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研究团队总结2015年以来各类大宗商品的表现认为,它们都体现并助长了2015年的通缩趋势。影响大宗商品的因素很多,其中供应过剩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往年不同的是,2015年生产国的货币贬值和多家央行大宽松是新的影响因素。
花旗指出,BCOM和GSCI这类主要大宗商品指标都处于或接近2003-2008年超级周期之前的水平,大部分大宗商品的损失来自第三季度第一个月,也就是7月。
花旗认为,导致大宗商品下跌的最重要因素也许就是供应过剩,全球经济增长停滞导致的需求减少当然也有影响,但过去十年大宗商品的高价激发了业内大量投入,过度投资的产物就是供应过剩,这也是这些年一直困扰全球多个市场的问题。
当然,影响大宗商品的因素还有很多。传统因素方面,花旗提到,本世纪前十年大多数大宗商品的成本通胀,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价格上涨都刺激了矿业开采新原材料的活动,也带动了商业采掘技术开发。最近供应成本下降,它可能至少在2020年以前持续影响市场。
花旗还提到了非传统因素,比如全球央行不约而同推行货币宽松和商品生产国货币贬值。最近这轮大宗商品大跌在商品出口国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直接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这类国家本币贬值后,原材料采掘的成本相应减少,本地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又使供应过剩加剧。
周四国际原油价格大涨10%,近期黄金也从低位回升。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