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兼并整合、资产重组日渐活跃。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深圳一家知名交易中心正在进行股东置换。
而此前,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2016年2月5日召开的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收购横琴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收购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横琴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41.5%的股权,交易对价为人民币822800元。由此,该公司成为横琴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第一大股东。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表示:“2016年将成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整合元年。”
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5日,全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共计1570家。
“这其中僵尸交易中心的数量可能过半。僵尸交易中心即指业务停滞或半停滞的交易中心。”刘心田说,“一些大型集团旗下有十数家交易中心之多,在经过几年试验后,这些集团将对旗下交易中心进行整合。与此同时,交易市场僧多粥少已成为‘红海’,模式缺乏创新盈利艰难,行业负面不断包袱加大……种种事实使得交易市场的建设主体主动性降低,不少主体选择了‘甩包袱’或‘打冷宫’,股东想要从‘僵尸型’交易中心退出。另外,随着2015年泛亚风波的尘埃落定,银行对交易中心的审核趋严,国有背景的交易中心更易受到银行青睐,进行托管等合作,因此为了交易中心的生存,不得不进行股权变更。”
生意社数据统计还显示,新建市场数量较2015年同期统计的1460家仅增长7%,新建市场增速较此前明显放缓。2011至2015年,增速普遍在25%以上。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