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国PPI已经连续出现41个月下跌,全国工业领域出现通缩的结论基本成立。
根据21世纪宏观研究院梳理,新疆、甘肃和黑龙江三地工业通缩最为严重,三省8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速为-19.3%、-15.8%和-14.5%,而全国同期的这一数据为-5.9%。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方层面,各地通缩压力也出现了分化。越是产业越集中于上游产业且产业单一的,工业通缩压力越大,产业越靠近下游终端消费品的,工业通缩压力越小。
通缩压力分化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各地PPI情况,PPI降幅最大的省份为新疆、甘肃、黑龙江、陕西、河北、天津、海南,同比跌幅都在10%以上。
而四川、广东、福建、北京、湖北、广西、重庆8月PPI同比跌幅较低,跌幅均未超过4%。其中重庆跌幅仅有3%,为跌幅最小的省份。
从PPI跌幅较大的省份来看,其主要工业产品主要集中于初级原料。以新疆为例,新疆的工业产品中,天然原油、烧碱、初级形态塑料均为全国第四。
而从2014年产量来看,除了罐头、番茄酱和服装以外,新疆主要产业均集中于产业链上游。制造业中处于下游的家电、汽车等产业,新疆大多为空白。
甘肃也有类似的规律,从2014年的产量来看,甘肃支柱产业中有石化、有色、食品、电力、冶金、机械、煤炭,除了食品外,其余的都是工业上、中游领域的行业。
从今年1-7月工业产品产量来看,上述PPI降幅较大的省份中,黑龙江的天然原油,山西的煤炭和焦炭,河北的铁矿石、生铁、粗钢、钢材、平板玻璃均为全国第一,且上述产业在该省份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从产业上来看,8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铁矿石)生产者出厂价格跌幅分别同比为37.9%、15.6%、20.4%,同时,这些行业下游价格跌幅大。
比如8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跌幅分别达到24.3%、18.8%,成为几十行业中跌幅最大几类,而新疆、河北、黑龙江等正是以这些行业为支柱产业,其工业通缩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靠近产业链下游的省份工业下行压力明显减轻。
以有相当上游产业聚集的山东为例,山东1-7月的十种有色金属、氧化铝、铝材、原盐、纱产量和火力发电量都是全国第一,生铁、粗钢、钢材、水泥、平板玻璃产量为全国第三。
但由于山东前7个月金属切割机、家用冰柜产量为全国第一,移动通讯基站设备全国第二,家用洗衣机为全国第四,空调全国第六,发动机产量为全国第七。靠这些产业链下游和与消费有关产业的拉动,山东8月PPI同比增速为-5.4%,降幅比全国的-5.9%要低。
类似的还有广东,尽管乙烯、钢铁、平板玻璃、铝材等产业排名中,广东也较为靠前,但是由于白色家电、手机和移动通讯基站设备、笔电以及程控交换机等靠近下游产业和产品的支撑,广东PPI降幅并不十分明显。
重庆更是如此,尽管重庆产业结构中,钢铁、有色、铝材、水泥等产能也有增长,其2014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27:73,仍是个重工业城市。
但是重庆工业产品中在全国产量最大的是汽车,同时,笔电、发电机、移动通讯基站设备等产业也在全国靠前。由于终端消费品利润大涨,重庆前8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狂飙24.8%,与全国-1.9%,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