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十三五开局重“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近期的政策热词,它在11月中旬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被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行至12月,按照正常节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本月中旬前后召开,确定明年经济的调控基调,并明确财政和货币政策搭配。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很多问题和矛盾2015年已经显性化,新产业和新方向也有建树,明年经济的基调如何很值得期待。

该人士还表示,几乎没有悬念的是,供给侧改革将会成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热点之一。11月,高层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一说法。

明年仍需发力稳增长

今年四季度稳增长压力仍未减轻,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6.9%,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在7%以上增速的悬念被留在了四季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5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新阶段的一年,是全面步入艰难期的一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分化、微观变异的一年。

中国人民大学最近发布的报告预计,2015年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较2014年下滑0.4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GDP实际增速为6.6%,比2015年进一步下滑0.3个百分点。

这一判断得到了一定认同,前述不愿具名人士表示,今年是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清理等下行因素释放的一年,即经济处在探底的过程,而明年经济增长则有可能是见底的一年。

在2015腾讯财经年会上,国研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今年投资还在持续下行,投资里边最重要就是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在逐渐接近底部。供给侧产能投资有效开展、有效推进,这个就为见底创造条件,市场预期会发生变化。

他还提到,新型成长力量有效对冲,传统产业削减腾出空间由新型力量有效抵补,对冲传统产业衰减,更有利于见到底部。

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结合目标与现状,中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空间并不算很大,正如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所言:6.5%~7%的增长速度能不能实现?我们看淡GDP不是不要GDP,发展还是第一要务。

前述不愿具名人士认为,连续5年的稳中有进大基调不会有太大改变,稳增长在经济目标中的优先次序也需要得到保证。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也判断,2016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点还是稳增长和保增长,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往下滑,对“十三五”的执行非常有挑战性。

供给侧改革将着墨更多

“供给侧改革”是近期的政策热词,它在11月中旬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被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前述不愿具名人士认为,其背后的经济调控新理念应该会在中国年度最高级别经济会议上得到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报告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探底,决定了2016年必须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再定位,应当借助经济探底的契机,重新审视和评估现有的改革,在大破大立之中寻找到大改革的突破口,并根据该突破口来重新梳理改革方案,寻找改革的可行路径。

报告建议,一方面要利用供给侧调整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阻断内生性下滑的各种强化机制,防止微观主体行为出现整体性变异;另一方面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种“衰退式泡沫”。

决策层对经济关注重心也是改革。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被习近平点名的问题包括过剩产能、企业成本和房地产库存等。

同在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经济的蓝图一文中再次强调,我们将很多政策工具组合成两大经济增长引擎,一个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个是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既拉动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三驾马车”的拉动效应不再明显,这是供给侧改革被置于前台的另一个原因。王一鸣说,投资边际效应正在明显递减,追根溯源,在市场经济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发现供给侧供给结构越来越不适宜市场需求侧的变化。“住和行的需求慢慢饱和,需求正在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型,但是我们供给结构还是老的,而且这个结构调整很难。”

“我理解供给侧改革,就是让要素再流动起来,让资源从低效率领域转移高效领域,从已经过剩领域转移到更有需求的领域。”王一鸣建议,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过剩产能的退出机制,特别是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那些僵尸企业,“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劳动力、土地,甚至银行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要素和资源重新流动起来、重新再配置,这是很关键的一环。”

在明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搭配上,多数经济学家还是倾向于“宽财政+稳货币”这对老搭档。习近平也在前述会议上提到,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5-12-01 01:21
下一篇 2015-12-01 09:27

相关推荐

  • 中信建投:地方债务一揽子化解方案政策研判

    核心观点: 自 724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央行、财政部、外管局、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密集表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着重强调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丰富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和手段,以及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 地方层面着重加强隐性债务监管以及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多个省份在其 2022 年财政决算报告中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列入下一阶段财政工作重点,湖南省成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后首个出台化债方案的省份。 简评: 一、724 中央政治局会议央地化债政策梳理 (一)中央层面着重加强监管预警和压实责任 2023 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央行、财政部、外管局、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密集表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着重强调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丰富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和手段,以及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 8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强调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把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债务“防爆雷”作为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

    2023-09-30
    21.2K
  • 青岛莱西振华城建2021应收债权被定为诈骗!

    11月22日,青岛莱西警方发布通报称,11月8日,青岛昌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水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报警称,青岛振华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伪造虚假合同实施投资者进行所谓的“投资”。 目前,莱西警方已对此案立案侦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诈骗项目基本情况 青岛莱西振华城建2021应收债权 基本要素:2亿、12个月或24个月、季度付息 预期收益率:12个月20-100-300万8.3%-8.5%-8.8%;24个月20-100-300万8.5%-8.7%-9.0%。 底层保证:

    2021-11-22
    3.6K
  • 国办发文点名青海、宁夏、贵州、云南4省份债务沉重违规兴建楼堂馆所

    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的通报(国办发〔2021〕39号)。 通报称,近期,审计署审计发现,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4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有8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 通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防范整改中的风险,防止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财政资金损失。要从严审批楼堂馆所建设项目,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监管。要加强预算安排与项目审批的衔接,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安排预算,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地区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约束,同时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对违反财经纪律、不顾偿还能力盲目举债上项目、变相规避审批程序等问题加大核查监督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问责到人。

    2021-10-27
    4.3K
  • 债务置换新操作:中锐股份买城投债以获偿政府PPP欠款

    贵州某城投发债15亿,企业认购2亿,发债成功马上归还2亿工程款。

    2021-03-10
    4.4K
  • 财政部: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6月8日,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在京召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等,分析研判当前财政收支形势,研究布置下一阶段财政工作。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作工作报告。会议要求,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相关工作。适当提高赤字率,明确发出积极信号。增加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三保”压力。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盘活存量资金资源资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财政政策和资金尽快见到实效,发挥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会议强调,财政资金分配要突出重点、提质增效。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资金规模和力度大,要把准方向,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集中发力。要切实加强财政国债、大力压减中央本级支出等措施,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83915亿元,比上年增加9500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都是近年来最高的,并重点向中西部和困难地区倾斜。二是优化资金管理方式。压实保障责任、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加快下达转移支付预算,确保资金下沉到基层。三是加强监测督导和库款调度。完善“中央到省、省到市县”的监控机制,及时跟踪监测各级库款情况,按日实施县级工资保障监测预警,逐月实施地方基层财政库款保障情况通报,层层压实责任,切实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要。 会议强调,要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专项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中央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项目,带动民间投资,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严格专项债券项目合规性审核和风险把控。管好用好抗疫特…

    2020-06-08
    2.7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