化交易方式和新型投资模式,不仅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因素的积累时间大幅缩短,而且市场面临的突发性风险数量也将大大增加。
在此形势下,交易所如何建立健全市场风险量化管理体系、确保交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期货公司如何防控交易系统故障等造成的风险、确保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害。
市场参与者如何规避因程序化交易造成恶性亏损,确保平稳交易、有序竞争等,都是我国期货市场面临的新挑战。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